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958篇
  免费   2653篇
  国内免费   1894篇
电工技术   1648篇
综合类   2787篇
化学工业   12357篇
金属工艺   4336篇
机械仪表   819篇
建筑科学   1876篇
矿业工程   1003篇
能源动力   411篇
轻工业   11773篇
水利工程   301篇
石油天然气   1528篇
武器工业   143篇
无线电   899篇
一般工业技术   3888篇
冶金工业   1529篇
原子能技术   275篇
自动化技术   932篇
  2024年   592篇
  2023年   1858篇
  2022年   2354篇
  2021年   2102篇
  2020年   1783篇
  2019年   1770篇
  2018年   999篇
  2017年   1271篇
  2016年   1377篇
  2015年   1522篇
  2014年   2508篇
  2013年   1941篇
  2012年   2211篇
  2011年   2188篇
  2010年   1796篇
  2009年   1969篇
  2008年   2586篇
  2007年   1860篇
  2006年   1713篇
  2005年   1697篇
  2004年   1485篇
  2003年   1350篇
  2002年   1072篇
  2001年   1038篇
  2000年   835篇
  1999年   636篇
  1998年   561篇
  1997年   514篇
  1996年   530篇
  1995年   484篇
  1994年   377篇
  1993年   303篇
  1992年   317篇
  1991年   261篇
  1990年   245篇
  1989年   270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7篇
  1951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开展坛紫菜高值化加工利用,以坛紫菜为原料、蛋白质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通过考察提取溶剂、超声时间和功率、料液比、pH等单因素实验、正交试验设计优化超声波提取工艺,对其等电点、乳化性、起泡性等基础特性进行分析,并进行抗氧化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在超声全程时间50 min、超声功率1350 W条件下,坛紫菜蛋白质提取率为60.98%±1.01%。同时通过对所提取的坛紫菜蛋白质特性分析结果显示,坛紫菜蛋白质的等电点为4.5,在等电点附近,坛紫菜蛋白质有较好的泡沫稳定性,可达80.84%±2.95%;抗氧化测定结果显示,坛紫菜蛋白质在5~50 mg/mL范围内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浓度为50 mg/mL时,总抗氧化能力为2.89±0.09 U/mL,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相当于0.83±0.08 mmol/L Trolox,DPPH清除率在10 mg/mL时达到68.04%±0.73%。该研究可以为坛紫菜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以产于云南曲靖的干巴菌为原料,以多糖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及正交实验优化干巴菌多糖的提取工艺,通过测定干巴菌多糖对DPPH自由基及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来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干巴菌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2.5 h、料液比1∶15(g∶mL),在此条件下,多糖提取率达到10.08%;当干巴菌多糖浓度为5 mg·mL~(-1)时,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86.99%,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为87.46%,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3.
