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8篇
建筑科学   7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2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4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朗是上世纪三十年代东北作家群中成就较高的女作家.她的早期创作以反映伪满时期东北人民的痛苦生活和英勇抗争为主要题材,以野性的抗争和奔放的激情展现了东北文化强有力的生命意识和壮怀激烈的英雄主义情怀,体现着浓烈的东北文学创作的特质和意蕴.  相似文献   
2.
转型期我国农村社会矛盾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现有研究一方面讨论了我国农村社会矛盾的多"源"形态,另一方面对源于农民指向基层政府的"社会抗争"及其所凸显的农村社会矛盾进行了深入探索。就现有研究以概念建构和各类解释框架的形成为基本线索加以梳理,可发现当前农村社会矛盾研究具有"碎片化"特征。无论是基于学术研究的话语体系还是社会治理实践的话语体系,对农村社会矛盾的研究都有必要走向"整体性"视角。  相似文献   
3.
田汉的《名优之死》刘振声这一形象一直被一个固定的模式阐释着,那就是老艺术家痛恨自己悉心培养的徒弟被旧社会恶势力引诱而堕落,为了维护艺术坚决地与之斗争,最后悲愤而死。然而,刘振声的斗争不单单是为了艺术,剧作中其实存在两条线索,即刘振声为爱情和为艺术而与社会恶势力、压迫者的斗争。田汉《名优之死》以爱情和艺术的幻灭,表现出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灵与肉的冲突,这两个冲突折射出田汉剧作的深深的感伤情绪,而当我们撩开感伤情绪的面纱,这种感伤也是一种抗争。  相似文献   
4.
老舍小说创作高峰期作品的主题——边缘化的消失,在《茶馆》中有所延续.边缘化消失的过程通过冲突与行动展现出来,正是人物与趋势抗争,同必然对立产生了悲剧荚。作品世界不等于作的世界,老舍有一颗柔和宽广的心,他的作品中有情、有思想、有美。由于运用的是人类共通的语言,他的作品有超时代、超民族的学价值.  相似文献   
5.
1914年抚顺西露天矿开始实施露天开采。2014年露天开采历史已经走过了整整100年。在这100年中,抚顺西露天人开拓进取、奋力拼搏,在抗争、发展和奉献中实现了矿山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的跨越式发展,在中国露天煤矿开采的历史画卷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6.
《南昌水专学报》2015,(2):51-56
转型期非均衡的利益博弈使底层社会群体利益受到了较大损害,"群体性事件"可以被理解为"聚众"通过行动而释放利益诉求信息的一种形式。社会化媒介日益成为底层群体利益诉求表达的新渠道,底层青年群体在利用社交媒体过程中形成了一种抗争现象,即媒介抗争组织化。文章从边界、意识和对话三个角度对其形成过程及其原因进行分析,以此揭示底层青年群体如何通过有"组织性"的媒介行为来争取媒介话语权。由此,从公众充权、媒介平权和社会助权的角度出发,提供一条以"自我增权"为中心的媒介抗争组织化纾解路径。  相似文献   
7.
多丽斯·莱辛是活跃在当代英国文坛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她的作品深度剖析了女性的生活状态、命运以及女性意识的觉醒等。尽管莱辛不喜欢被评论者贴上"女性主义"的标签,但是这些女性主题的作品的确反映了她的女性意识。本文通过研究其短篇小说的精品《到十九号房间》(To Room Nineteen),对多丽丝.莱辛的女性意识经行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8.
作品《我在霞村的时候》是继才女丁玲的《莎菲女士的日记》后的又一杰出作品。本文将从作品中人物的献身精神、人物的抗争意识、人物打破传统道德的美、女性的自我救赎、人物摆脱困境重获新生等五个方面来探讨作品中体现的人物的女性意识。进一步把握现代女性作家独特的创作理念和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9.
分析<你是一条河>中辣辣、冬儿和艳春三位女性的性格特征及其作为女性的抗争.寡母辣辣勤勉、坦荡、坚韧,同时又平庸、自私、愚昧,其形象消解了传统文学中母亲形象的神圣性.冬儿对母亲的反叛,意味着她已具有明确的女性意识,显示出女性的自我存在成为活跃的主体.艳春执著于世俗的人生,体现了女性强烈的依附意识.  相似文献   
10.
由于民国初期工业化进程带来的工业灾害和矿难频发,因公伤亡的劳工抚恤问题激增,劳工处境的困苦,加之企业主的漠视,使得劳工抗争愈演愈烈。在劳工政党的带领下,劳工抗争几经波折,由分散走向联合,由鲁莽走向理性,抚恤诉求更为全面,最终敦使政府抚恤条例出台,劳工的抚恤权益得以逐步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