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15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16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5篇
建筑科学   20篇
矿业工程   28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73篇
石油天然气   11篇
无线电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8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5年前,我在同煤集团四台矿井下一线当了一名采煤工。那时,我每天身穿工作服,头戴安全帽,天天跟师傅下井作业,穿梭在井下千米巷道。师傅工作认真,而且特别注重安全,不安全的活他从来不干。每次在开工之前,他必拿个锹把子或是长锚杆在顶板、煤帮上左捅右戳,处理完才放心。  相似文献   
2.
3.
不久前,柳工副总裁余亚军在他的新浪微博上发表了一张看似普通的拍摄于车内的照片,照片所体现的内容是一个身着柳工工作服的人膝头摊开放着一本山西省交通地图。配合这张图,余亚军写了一条简短得不能再简短的微博,这句话只有八个字。然而,正是这八个字,  相似文献   
4.
《广西电力工程》2012,(6):52-53
橙黄色的工作服几近湿透,白色的工作手套变成褐色,汗水成条沿着脸颊流下,专注的眼神盯着铁塔上的螺丝。忘了擦汗,忘了闷热的天气,忘了头顶上的烈日。员工们埋头分工协作,队长细细巡查和耐心指点,俨然把演练当成实战。  相似文献   
5.
打通一矿洗衣班有女工12名,这支平均年龄44岁的清一色娘子军,担负着矿井2干多名井下矿工工作服的洗涤、烘干、缝补、叠叠和发放工作。全天三班倒服务,每天要洗涤1000多件、缝补100多件工作服。她们通过这个小小的窗口,用纤纤玉手,一针一线的关爱,温暖着矿工们的心,深受矿工们的爱戴。  相似文献   
6.
薛红 《中国石油石化》2009,(13):I0056-I0057
俗话说,过日子就得精打细算。日照二站的员工们就靠精打细算不断削减成本,成为日照销售各站学习的典范。站经理张守华介绍诡“我站饮用的是地下水,不缴水费,但是大家的节水意识却非常强。这主要归功于站上的一次‘断水事故’。有一次站上断水两天,大家只能到邻居家里提水用,这让平时不在意‘这点水’的我们一下感觉到了困难,也触动了我们节约水电的意识,从此以后我们改掉了用水习惯。洗刷时不再一直开着水龙头,而是用盆接着储备起来二次利用,洗脸后的水用来洗衣服、洗衣服后的水用来刷拖把、冲厕所;站上员工的工作服也都是一起洗。”  相似文献   
7.
如果不是胸牌上那3个字,你很难想象到,站在眼前这位穿着蓝色工作服,看似有些文弱的人,就是徐州罗特艾德公司的总经理杨奇钧博士。[编者按]  相似文献   
8.
石长荣  石凯 《当代矿工》2006,(12):53-53
一身蓝色工作服,一顶黄色安全帽,爬杆、拉线、检修,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就是这么一位普通线路工人,却与书法结下了不解之缘。经过30多年苦心钻研与实践,于森绪的书法艺术日渐成熟,深受矿区职工家属的喜爱,并多次在集团公司组织的书法比赛中获奖。于森绪上世纪70年代参加工作,是山东肥城矿业集团公司电力公司线路工区的老职工。刚参加工作时,由于工作辛苦,生活枯燥,加之身体虚弱,他常常感到烦躁、自卑。一次,他随朋友参观当地的书法展览。当他置身于书法艺术殿堂,感受着具有浓郁东方文化底蕴,且变化莫测、韵味无穷的书法艺术时,眼前突然…  相似文献   
9.
聆听着收音机里播放的《美丽的花楸树》,我的眼前浮现出留着齐耳短发,身着工作服的我厂高级女工程师张淑荣的身影。这是以她为生活原型,由抚顺市委宣传部和抚顺石化公司联合制作的三集广播飘。  相似文献   
10.
《大众硬件》2006,(2):39-46
1911年,意大利人文森佐.佩鲁贾装成一个工人溜进巴黎的卢浮宫,将达.芬奇的名作《蒙娜丽莎》藏在了工作服里并逃走。据说,3年后全世界出现了10幅一模一样的《蒙娜丽莎》。后来,其中一幅回到了卢浮宫, 但其余9幅的主人却称自己才拥有真正的“蒙娜丽莎的微笑”。面对一时多出来的9个“孪生”姐妹,想必蒙娜丽莎泉下有知也笑不出来了。面对欺世盗名的赝品,蒙娜丽莎不微笑。但谁又能想到,时至今日PC硬件厂商同样面临着这种尴尬——拥有经典外观的产品屡遭仿造,而本文主旨被是对这种硬件仿造现象的探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