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00篇
  免费   171篇
  国内免费   114篇
电工技术   40篇
综合类   173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49篇
建筑科学   12篇
矿业工程   5篇
轻工业   7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武器工业   2270篇
无线电   970篇
一般工业技术   48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405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57篇
  2019年   75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166篇
  2013年   147篇
  2012年   209篇
  2011年   205篇
  2010年   208篇
  2009年   188篇
  2008年   205篇
  2007年   180篇
  2006年   216篇
  2005年   209篇
  2004年   173篇
  2003年   157篇
  2002年   126篇
  2001年   85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100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63篇
  1995年   78篇
  1994年   68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66篇
  1991年   81篇
  1990年   45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7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制导炸弹半实物仿真试验中经常发现,同一发制导炸弹多次仿真的俯仰角差别较大,同一批次制导炸弹投弹试验的遥测俯仰角与仿真俯仰角差别也较大,但是俯仰角的收敛趋势均一致,实测脱靶量与仿真脱靶量都合格,且具有一致性。为了分析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基于协方差分析描述函数法(CADFT),建立了制导炸弹半实物仿真系统的误差传播理论,计算了仿真姿态角和姿态角速度的误差。分析了仿真姿态角和姿态角速度的误差对仿真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仿真系统各种误差中,气动力和气动力矩误差是主要误差,是引起仿真俯仰角差别的重要原因; 姿态角的动态验模方法不适用于制导炸弹仿真模型,而脱靶量的静态验模方法适用于制导炸弹仿真模型。  相似文献   
2.
连续波半主动雷达制导空空导弹截获跟踪距离计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连续波半主动雷达制导导弹导引头工作电磁环境和对武器系统攻击区的影响,建立了热噪声和杂波干扰环境下导引头截获距离方程,分析推导了直波泄漏干扰,地杂波干扰的计算公式,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导弹允许攻击区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3.
《制导与引信》2003,24(2):35-35
  相似文献   
4.
基于数据融合技术对抗有源诱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高抗干扰能力是精确制导武器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介绍当前国外拖曳式有源诱饵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有源诱饵干扰的特点,基于数据融合技术,对双模复合制导导弹对抗拖曳式有源诱饵技术进行了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5.
传统制导弹药自动驾驶仪的设计要求精确的气动模型,并依赖于变增益(gainschedule),以说明系统的非线性.本文给出了一种简化自动驾驶仪设计程序的方法:在单一飞行条件下设计逆控制器,将逆控制器与在线神经网络组合,以说明因近似逆引起的误差,这样减少了大量设计程序及精确的气动数据.这些数据在大攻角或其它情况下很重要,因为这些领域中的空气动力特征变得高度非线性化.研究发现:逆的选择在其实现的过程中很重要,所以详细讨论.最后,给出该方法在非线性6自由度制导弹药中的模拟结果.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多波束干扰机在对岸站末制导雷达最小干扰距离试验中,通过控制干扰机行波管工作个数,使多波束干扰机辐射能量发生改变,从而改变干扰机的最小干扰距离的缩比试验方法,解决了多波束干扰机对岸站末制导雷达最小干扰作用距离小,近海海域水浅,试验船舶航行危险性大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CCD技术特点 ,提出了将CCD技术应用于导弹跟踪系统的设计方案 ,并给出了系统软件流程。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图像制导导弹对武装直升机攻击的数学模型,计算了反直升机/反坦克多途导弹攻击武装直升机攻击区,并绘制了比较形象的立体攻击区图。  相似文献   
9.
由于各种因素影响,惯组在逐次通电测试中,误差系数会产生漂移。目前使用的AR(1)标定方法不能对这种漂移很好地预测,因此,提出基于贝叶斯动态模型的标定方法。计算结果表明,这种方法提高标定精度48%。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