以某公司重整装置2014年2月因水、氮超标导致催化剂氮中毒和后续活性恢复为例,分析连续重整反再系统出现高水、高氮、低氯的环境后,催化剂发生严重氮中毒时装置的工艺表现以及处理方案。结果表明:由于加工福蒂斯等高氮原油比例过高,造成重整原料油氮含量升高,装置负荷优化调整大而注氯量偏低,同时重整再生空气干燥器干燥效果下降等原因,共同造成催化剂氮中毒,活性大幅降低,出现反应温降降低、产氢降量、生成油芳烃产率大幅下降。通过调整加工原油比例,优化原料预加氢操作、降低重整加工负荷和反应苛刻度、更换空气干燥剂等一系列措施,减少系统中氮和水等毒物的携带量,并提高重整再生注氯量等措施,使重整催化剂氮中毒得以有效控制并逐渐恢复活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表达纯化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NF-related apoptosisinducing ligand,TRAIL)蛋白,并测定其生物学活性。方法利用E.coli中表达C-端带有6×His标签的可溶性TRAIL蛋白,并优化诱导时间(4、6和8 h)和诱导剂IPTG的浓度(0.06、0.125、0.25、0.5、1 mmol/L)。表达产物经Ni亲和层析和离子交换层析纯化后,采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TRAIL(终浓度分别为100、200、400 ng/ml)的活性,并检测亲和层析过程中两种洗脱方式(洗脱液4℃留柱过夜后进行洗脱和洗脱液进柱后直接收集流出液)及纯化过程中两次透析的时间(均为24和48 h)对TRAIL活性的影响。结果最佳诱导时间为6 h,最佳IPTG诱导浓度为0.5 mmol/L。表达产物的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20%,相对分子质量为20 000,可与兔抗人TRAIL单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TRAIL终浓度为100、200和400 ng/ml的实验组的抑制率分别约为36%、53%和73%。亲和层析的两种洗脱方式的TRAIL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48 h比透析24 h获得的TRAIL活性显著降低(P0.05)。结论 TRAIL蛋白成功在E.coli中表达,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优化后的TRAIL诱导条件和纯化方法可进一步大量生产高TRAIL蛋白的活性,满足了TRAIL的基础及临床相关研究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石墨烯(Graphene,GR)作为一种革命性的材料具有优异的理化特性,其优异的导电性对凝血电化学传感器的研制极其重要。目前大型凝血检测仪器操作复杂、耗时较长,且对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指标的POCT检测较少。针对这一现状,设计制作一种可以用于APTT指标检测,基于丝网印刷技术的GR改性增强型电化学传感器十分必要。通过凝血酶切割凝血酶底物实验验证计时电流法检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原理的可行性,测量血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参数,同时使用SYSMEX CS 5100光学凝血仪验证测量结果。实验表明,丝网印刷GR改性电极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其阻抗测试变异系数为2.71%。凝血酶实验中,GR改性电化学传感器检测的电流响应强度较改性前的电化学传感器增加了16±1%,重复出峰时间和峰值电流变异系数分别为3.29%和3.13%。选取3组血样APTT值,能够清晰地显示出区分度,且每组APTT重复实验的出峰时间变异系数分别为3.20%,3.25%和2.84%,实验结果与医院的临床结果线性拟合决定系数R~2为0.978。GR改性增强型电化学传感器在APTT测试中显示出了较好地重复性,具有在多种场合下进行即时检测的潜力。  相似文献   
6.
7.
8.
为解决三电极电化学传感器分辨率过低、光学探测仪器成本高昂的困扰,设计了以STM32为核心的NO_2电化学传感器监测系统,利用低成本高分辨率电化学传感技术测量大气中NO_2的体积分数。实验表明:-10~10℃时传感器响应时间T90受温度影响严重,传感器灵敏度温度特性曲线S (T)=0. 197 60+0. 002 13T-0. 001 21T2(-10℃相似文献   
9.
实现对空中目标燃油舱引燃毁伤是防空反导武器系统的重要毁伤模式之一。简述了空中典型目标燃油舱结构及燃油特性,分析了燃油舱引燃需要具备的条件及影响因素。重点介绍了惰性破片、钨锆合金破片及活性破片对燃油舱的引燃机理及最新研究进展,指出了燃油舱引燃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综合利用活性破片技术、速度梯度技术、水锤效应可提升目标燃油舱引燃概率。  相似文献   
10.
Replacement of precious single metal catalysts with cost-effective, highly-dispersed composite catalysts for catalytic hydrothermal conversion of residue holds tremendous promise for the residue upgrading technologies. Organic metals were added to the feed as the oil-soluble precursors, and transformed into the catalytic active phases in this work.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structures of the composite catalysts had been investigated by X-ray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ray diffraction,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and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he composite catalysts were found to be highly efficient in the catalytic hydrothermal conversion of both model compound and residue. Increased metal dispersion and synergistic effects of two metals played indispensable roles in such catalytic system. Results showed that under the test conditions in the article, the catalyst had the best catalytic performance when the mass ratio of molybdenum to iron was 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