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2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11篇
电工技术   216篇
综合类   26篇
化学工业   16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18篇
建筑科学   15篇
矿业工程   7篇
能源动力   105篇
轻工业   8篇
水利工程   5篇
石油天然气   7篇
无线电   37篇
一般工业技术   27篇
冶金工业   3篇
自动化技术   1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9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桦  王正用  李晨  许寅 《电气技术》2021,22(1):8-13
电网中普遍存在负荷率过高,电网峰谷差较大的情况.随着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的不断接入,其出力的波动性使得电网调峰问题更加严峻.储能因其具有响应快速、双向调节等优势,在缓解重负载、削峰填谷、平抑新能源波动、提高供电可靠性等方面可发挥关键作用.本文针对电网侧,提出了用于变电站降载及削峰填谷的储能容量配置方法;针对新能源侧,提出了用于平抑新能源出力波动的储能容量配置方法;针对用户侧,提出了用于提高供电可靠性的储能容量配置方法.最后,以某地区电网的实际数据进行了示例分析.  相似文献   
2.
随着清洁、低碳、可再生的新能源接入电网,储能技术的大力推广和发展势在必行.通过对常见储能技术的对比分析,着重介绍了超导磁储能(SMES)和超导飞轮储能两种形式储能技术的原理、构成及各国研究现状.指出超导磁储能与蓄电池储能结合及真空管道+超导磁悬浮列车储能等多元复合型储能系统必将成为近阶段储能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3.
储能技术能够解决清洁可再生能源利用过程中存在的能量密度低、间歇性、波动大等问题,是促进我国乃至全球能源结构调整的关键技术.随着储能行业的快速发展,储能技术高水平人才的需求呈现井喷式增长.储能技术涉及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等学科的知识,具有较强的学科交叉性,从而给储能领域人才培养带来了很大的难度.针对储能技术高水平人才培养难和人才严重匮乏问题,中国矿业大学开展了面向储能技术的跨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通过增设储能技术专业课,拓展学生跨学科的理论基础;建立交叉学科团队指导模式,充分发挥创新导师团队的正面引导作用;利用高水平储能创新平台反哺教学,实现储能交叉学科产教研协同育人.以上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对储能行业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储能技术在整个电力系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该技术可以使电网稳定运行,提高电能质量.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逐渐变得广泛起来,本文通过对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进行相关的分析和研究,希望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能够为相关的人员提供一定的理论性支持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5.
储能技术是我国新能源发展和能源结构转型的重要支撑技术,是我国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实现双碳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电化学储能技术发展迅速,储能电站投运规模大幅增加,储能系统在重要负荷供电保障、新能源消纳、电能质量调节等方面逐渐发挥作用。成熟可靠的安全应用技术是储能系统后期能够大规模推广应用的关键因素之一。电化学储能在发展的同时,其配套的标准体系、关键技术、工程实施经验等也在不断完善。目前用户侧储能安全应用技术还需进一步加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多次发布政策文件,将储能的安全摆在首位。近10年来,全球约发生储能电站起火爆炸事件达30余起,特别是2021年4月16日,北京的一座储能电站发生火灾,造成人员伤亡,进一步凸显出用户侧储能安全技术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智能电网中储能技术提供的负荷跟踪服务,结合储能设备提供服务时充放电电量服从Laplace分布的特征,给出了储能充放电模型,并基于非序贯Monte Carlo方法给出了提供负荷跟踪服务的价值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多种影响因素下的相变储能水箱蓄放热性能,优化相变储能水箱设计参数.方法以CFD软件为平台,从4个方面模拟了11组相变储能水箱的蓄放热情况,确定最优的相变储能水箱设计参数.结果模拟结果表明,采用直径30 mm相变封装单元的水箱蓄放热速度比采用40 mm和50 mm相变封装单元的水箱更快.放热阶段应在满足供热需求的前提下选取较小的水箱进水流速.相变材料(PCM)的导热系数提高0.1 W/(m·K),节省了近50%的蓄放热时间.相变封装单元交错排列时相变储能水箱蓄放热效果好于顺序排列.最后选取最优的设计参数进行模拟,模拟结果显示放热时水箱出水被加热2℃以上的时间为1.45 h,占总放热时间的63%.结论笔者分析得出的结果将为实际相变储能水箱的设计提供参考,有利于提高相变储能水箱的蓄放热性能.  相似文献   
8.
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作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资源分布广、开发潜力大、环境影响小、可持续利用等特点得到快速发展。电力电子技术作为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关键技术,直接关系到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发展。本文对可再生能源发电发展现状进行了简述,并从电能转换、电能质量控制和储能技术等方面介绍了电力电子技术在可再生能源发电系统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9.
针对新能源产业中能够应用于新能源并网发电的储能技术评价问题,提出了基于粗糙集的储能技术评价方法.该方法首先在构建新能源产业中储能技术系统评价指标的基础上,建立储能技术评价信息系统;然后利用粗糙集对评价指标进行属性约简,并利用粗糙集差别矩阵属性重要度确定约简后的评价指标权重;最后得出各储能技术的评价值.实证结果表明,该方法以评价对象的客观数据为依据来确定其综合评价值,提高了评价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飞轮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飞储能技术的最新发展和研究状况,说明了飞轮计能系统的结构和最佳构成方式,对飞轮储能技术用于电力系统调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和目前技术成熟的抽水蓄能电站进行了比较,对一个电力系统进行了静态稳定潮流计算,结果表明,飞轮储能利用机组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静态稳定性,还可提高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性和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