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182篇
  免费   2325篇
  国内免费   1283篇
电工技术   3024篇
技术理论   2篇
综合类   3713篇
化学工业   4929篇
金属工艺   3559篇
机械仪表   4840篇
建筑科学   11914篇
矿业工程   2522篇
能源动力   1117篇
轻工业   2185篇
水利工程   1863篇
石油天然气   1493篇
武器工业   393篇
无线电   5730篇
一般工业技术   3881篇
冶金工业   2440篇
原子能技术   333篇
自动化技术   3852篇
  2024年   408篇
  2023年   1295篇
  2022年   1628篇
  2021年   1838篇
  2020年   1418篇
  2019年   1433篇
  2018年   591篇
  2017年   992篇
  2016年   1218篇
  2015年   1690篇
  2014年   3365篇
  2013年   2467篇
  2012年   3094篇
  2011年   3033篇
  2010年   2734篇
  2009年   2905篇
  2008年   3063篇
  2007年   2512篇
  2006年   2447篇
  2005年   2341篇
  2004年   2229篇
  2003年   2081篇
  2002年   1751篇
  2001年   1519篇
  2000年   1382篇
  1999年   1158篇
  1998年   944篇
  1997年   953篇
  1996年   874篇
  1995年   780篇
  1994年   692篇
  1993年   606篇
  1992年   556篇
  1991年   565篇
  1990年   519篇
  1989年   522篇
  1988年   63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6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死亡风险预测指根据病人临床体征监测数据来预测未来一段时间的死亡风险。对于ICU病患,通过死亡风险预测可以有针对性地对病人做出临床诊断,以及合理安排有限的医疗资源。基于临床使用的MEWS和Glasgow昏迷评分量表,针对ICU病人临床监测的17项生理参数,提出一种基于多通道的ICU脑血管疾病死亡风险预测模型。引入多通道概念应用于BiLSTM模型,用于突出每个生理参数对死亡风险预测的作用。采用Attention机制用于提高模型预测精度。实验数据来自MIMIC [Ⅲ]数据库,从中提取3?080位脑血管疾病患者的16?260条记录用于此次研究,除了六组超参数实验之外,将所提模型与LSTM、Multichannel-BiLSTM、逻辑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四种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准确率Accuracy、灵敏度Sensitive、特异性Specificity、AUC-ROC和AUC-PRC作为评价指标,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性能优于其他模型,AUC值达到94.3%。  相似文献   
2.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是一种病发急、进展快、致死率高的心脏疾病,该文提出一种新颖的基于形态特征提取的BiLSTM神经网络分类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辅助诊断算法,可大幅度提高医生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疾病的诊断效率并有助于及时确诊.算法包括:对胸痛中心数据库心拍信号进行降噪及心拍分割;根据临床心内科医学诊断指南提取了12导联波形距离特征和分导联波形幅值特征;依据提取的特征搭建LSTM与BiLSTM神经网络进行心拍的分类识别;使用PTB公开数据库和胸痛中心数据库多临床中心进行交叉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加入胸痛中心真实临床数据后,基于形态特征提取BiLSTM神经网络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辅助诊断算法准确率达到99.72%,精度达到99.53%,灵敏度达到100.00%,同时F1-Score达到99.76.该算法比其他现有算法准确率提高至少1%,该项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锻压技术》2021,46(10):99-105
选择厚度为0.2 mm的6063铝合金与厚度为5.0 mm的AZ80镁合金进行组坯,设定厚度比为20,分析各热轧压下率下、以热轧方式制得的大厚度比镁铝合金板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当热轧压下率达到45%或更高时,镁铝合金板形成了结合性能优异的界面,镁基体内形成了均匀分布的细小晶粒;提高热轧压下率后,基体中的晶粒尺寸不断减小,此时形成了更小的晶粒尺寸离散系数,更多晶粒被压碎,晶粒分布状态也比较均匀;提高热轧压下率后,获得了更高屈服强度的大厚度比镁铝合金板,材料发生了更明显的加工硬化,而抗拉强度则先增大再下降,当热轧压下率达到55%时,获得了最大的抗拉强度;当热轧压下率达到65%时,韧窝数量明显增多,表明镁合金通过动态再结晶转变获得了更强的韧性。屈服应力呈现明显波动的状态,热轧压下率为35%时,获得了最高的屈服强度,65%热轧压下率下的屈服强度最低,逐渐提高热轧压下率后,屈服应力也不断减小。  相似文献   
4.
资讯     
中国锻压协会荣获抗击新冠疫情先进集体称号2020年12月23日,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和服务复工复产表彰大会上,中国锻压协会荣获"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和服务复工复产先进集体"称号。航亚科技科创板上市2020年12月16日,无锡航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登陆上交所科创板。  相似文献   
5.
石油和天然气行业不断关注增材制造技术在航空航天和汽车行业的应用发展。研发了利用增材制造技术的超高膨胀封隔器,该封隔器的支承环系统由增材制造。增材制造设计大幅减少了支承系统的构件数量,同时显著提高了膨胀能力和额定压力。密封元件系统与增材制造支承环安装在一起,提供了极端膨胀比、零挤压间隙和对不规则孔的良好适应性。分析和测试结果表明:直径膨胀比高达111%,与常规封隔器相比,提高50%以上; 至少涵盖5种线重的套管(外径相同); 在148.89 ℃的温度下,密封元件能够保持压力68.95 MPa。介绍了增材制造技术、增材制造支承环概念、增材制造材料力学性能、密封元件系统优化和测试情况,以期给我国的完井作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煤炭技术》2015,(12):25-26
为了确定区段煤柱尺寸和预防动力灾害事故(瓦斯事故、冲击地压、底板突水等),对支承压力分布规律进行研究。采用理论分析、数理统计研究方法,研究支承压力峰值大小,提出支承压力峰值大小的计算公式。以山西省内30个煤矿144个地应力测试数据为基础,进行支承压力峰值系数计算,得出峰值系数为2.88~5.06,符合国内学者的共识,支承压力峰值是3~5倍的上覆岩重,进一步验证了支承压力峰值的计算公式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移动代理(MA)在监测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的感兴趣信息时产生的延迟较大和能耗较多问题,提出了基于三维胞元空间的MA双向并行(3D-BPMA)路由算法.3D-BPMA将MA与传统的客户/服务器(c/S)模式相结合,在胞元内利用C/S模式搜集信息,在单层胞元系统和路由器与路由器之间采用MA双向并行的策略进行传输.仿真结果表明:3D-BPMA与LCF,DSG-MIP算法相比减少了平均响应时间和网络平均能耗,提高了MA发送率.  相似文献   
8.
《煤矿机械》2015,(12):50-52
回转支承是无轨钢包车转向机构的重要组成部件,通过对其结构和实际承受载荷情况进行分析,采用韦布尔有限寿命理论和赫兹弹性接触理论,结合实例对回转支承的寿命和承载能力进行了分析计算,并得到了完整的计算过程和准确的计算结果,能为无轨钢包车回转支承的选型与校验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文章首先介绍了TD Small Cel1与宏网互操作的必要性,从网络层面的宏观角度总结了TD Small Cell与宏网CS城实现双向切换的操作方法,其中重点分析了虚拟网关组网模式下CS域由宏切换的两种实现手段,并给出了相关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