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4篇
  免费   181篇
  国内免费   201篇
电工技术   91篇
综合类   231篇
化学工业   28篇
金属工艺   42篇
机械仪表   320篇
建筑科学   61篇
矿业工程   36篇
能源动力   16篇
轻工业   19篇
水利工程   21篇
石油天然气   51篇
武器工业   86篇
无线电   356篇
一般工业技术   213篇
冶金工业   14篇
原子能技术   4篇
自动化技术   80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35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48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167篇
  2013年   122篇
  2012年   135篇
  2011年   165篇
  2010年   134篇
  2009年   151篇
  2008年   142篇
  2007年   195篇
  2006年   163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118篇
  2003年   91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48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3 毫秒
1.
The paper considers the problem of stabilization of systems possessing a multiple zero eigenvalue at the origin. The controller that we propose, uses multiple delayed measurements instead of derivative terms. Doing so, we increase the performances of the closed loop in presence of system uncertainties and/or noisy measurements. The problem formulation and the analysis is presented through a classical engineering problem which is the stabilization of an inverted pendulum on a cart moving horizontally. On one hand, we perform a nonlinear analysis of the center dynamics described by a three dimensional system of 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s with a codimension-three triple zero bifurcation. On the other hand, we present the complementary stability analysis of the corresponding linear time invariant system with two delays describing the behavior around the equilibrium. The aim of this analysis is to characterize the possible local bifurcations. Finally, the proposed control scheme is numerically illustrated and discussed.  相似文献   
2.
基于谐振原理的硅微机械加速度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力学振动原理 ,导出敏感梁类谐振振动的微分方程 ,给出了振梁型加速度计的设计原理。指出了加速度计谐振梁频率的相对变化量与梁的厚度无关 ;为避免输出非线性频率信号 ,频率的相对变化率和激励振动的振幅都不宜太大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Furuta摆在倒立点附近的稳定控制问题,采用基于T-S模糊模型的一类连续模糊动态系统控制方法,首次进行Furuta摆的模糊状态空间建模,并采用模糊切换的思想,设计了Furuta摆在倒立点附近的稳定控制器,进而分析了系统稳定性。与已有的方法相比,该方法的优点是稳定区域大、调节时间短。数字仿真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在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化重力加速度测试仪中采用C语言编程简化了程序设计任务,对于汇编语言难于处理的浮点数运算及汉字打印输出可通过C语言编译器的内部库函数调用实现,介绍了一种专为8051系列单片机设计的C语言编译器Frankilin C51,它具有代码优化功能,能产生极高效率的机器码,并且提供了丰富的内部函数库。描述了C51函数库所支持的IEEE标准浮点数的内存格式以及采用sprintf()函数处理包括  相似文献   
5.
王忠生  邹强 《钻采工艺》2006,29(6):19-20
在川渝地区,钻定向井、水平井必然要面对地层岩性变化大、硬度高等复杂地质情况,常常会遇到因井下复杂、事故、修改地质目标等原因需要填井侧钻。侧钻的方法不同,侧钻的成功率和效率差异很大。文中分析了川渝地区近几年硬地层定向井、水平井侧钻效率不高、有时甚至失败的原因,归纳总结了近几年常用的几种侧钻方法的施工效果,提出要根据具体条件灵活应用这几种侧钻方法。  相似文献   
6.
M.A. Mohsin  J.P. Berry  L.R.G. Treloar 《Polymer》1985,26(10):1463-1468
The dynamic properties of high-cis (98%) and cis-trans (42% cis) polybutadienes, crosslinked with 0.1 to 1.0% of crosslinking agent, have been studied using a torsion pendulum method over the temperature range ?170 to +20°C. For the high-cis rubber plots of damping factor (tan δ) against temperature showed the expected peak in the glass-transition region with an additional peak in the neighbourhood of 0°C attributable to crystallization. The cis-trans rubber showed two damping maxima in the transition region, separated by 30 to 40°C (depending on the degree of crosslinking), suggesting incipient phase separation of the component structures. The rebound resilience of the high-cis rubber at room temperature exceeded that of the cis-trans, reaching 92% at the highest crosslink density. Plots of resilience versus temperature for both rubbers showed a single minimum in the glass transition region.  相似文献   
7.
压阻式硅微加速度传感器的结构设计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的压阻式硅微加速度传感器结构多采用单梁加质量块的形式,这种形式的传感器灵敏度比较高,但它的横向效应较难克服,文中提出一种四梁结构的加速度传感器,通过仿真计算,说明该结构的加速度传感器具有良好的综合特性.  相似文献   
8.
数字加速度传感器ADXL210在轨检仪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一种轨道检测仪及其重要传感器数字加速度传感器ADXL210的工作原理、功能、应用,并给出了ADXL210与MCS-51单片机的接口硬件电路和软件程序。  相似文献   
9.
文章介绍了超精度的新型地震传感器DSU,它由微机电系统(MEMS)和兼有模拟电路和24位△—∑数字电路的混合器件(ASIC)组成,其失真度可达0.0032%,响应频带0~800Hz。DSU采集链使采集站、大线和检波器合为一体,既消除了电磁干扰和道间串音,又提高了采集数据的精度。DSU及DSU采集链的应用将为地震采集技术向超精度发展提供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10.
机械摆采用机械反馈机构,可以把系统的末端状态反馈到中间机构,通过调整框杆支点,实现机械摆随机同步跟踪。这里对该机械摆反馈机械进行了结构设计、解析计算和计算机仿真设计。这种设计现已成功地应用于某一工程机械设备的自动接货、供货装置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