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45篇
  免费   213篇
  国内免费   159篇
电工技术   229篇
综合类   196篇
化学工业   328篇
金属工艺   166篇
机械仪表   218篇
建筑科学   354篇
矿业工程   180篇
能源动力   99篇
轻工业   337篇
水利工程   117篇
石油天然气   151篇
武器工业   35篇
无线电   369篇
一般工业技术   200篇
冶金工业   220篇
原子能技术   30篇
自动化技术   388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92篇
  2022年   111篇
  2021年   81篇
  2020年   97篇
  2019年   115篇
  2018年   97篇
  2017年   52篇
  2016年   69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217篇
  2013年   147篇
  2012年   202篇
  2011年   200篇
  2010年   163篇
  2009年   152篇
  2008年   142篇
  2007年   152篇
  2006年   147篇
  2005年   137篇
  2004年   126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89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96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43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46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31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29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4篇
  1975年   2篇
  1974年   6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2.
合成了对叔丁基杯[8]芳烃磷酸酯(简记为TPA),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谱表征了TPA的结构,研究了TPA对镧铈混合离子的萃取分离条件,初步探讨了TPA萃取La~(3+)、Ce~(4+)的分离机理。在水相pH=6.5、O/A相比1∶1、萃取时间150 min、萃取剂浓度3.0×10~(-3) mol/L下,TPA对La~(3+)、Ce~(4+)的萃取分离效率最高,Ce~(4+)/La~(3+)分离因子为6.74,略优于传统萃取剂P507-磺化煤油,且无需对镧铈混合离子溶液进行皂化处理,无氨氮废水产生。TPA在镧铈混合离子溶液中对Ce~(4+)有较好的选择性,若利用多级离心萃取分馏,有望实现La~(3+)、Ce~(4+)的高效、无氨氮污染萃取分离。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虚拟技术在直播节目中的应用,阐述了虚拟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相似文献   
4.
通过氟塑料-石墨板式换热器在化纤生产中高温强腐蚀换热工况中的实际应用,并与常规换热器的使用情况的对比分析,阐述了这种新型换热设备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带喷孔回转窑在链篦机-回转窑系统上的应用[美]D.W.Rierson爱利斯矿业系统(AMS)(前身是爱利斯.恰默斯公司的矿业系统部门)是瑞典斯维达拉工业公司下属的火法冶炼技术实体。斯维达拉是一家跨国集团公司,它经营采矿、建筑及有关工业。AMS是斯维达...  相似文献   
6.
对边测量的精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的发挥全站仪的对边测量功能,文章推导了对边测量的精度估算公式,并对其规律进行了分析,得出了结论。  相似文献   
7.
安全事故的非线性自组织特征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国内各省、市、自治区各个行业在2000年和2001年1~7月安全事故的统计分析后发现,国内各省、市、自治区和各个行业安全事故的发生较好地遵循了幂律规则,在无标度区域内,安全事故规模大于x人的安全事故数目Y满足关系式lgY=a-bx。该式适用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的安全系统,所以,安全系统具有自组织特征。同时,对预测安全事故的发生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8.
微生物活动造成的原油生物降解作用发生地球中大多数的油藏中,人们认为生物降解作用大大降低油藏中原油的质量,为成功寻找工业油藏,理解地质建造中生物降解作用发生的条件与过程是十分重要的,尽管最近的研究推测微生物活动在温度在150℃仍能有效地发生,但是人们普遍认为在地质时代,有效的石油生物降解作用通常发生在温度低于80℃的储层中,然而奇怪的是在温度低于80℃的储层中,还可发现未降解的原油,本文收集了一些油藏中有关生物降解程度的数据,发现未降角原油局限于埋藏浅的冷盆地,这些盆地曾是地球中更深,更热的部位,后经抬升作用形成的,我们认为这石油储层在深埋过程中,在温度为80-90℃时经历了灭菌作用,使得深部生物圈中降解烃类的生物停止活动,尽管这些储层后期抬升到较冷的部位并再次发生石油充注,也不会发生生物降解作用,表明灭菌后的沉积物不再适合降解烃类的细菌生长。  相似文献   
9.
投资银行美林表示,尽管电力和氧化铝短缺且政府试图遏制该领域的过度投资,中国2004年铝产量仍可能眺升19%至660万吨。在去年对中国逾100家铝冶炼厂进行调查后,美林得出结论称电力和氧化铝供给的短缺将使今年的闲置产能达到180万吨。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GC、GC-MS、UV等技术初步分析和研究了抚顺、茂名油页岩和劣质煤抽提物中的正构烷烃、类异戊二烯烷烃、甾烷、五环三萜烷和金属卟啉等生物标记化合物。 相对高丰度的类异戊二烯烃和甾、萜等环烷烃,正烷烃明显的奇数碳优势,丰富的17β,21β霍烷和金属卟啉化合物,都说明这些样品远未成熟。正烷烃和胆甾烷的碳数分布说明,低等水生生物和陆生高等植物对油页岩的成矿都作出了突出贡献。最使人感兴趣的是,在样品中检出了极为丰富的4-甲基甾烷和霍烯,它们是细菌对原始沉积有机质进行改造的生物标记。姥鲛烷对植烷的优势,大量卟啉和(艹北)的检出,说明两地油页岩和煤的沉积环境具弱还原性。 经比较看出,我国这两地油页岩与梅塞尔页岩性质相近,而与绿河页岩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