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57篇
  免费   453篇
  国内免费   376篇
电工技术   48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502篇
化学工业   311篇
金属工艺   22篇
机械仪表   130篇
建筑科学   658篇
矿业工程   3151篇
能源动力   105篇
轻工业   64篇
水利工程   554篇
石油天然气   2069篇
武器工业   10篇
无线电   129篇
一般工业技术   313篇
冶金工业   106篇
原子能技术   182篇
自动化技术   231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243篇
  2022年   321篇
  2021年   324篇
  2020年   361篇
  2019年   295篇
  2018年   139篇
  2017年   229篇
  2016年   262篇
  2015年   310篇
  2014年   534篇
  2013年   400篇
  2012年   418篇
  2011年   437篇
  2010年   361篇
  2009年   403篇
  2008年   389篇
  2007年   295篇
  2006年   319篇
  2005年   290篇
  2004年   289篇
  2003年   308篇
  2002年   252篇
  2001年   207篇
  2000年   164篇
  1999年   128篇
  1998年   139篇
  1997年   105篇
  1996年   117篇
  1995年   121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81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41篇
  1990年   37篇
  1989年   4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2.
3.
安家岭露天矿通过开展边坡年度稳定性评价工作,对稳定性不足区域提出治理措施,并结合下1年度生产计划对采矿方案进行调整。安家岭露天矿采矿主要调整南帮逆断层影响区域,通过提前掏槽开采—快速内排压脚,使逆断层影响区域满足边坡安全;快速内排压脚后并对原运煤系统进行了调整,可以有效缩短运煤路线,在保证安全基础上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综采工作面在推进过程中经常会受到断层的影响,严重制约了矿井的安全生产及经济效益。以寺河煤矿西井区W2303工作面采用留顶煤、割底矸等手段过逆断层群为工程实例,分析了综采工作面安全、快速过逆断层群技术的应用效果,对于类似矿山也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5.
靳勇强 《山东煤炭科技》2020,(5):79-80,83,91
基于四候煤矿3108回风顺槽过F3断层期间,顶板出现严重破碎、下沉现象,提出了俯斜台阶法施工工艺,并对断层破碎带顶板采取MF-2型化学材料注浆加固以及"钢筋锚索网+U29梯形棚"联合支护措施。支护效果检验结果表明,联合支护有效控制了断层破碎区顶板下沉、破碎现象,保证了巷道顶板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榆林-神木地区上古生界发育了断层和3种类型的裂缝.裂缝类型有区域构造缝、水平缝(包括层理缝与缝合线)和成岩缝,其中,区域构造缝主要呈北东向分布,在上古生界各层位均发育,缝合线在山2段中下部和太原组灰岩中都可见到,层理缝仅见于山西组山2段中下部,成岩缝仅见于石千峰组千5段.断层为逆断层,断穿了上古生界下部气藏的区域盖层和烃源岩.裂缝和断层分布对研究区重点勘探层位山2段、盒8段和千5段的天然气富集起到了重要作用:伴生的层理缝和缝合线的分布控制了山2段天然气富集区;区域构造缝的分布促进了盒8段天然气的富集;而千5段天然气的富集则依赖于本区断穿上石盒子组的断层和区域构造缝的分布.图6表2参29  相似文献   
7.
同沉积压扭断层在柴达木盆地西部南区油气成藏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柴达木盆地西部南区逆断层断面产状呈上陡下缓的铲式特征,生长系数变化在1.3~2.5之间,断距纵向上向浅层逐渐变小和横向上向一个方向逐渐增大,总体表现为典型的同沉积压扭断层。指出该断层演化主要经历了同生冲断期、褶皱发育期、平静期及二次活动期4个阶段,长期活动的NWW向主干断层除控制构造带的展布格局外,还控制着烃源岩、储集层、盖层及其组合的空间发育,同时还有效地沟通着源岩与圈闭并成为有效输导体系的一部分,近N S向展布的次级断层决定着局部构造的发育特点,与NWW向断层联合控制着油气的局部富集。  相似文献   
8.
廊固凹陷大兴断层对油气分布的控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廊固凹陷断裂系统复杂,其中大兴断层是中西部的控盆边界断层,它通过对凹陷的构造样式、沉积特征的控制进而影响整个凹陷的油气分布。从区域构造背景和盆地的沉积演化角度,按不同段落断裂展布的方向、产状的陡缓、对沉积的控制作用以及不同层段物质组份的差异,将大兴断层划分为4段:北段、中北段、中南段和南段,各段又可进一步分为上下不同的两段。各段断层的结构、形态、伴生构造、活动时间等都存在较明显差异,通过控制物源而控制沉积相的展布、储层物性和生储盖组合。相应的伴生构造和沉积物发育特征导致构造、构造-岩性组合控制了油气的分布:北段下段、中北段下段近湖一侧是廊固凹陷中西部有利的油气聚集带;中北段上段发育的生物气藏具有一定的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9.
微构造的地震识别与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胜利油田的油气勘探具有较大的剩余勘探潜力,且大部分油气蕴藏在微构造油气藏中。微构造油气藏在胜利油田的勘探开发老区均有分布,纵向上从沙四段到东营组均有发育。该类油气藏埋深浅、储层物性好、产量高,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微构造油气藏在国内外研究较少,国内外较注重目的层沉积微构造的研究,且主要是沉积微构造对注采关系的影响。在对复杂断块的精细研究中,以前研究的重点也主要集中在应用钻井资料对断层的成因和对断层封堵性的研究上,而对微构造圈闭的成因、识别及成图,一直没有进行系统的分类研究。文章划分了微构造的类型,研究了微构造的特点,并认为构造作用、沉积作用和后期改造作用是微构造形成的3种主要原因。同时,利用地震资料对微构造圈闭的识别方法和描述技术进行了探索,形成了一套具有针对性的技术系列,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这对油气田老区的滚动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根据杭州市区及其周边的构造环境与断层活动性;对照国标(GBl774l-1999)《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规范》和(GB5002l-200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针对杭州市区的断裂对工程的影响做综合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