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49篇
电工技术   37篇
综合类   19篇
化学工业   21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8篇
建筑科学   3篇
能源动力   4篇
轻工业   2篇
水利工程   4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武器工业   4篇
无线电   2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篇
冶金工业   2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10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短期电力负荷的精准预测可以有效指导机组组合调度、经济调度与电力市场运营。针对输入数据特征量受限时负荷预测的低精度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模型融合的CNN-LSTM-XGBoost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方法。通过建立融合局部特征预提取模块的LSTM(long short term memory)网络结构,并将其与XGBoost(eXtreme boosting system)预测模型并行结合,之后结合MAPE-RW(mean 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reciprocal weight)算法进行模型融合初始权重设置,对最佳权重进行搜索,构建最佳融合模型。通过运用电力负荷数据对所提方法进行预测实验,结果表明CNN-LSTM- XGBoost模型的MAPE(mean 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与RMSE(root mean square error)分别为0.377%与148.419 MW,相比于单一网络模型与融合模型结构实现了误差指标的显著降低,验证了基于多模型融合的CNN-LSTM-XGBoost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方法具有较快的模型训练速度、较高的预测准确度与较低的预测误差。  相似文献   
2.
针对多模型不确定系统,文章给出利用神经网络同时逼近多个常规控制器,实现多模型控制的神经网络控制方法.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简单有效,鲁棒性强.  相似文献   
3.

针对传统软测量方法存在的预测性能差、融合能力低等缺点, 提出一种基于证据理论(D-S) 合成规则和差分自回归滑动平均(ARIMA) 模型的多模型软测量方法. 首先利用自适应模糊核聚类方法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建立多个子模型; 然后利用D-S 合成规则构造的概率分配函数作为权值因子, 对子模型输出进行融合以得到多模型的输出; 最后结合ARIMA 模型对静态多模型输出进行动态校正. 仿真研究与工业应用的结果表明, 所提出的方法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和融合能力.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火力发电厂控制中,锅炉出口过热蒸汽温度(主汽温)是锅炉的主要参数之一,对电厂的安全经济运行有着重大的影响。针对主汽温系统大惯性、非线性的特点,提出了基于状态变量-多模型的控制方案,即先采用状态反馈补偿主汽温的惯性,以PID作为控制器对补偿后的广义被控对象进行控制;再针对不同工况下对象特性的变化,对各工况控制子系统进行模态综合,实现大范围的控制。对主汽温系统的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以较好地解决系统的大惯性和非线性问题。  相似文献   
5.
运用多模型自适应控制技术,针对空分系统的整体能耗优化,就空分系统模型集的建立、控制器的设计、切换算法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空分系统作为一个实时变化的有机整体,在整体运行过程中存在的操作环境改变对系统的影响,当系统发生变化及波动时,根据相应切换算法切换到可以满足生产变化的模型,采用适合的控制器,以达到实时监控、安全生产的效果,最大限度地优化了系统运行。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deCastro2002年提出的CLONALG算法在多峰值函数优化时多峰搜索能力弱、训练时间长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克隆选择算法。该算法运用新的克隆选择操作、克隆变异操作和最佳抗体停止进化操作,并且引入了抗体抑制操作,不仅可以动态调整种群大小,具有较强的全局和局部搜索能力,而且搜索时间较短。与Castro的克隆选
择算法相比,本文算法在较短的时间内可以搜索到全局最优解和更多的局部最优解。  相似文献   
7.
文佳  梁天辰  陈擎宙  钱东 《电讯技术》2023,63(8):1237-1242
针对复杂机载环境应力条件下航空电子产品故障预测所面临的退化趋势差异大、训练数据样本量小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长短期记忆(Long Short-Term Memory, LSTM)神经网络模型与集成学习框架相结合的故障预测方法,以满足现代综合航空电子系统智能调度管理与自主维护保障的需求。该方法在LSTM模型中引入Dropout机制,构建基于不同历史数据集的差异性LSTM模型组,以解决故障预测时序信息记忆问题与小样本条件下数据驱动模型训练过拟合问题;采用Adaboosting算法计算模型权重,并基于实时数据动态调整,以滤除复杂机载环境应力引入的预测误差,解决多模型融合的性能差异问题。最后,采用NASA公开的锂电池退化数据集进行仿真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BP神经网络、经典LSTM和LSTM基模型,该方法具有更高的趋势拟合度和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8.
非线性系统的多模型DMC解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工业生产过程大多为多输入多输出非线性系统,干扰因素多,耦合作用强,常规控制方法难以获得满意控制效果的特.提出一种基于动态矩阵控制(DMC)的多模型控制方法,采用误差指标切换函数作为切换准则,根据其最小值来选择与实际最接近模型,并将基于此模型的控制器切换为当前控制器.结合目标函数解耦方法,在模型中考虑其他通道输入对当...  相似文献   
9.
传统鲁棒自适应控制由于考虑了实际系统存在的不确定性,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常规自适应控制的应用范围,但是传统鲁棒自适应控制大多只是从系统全局稳定性的角度出发来设计控制器而忽略系统动态和稳态性能,导致其无法在工况多变的实际被控系统中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针对传统鲁棒自适应控制的不足,本文对由ARMA模型描述并包含未建模动态的系统设计了多模型鲁棒自适应控制器。首先采用正则化技术将系统未建模动态转化为系统有界扰动,并在系统降阶模型的基础上根据系统工况的变化设计了多个固定控制器和2个鲁棒自适应控制器,并根据性能指标函数选择最佳控制器作为当前系统控制器以提高系统性能。仿真实验说明当系统存在未建模动态以及系统工况发生变化时,本文设计的控制器能获得较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0.
将语种和说话人识别的方法应用到英语发音错误检测系统, 提出一种基于广义线性区分序列支持向量机 (Generalized linear discriminant sequence based SVM, GLDS-SVM)的发音错误检测方法. 主要创新点为: 1)提出一种基于状态拼接的特征规整方案, 增强SVM对发音特征的建模能力; 2)提出一种基于多模型融合的模型训练策略, 该策略可以更加充分地利用训练数据, 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由于真实发音错误数据缺乏造成的正负样本不均衡的问题; 3)将GLDS-SVM与基于通用背景模型GMM (Universal background models based GMM, GMM-UBM)的方法进行融合, 以进一步提高发音检错性能. GLDS-SVM和GMM-UBM的融合系统在仿真测试集和真实测试集上的等错误率 (Equal error rate, EER)分别达到9.92%和16.35%. 同时, GLDS-SVM在模型占用空间和运算速度方面均比传统径向基函数 (Radial basic function, RBF)核方法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