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5篇
建筑科学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卞之琳1930年代的诗歌风格融会现代与古典,由于他独特的生平和经历,他的诗歌明显受到禅宗思想的影响,表现在他诗歌取材的适意性、哲理性,诗歌思维的妙悟方式,诗质的空灵、超越和所呈现的理趣上.  相似文献   
2.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这是现代派诗人卞之琳先生的名句。但是.你如果坐在飞机上.或站在城市的某幢高楼上.看到的不是小桥流水、曲巷垂杨.不是卞之琳描绘的诗情画意.而是大大小小的“火柴盒”.以及“火柴盒”上的垃圾.你的心情又将如何?  相似文献   
3.
卞之琳诗歌意象的作用机制包括三个方面:在意象的选择上,诗人试图寻求热烈情感的表达与理性的抽象思维之间的平衡;在意象的使用上,诗人分别从个体意象与群体意象出发,成功运用了多种创作技巧和手法;卞诗丰富的艺术效果的体现最终构成了意象作用机制的完整发生。  相似文献   
4.
卞之琳先生于上世纪50年代自创格律,按照以顿代步的原则,以诗体的形式将莎士比亚的代表诗剧《哈姆雷特》译成汉语,形神兼备地再现了原文的语体风格及思想内涵,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卞先生在严格遵循自己有关顿数与字数要求的同时,也就是为了达到“形似”的同时,却让“神似”做出了不小的牺牲。本文试以卞先生所翻译的哈姆雷特在第三幕第一场那段著名独白为例,探讨其对两者的取舍与得失。  相似文献   
5.
五四新文学运动冲破了传统文学的窠臼,在西学东进的背景下,现代意义上的新诗在激烈的论争和创作实践中不断进行着调整,由于新诗主张和标准的差异,新诗的含义在具体的内涵上却没有一致的看法。卞之琳对现代诗的探索和创作,从一个角度反映了中西诗学影响下新诗发展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卞之琳作为一位诗人、翻译家、文学评论家为大家所熟知。然而,卞之琳的小说创作长期以来却被人们忽视了。从人物、情节、语言和主题4个方面分析了卞之琳“战时”系列小说的特点:复杂而真实的人物形象,简单而戏剧化的故事情节,朴实而生动的语言风格,普遍而温馨的人情及人性。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29)
本文从美学色彩搭配原理出发,以卞之琳诗歌中"夕阳"这一意象与其他事物所构成的画面为例,考察卞诗在意象情感表达上化欧化古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五四新文学运动冲破了传统文学的窠臼,在西学东进的背景下,现代意义上的新诗在激烈的论争和创作实践中不断进行着调整,由于新诗主张和标准的差异,新诗的含义在具体的内涵上却没有一致的看法。卞之琳对现代诗的探索和创作,从一个角度反映了中西诗学影响下新诗发展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笔者以翻译交际中的作者、译者、译作和读者这几个主要构件为理论框架,对莎剧《哈姆雷特》的译本片段进行比较,以求对今后的翻译实践有所启迪与帮助。  相似文献   
10.
1938年至1939年,卞之琳曾在延安访问一年.延安的生活对诗人的影响集中反映在卞之琳<慰劳信集>中.现实风格的深化,相对于以往现代派创作的个人风格的拓展,以及"非个人化"的重塑等,构成了<慰劳信集>的主要特色,同时也成为卞之琳重启新的创作旅程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