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0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27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38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16篇
无线电   48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篇
冶金工业   12篇
自动化技术   10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建筑》2004,(1):53-57
在主题公园和大众传媒节目包装日趋程式化的今天,体育竞技则体现了它不可预料的戏剧性价值。电视节目的巨大成功正说明它像体育比赛一样刻意编造冲突场景。现实“作为这种不可预见性的载体体育场馆成为新的都市象征性标志并获得了原来在美国只有市政厅、图书馆和博物馆才可能获得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要介绍了在大众传播媒介中中国音乐文化的现状与其面临的原生态音乐和传统音乐精神缺失的危机,同时研究了中国音乐文化应该怎样保留并发扬传统的东方音乐思维。最后剖析了在大众传播媒介下中国音乐文化生存的方式。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城市多元化的视角阐释美国电视剧《老友记》成功的原因,展现以纽约为代表的多元化现代都市中的各种元素的碰撞,并进一步预测这些大城市的未来命运。  相似文献   
4.
关于中国流行音乐与大众传媒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流行音乐的兴起离不开大众传媒的推动,研究流行音乐与大众传媒的关系十分有意义。本文对流行音乐与文化信息传播的关系及流行音乐的商品价值和消费群体进行分析,思考中国流行音乐的现状,提出了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5.
当代中国的大众传媒和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相互依赖、密不可分。针对现代大众传媒呈现出娱乐化和低俗化动向,必须强化大众传媒的马克思主义话语功能,巩固马克思主义话语在大众传媒中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报纸、电视、互联网等大众传媒机构,它们的职责是:教育市民大众、监测社会环境、协调社会关系、传承文化和提供娱乐。如今,娱乐节目已经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电视节目形态之一,长远来说,它必定对中国社会民风造成深远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制作和提供健康、向上的娱乐节目,引导民风向善、杜绝邪淫恶趣,教育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  相似文献   
7.
<正>最近陈凯歌的影片《搜索》上映,引起了大家对大众传媒的反思。因为论坛和微博的出现,在这个社会上好像终于多了一个可以容许草根阶层的人们发言的地方。就拿微博来说,每个人都是媒体,每个人也都有可能成为新闻当事人。而电视、杂志和报纸这样普遍意义上的"媒体"身份反而被弱化了。什么是媒体呢?所谓媒体,是指传播信息的媒介,通俗地说,就是宣传的载体或平台,能为信息的传播提供平台。根据以上定义,id+c是传播媒介无疑,那么设计师呢?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4)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用于婚恋的消费越来越多样,数额越来越大。婚恋本是伴随人类发展始终的一种自然行为,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自然现象逐渐被各种消费符号所包围。本文从文化研究的角度,探索消费文化如何通过大众媒体实现对中国婚恋行为的规训,并发掘规训背后的驱使力和具体运作方式,旨在对这一文化现象进行更加深层的解析。  相似文献   
9.
《硅谷》2014,(1)
正为提高常州市现代化建设进程,提高公众科学素养,江苏省常州市科协深化与常州电视台合作,开辟以科学百科、生活窍门、健康常识为重点的"科海引航"科普专栏,常州电视台新闻频道每天17:45播出一期,每期2分钟。第一期《天上为什么会下雪》于2014年1月1日播出。常州市科协一直注重与主流媒体的合作,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科学传播功能,在常州电视台合作开辟了"科普大篷车"栏目、播放科普公益广告,常州日报、常州晚报分别创办了"科海导航"、"龙城科普"等专版,搭建常州市科普宣传立体框架,  相似文献   
10.
德国阐释学理论家加达默尔认为,传媒艺术存在于读者与文本的“对话”之中,作品的意义是在读者与文本的“对话”中生成的。文本是一种吁请、呼唤,它渴望被理解;而读者则积极地应答,理解本文提出的问题,就构成了“对话”。随着不同读者参与对话,同一文本会生出无数不同的“第二本文”。基于此,从对话理论出发,探讨了传媒产生“偏见”信息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