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1篇
机械仪表   8篇
轻工业   5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70 mm厚碳/碳复合材料缝合预制体超长机针强度不足且易失稳的问题,通过建立机针缝合预制件的力学模型以及推导数学模型,求解机针工作时所受应力,利用反推法计算机针稳定工作所需半径;根据机针所用碳纤维缝合线的拉伸强度及折弯半径,对机针针孔弯曲半径进行求解,根据所得结果建立机针三维模型;因机针在工作过程中除针柄与针身部分都被约束,通过ANSYS软件对改进约束后的缝合机针进行静力学分析;最后对机针及针孔弯曲半径进行了实验验证,最终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复合材料机针其强度与刚度、工作安全系数满足设计要求;验证了设计方法的可行性与正确性,提高了机针设计效率,为复合材料预制体缝合机针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针对70 mm厚预制体正交叠层机织碳布缝合装置在缝合碳布过程中易出现超长缝合针压杆失稳问题,在对缝合针进行稳定性分析的基础上,设计了增大其失稳临界力的改进机构。该机构由抱针凸轮、抱针杆及抱针块等组成,设计的理论依据是通过抱针块增加缝合针中段约束点,减小缝合针悬臂长度,同时利用抱针凸轮控制抱针块在缝合针刺入叠层碳布后的位置,确保抱针块始终处于使缝合针失稳临界力最大时的位置。抱针凸轮轮廓曲线根据抱针块位置变化轨迹由MatLab生成并优化,抱针块相对于缝合针的位置变化轨迹依据欧拉公式确定。为验证改进后的单针插刺机构原理可行性,进行了正交叠层机织碳布插刺实验,结果表明其原理可行,工作可靠。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软启动控制器设计方法,可根据给定的转距和速度产生恰当的晶闸管触发角,比传统的数学推导方法更加简单、准确,工作更加稳定.通过MATLAB SIMULINK仿真,证明该设计具有比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利用PLC通信协议、通过Controller link网络,实现了计算机与PLC间的数据传输.实现了计算机与PLC的实时通信.最终实现了计算机对PLC所连接设备工作状态的实时监控。并主要介绍了基于北京亚控组态王的上位机通讯和界面开发。  相似文献   
5.
文中探讨了在delphi环境下实现多通道音频采集与播放技术,重点讨论了使用多媒体底层函数对声音进行采集和播放技术、双缓冲区技术、多线程技术以及音频数据缓存的分配和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6.
考察采用电容法测试涤棉纱混纺比的可行性。对电容式均匀度仪传感器的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纺制出了不同混纺比的涤棉纱,检测各混纺纱通过电容传感器时产生的电容变化量,建立混纺比与纱线单位线密度电压值的线性回归方程,分析电容变化量与混纺比的变化规律。根据化学溶解法检测混纺纱实际混纺比,以此验证电容法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单位质量的混纺纱通过电容传感器时所产生的电压信号值与其混纺比呈线性关系。认为:电容法可用于纱线混纺比的检测,但由于组分纤维含水率、介电常数不相同,在采用电容法测试时应控制好影响纤维介电常数的各因素,避免测试结果出现较大误差。  相似文献   
7.
特宽幅织机计算机控制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特宽幅织机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方法.主要介绍经轴退绕过程数学模型、送经伺服控制系统、张力控制系统、卷取控制系统以及送经--卷取同步控制系统.基于数学模型,完成了控制系统组态.在控制算法方面,除了常规的张力闭环和速度闭环控制外,还应用了自整定、信号自适应、变增益以及多模态等先进控制策略.织机已投入生产使用,用户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8.
针对一端封头、一端开口的短粗型碳/碳坩埚预制体,采用碳纤维进行增强缠绕,根据不同尺寸的碳/碳坩埚预制体,分析封头段高度和圆柱段长径比对缠绕角的影响,推导过渡点处的稳定缠绕角和满足缠绕要求的圆柱段最小长径比,建立根据缠绕角和中心转角确定非测地线增强缠绕线型的设计方法,并应用MATLAB编程对设计的理论缠绕轨迹进行验证仿真...  相似文献   
9.
王征  董九志  陈云军  蒋秀明 《中国机械工程》2023,(10):1184-1190+1198
为解决目前手工增强缠绕碳/碳坩埚预制体无法保证产品一致性及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碳纤维增强坩埚预制体柔性缠绕成形系统。基于非测地线法提出了适用于一端平面封头一端椭球封头特殊回转体结构坩埚芯模的线型设计流程,介绍了计算机辅助线型设计的各个模块及实现方法,并对设计线型进行了仿真;根据缠绕特性设计了四自由度专用缠绕机运动机构,基于可编程控制器和触摸屏设计了四自由度缠绕机控制系统,并进行了碳纤维增强缠绕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缠绕机运行稳定,纤维可连续稳定地缠绕在芯模表面,所设计的系统可实现碳纤维增强碳/碳坩埚预制体的自动化缠绕。  相似文献   
10.
针对大厚度碳/碳复合材料预制体缝合装置刺料机构和钩针机构配合较为困难的问题,在研究缝合不同厚度碳布时线环成型规律的基础上,首先对刺料机构与钩针机构在缝合过程中运动规律进行设计与规划,建立机针与钩针配合的数学模型,并利用仿真软件对刺料机构和钩针机构的位移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反映双针的运动配合关系。通过缝合实验验证动作规划与理论研究的正确性,结果表明刺料机构和钩针能够正确配合并形成理想的缝合线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