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964篇
  免费   1663篇
  国内免费   1046篇
电工技术   4038篇
综合类   2254篇
化学工业   3581篇
金属工艺   1463篇
机械仪表   2231篇
建筑科学   2720篇
矿业工程   1796篇
能源动力   3172篇
轻工业   2630篇
水利工程   1097篇
石油天然气   1102篇
武器工业   356篇
无线电   3884篇
一般工业技术   2031篇
冶金工业   2396篇
原子能技术   217篇
自动化技术   2705篇
  2024年   121篇
  2023年   510篇
  2022年   601篇
  2021年   698篇
  2020年   630篇
  2019年   691篇
  2018年   360篇
  2017年   513篇
  2016年   655篇
  2015年   971篇
  2014年   1875篇
  2013年   1587篇
  2012年   2068篇
  2011年   2204篇
  2010年   1893篇
  2009年   2237篇
  2008年   2614篇
  2007年   2110篇
  2006年   2044篇
  2005年   1855篇
  2004年   1650篇
  2003年   1381篇
  2002年   1137篇
  2001年   1025篇
  2000年   807篇
  1999年   774篇
  1998年   647篇
  1997年   653篇
  1996年   625篇
  1995年   554篇
  1994年   453篇
  1993年   360篇
  1992年   332篇
  1991年   284篇
  1990年   250篇
  1989年   302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25篇
  1984年   33篇
  1983年   16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6篇
  1965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工业设计》2015,(2):28-29
当3D还在路上.很多人还对其持观望态度,尽管业内异常热闹.有种欲改变制造业模式的态势,但进入生活应用似乎还需要一些时间。而科技的新技术发展总是以超乎我们预见的速度发展,正如智能穿戴在一夜之间从科幻片中走出并走入了我们的生活中,4D打印也是如此,在我们还没有预见的时候一夜之间进入了我们的视野。  相似文献   
3.
4.
为研究喷射混凝土套拱加固前后二次衬砌与混凝土套拱的受力状况,依托陕西汉中至留坝段八里关隧道,运用有限元软件建立隧道混凝土结构套拱加固分析模型,并通过现场监测获取二次衬砌与套拱间的接触压力、套拱格栅拱架钢筋应力、套拱混凝土应力,将数值模拟结果与现场测试结果相结合,得出套拱结构的一般受力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套拱加固前衬砌结构的最不利荷载位置位于施工缝附近的拱顶、拱肩与拱脚处; 由于衬砌局部变形与温度应力的影响,套拱混凝土应力变化呈现反复“上升-下降-上升”最后趋于稳定的特点; 套拱的作用是控制二次衬砌的进一步变形,套拱施作后所承受荷载较小,套拱反作用力远小于围岩作用于衬砌的应力,在应力计算中不应将衬砌与套拱作为整体计算; 套拱结构数值模拟所得的结果与现场测试套拱结构内力(轴力、弯矩)的大小及分布相似度高,但在衬砌裂损严重部位,数值模拟所得结果误差较大,应以现场测试结果为准。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检测了直接和间接两种修正性反馈与国内高职理科学生写作水平的关系。本实验持续五周,将150名学习者分为直接反馈组、间接反馈组及控制组,共安排了一次预先测试,,一次即时后测和一次延时后测,并分别对各组进行考察,结果显示两个实验组进步显著,且直接反馈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6.
简单介绍了氢氧直接合成过氧化氢(DSHP)技术的优缺点,结合有关专利分别详细介绍了杜邦公司和Evonik–Headwaters公司的DSHP工艺。最后指出,DSHP是一种值得广泛而深入进行研究和开发的、代表过氧化氢合成工艺未来发展方向的绿色合成工艺。  相似文献   
7.
8.
传统检测系统在对链路检测过程中,经常受到移动环境的影响,导致检测结果的完整性以及准确率较低,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并设计了基于大数据的传感网络链路稳定性检测系统。对传感网路传输端、数据中心服务器以及检测端三部分进行具体分析,完成系统硬件设计。为尽量减小移动环境的影响,在软件设计部分,采用直接链路和间接链路稳定性相结合的检测方法,共同完成基于大数据的传感网络链路稳定性检测系统设计。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检测结果的完整性较高,且检测准确率平均值可高达93.5%左右,验证了该系统的优越性能。  相似文献   
9.
10.
为了解决被动雷达系统中的多发射源定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重信号分类(MUSIC)算法和图像膨胀(IE)算法的直接定位方法。该方法结合了谱分析中的MUSIC思想,通过对接收量测协方差矩阵进行特征分析求解目标的位置。首先,在目标个数未知的前提下,利用Akaike信息准则(AIC)来确定模型阶数;然后,推导了基于MUSIC的定位代价函数;之后,利用图像膨胀算法处理得到的代价函数平面;最后,膨胀处理后的输出为目标个数及目标位置的估计值。提出的算法有效地解决了目标检测及提取的问题,能够确定多个目标的位置坐标,为后续的定位性能分析提供可能性,也保证了算法的完整性。进一步地分析了多个临近目标情况下影响目标提取性能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