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0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75篇
化学工业   3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1948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3篇
水利工程   19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冶金工业   7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150篇
  2011年   116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140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98篇
  2006年   88篇
  2005年   81篇
  2004年   124篇
  2003年   149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120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39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66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对建筑艺术的本质和特征的探讨,提出了建筑的基本规律和法则,即:目的性、时间性和地点性规律和法则。并进一步探讨了科学建筑观视野下的建筑构成之艺术构成、功能构成和心理构成要素的内涵及关系,以此基础去把握对于像建筑艺术这样的参数和变量众多的特大系统,有利于帮助我们厘清建筑创作、建筑评论的基本原则与规律。  相似文献   
2.
3.
郑州升达艺术馆、林州红旗渠分水岭展览馆和南阳理工学院国际会馆是三座面积不大、类型近似的小型文化建筑。同为小型文化建筑,既有一些共同的类型特征,又有在不同的制约条件下体现出的各自的个性,真可谓同曲异工。  相似文献   
4.
人本与生态——不可或缺的设计基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新时期的城市建设和建筑创作中,一味标新立异,盲目求“新”,求“详”的风气十分盛行。建筑师应重拾“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以塑造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空间为追求。在湖州市菱湖镇步行街及小区设计中的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5.
自现代主义建筑艺术创作理论之后,建筑创作表现出一直被怀疑为某种程度的哗众取宏。在这些繁杂的理论争论中,我们面临着如何迈向21世纪新历程的挑战?如何面对电脑、信息和新技术的冲击,避免建筑创作中人的主创作用的消蚀,是建筑创作迈向21世纪的重要课题。本篇文章主要从建筑艺术哲学角度,分析了当今建筑创作的现状和特征,提出没有任何规范约束的个性创作自由,将使21世纪建筑创作思维充满活力与生机。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提高建筑文化品位,发展绿色屋顶,重视城市公共空间周边建筑形态创作三个方面,对如何创造有山城重庆特色的建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从上个世纪的80年代开始,两年一度的国家和部、市一级的优秀建筑设计评选活动已经坚持了开展了十次之多了,今年似乎已是第十一次了。认真地回顾和总结这项跨世纪的学术活动历程,审视和直面当今建设上的客观发展形式,联想和展望广大建设者的重大历史使命并且深刻地思考和体味一下抓住机遇和迎接挑战的认知与实践,力求能够从中有所发现、有所感悟,自我砥砺、自发奋起,自觉地付诸于与时俱进、争创佳绩的实际行动。这是摆在我们广大工程技术人员面前的一项值得认真解读和诠释的课题。2000年夏秋之季,我曾经应建设部勘察设计司和中国建筑学会的邀…  相似文献   
8.
谈建筑评论的创见性朱大明,郭远目前,建筑评论逐步得到重视,但与建筑创作不断繁荣和建筑实践多元复杂的局面不太适应。不少评论只是满足于做设计的讲解员或宣传员。评论中缺乏提出新的观点和创见性的论证,评论思维单调,评论的角度和尺度大都是既定的,人云亦云,诸如...  相似文献   
9.
庄袼光 《成都建筑》1994,(3):36-37,31
  相似文献   
10.
建筑环境制约下的建筑创作 建筑环境,无论广义和狭义,制约建筑创作是显而易见的, 少林寺武术馆的选址和总体布局就说明这点。该工程座落在汉民族发祥地黄河之滨的嵩山风景名胜区内。因不属于少林寺古建筑群,就不必复古配衬,选址应远离少林寺为好;但考虑到“天下功夫出少林”、“寺以武存、武以寺显”的密切关系,把武术馆建在少林寺保护区外东边缘。若即若离、顾此及彼。 总体布局时,选取一地形由西向东倾斜的山坡,高差约16米。使建筑群背靠五乳峰,面对少室山,左右隔冲沟有山丘相获,近瞰少溪河,远眺太室山及少林水库。环境优美。朝向良好,侧背屏护,前景开阔。与传统“风水”理论相符。 时代特色与民族地区风格协调统一 建筑是时代的产物,也受民族和地区的至大影响。因之它是当时当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最典型最显著的体现。 今天新建武术馆,应满足现实的功能即习武、演武和比赛要求。设计上把山坡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