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8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10篇
轻工业   75篇
水利工程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水酶法提沙棘果油破乳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水酶法提沙棘果油中形成的乳状液为研究对象,利用调节pH并加热的方法对其破乳,采用响应面法对破乳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pH4.97、料液比1∶1.8、振荡温度54.2℃、振荡时间4.4h、离心转速3500r/min、离心时间15min条件下,乳状液中油回收率为65.52%。  相似文献   
2.
沙棘果油中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主要包括不饱和脂肪酸、类胡萝卜素、甾类化合物和生育酚等多种成分,对人体有着多方面的保健作用,在医药、食品以及化妆品等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该文章主要介绍了有关沙棘果油的五种提取工艺,分别为有机溶剂提取法、压榨离心法、酶法提取、超临界CO2萃取法、超声波辅助法,并对沙棘果油不同提取工艺的得油率、优点以及缺点进行了对比,同时对沙棘果油的功效成分、保健作用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开发利用情况进行概述,以期为沙棘果油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应用柱色谱预分离、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在国内首次对野生植物沙棘果油中所含的维生素E类组份进行了系统的分析鉴定.除分析出了α、β、γ、δ——生育酚外,还用质谱碎片解析法推断出了四种未有报道的新组份,为沙棘果油在化妆品及医药方面的应用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大果沙棘果渣黄酮(Seabuckthorn residue flavonoids,SRF)对人结肠癌HT29细胞生长抑制和DNA损伤的作用。方法:利用MTT比色法测定大果沙棘果渣黄酮对HT29结肠癌细胞生长的抑制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SCGE)观察大果沙棘果渣黄酮对HT29细胞DNA的损伤情况。结果:大果沙棘果渣黄酮在浓度20~200mg/L时对结肠癌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作用72h最大抑制率为81.28%;单细胞凝胶电泳显示大果沙棘果渣黄酮作用细胞48h后可见明显的彗星状拖尾。结论:大果沙棘果渣黄酮可抑制HT29细胞的生长,对其DNA有致损效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沙棘果渣醇提物对D-半乳糖致衰小鼠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雄性昆明(KM)小鼠(n=60)随机分为五组,每组12只,皮下注射D-半乳糖(120mg/kg·bw·d)造衰老模型,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50、100、200mg/kg·bw·d的沙棘果渣醇提物,模型组灌胃等量的蒸馏水。8周后,收集血液和组织进行检测,测定血清、肝脏和脑组织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沙棘果渣醇提物可显著提高小鼠血清、肝脏和脑组织中SOD、CAT、GSH-Px和T-AOC活力,并降低MDA含量。结论:沙棘果渣醇提物可减轻D-半乳糖导致的氧化损伤,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此抗氧化能力与醇提物中富含黄酮组分有关。  相似文献   
6.
沙棘果匀浆为材料,用2%草酸+1%盐酸溶液(V_1∶V_2=1∶2)作缓冲溶液,进行BoxBehnken设计,采用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沙棘果维生素C的工艺条件,研究超声功率、超声时间和料液比对维生素C提取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沙棘果维生素C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是:超声功率344W,超声时间6min,料液比1∶10。此条件下沙棘果维生素C吸光度为0.629,比传统滴定法提取维生素C的提取率高36.26%。超声波辅助提取沙棘果维生素C的方法简便、准确且提取率高,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沙棘果资源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7.
神奇的沙棘     
不少人初识沙棘,是在超市里见到的沙棘汁,果味香郁,口感酸甜,喝起来别具风味。对于多数生活在内陆和沿海地区的人们来说,很难有机会一睹沙棘的"真容"。作为我国最古老的植物树种之一,沙棘是一种生命力极强而又有很高药用保健  相似文献   
8.
《食品与生活》2008,(4):51-51
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俗称黑刺、醋柳,为落叶直立灌木或小乔木,属胡颓子科。沙棘含有极为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沙棘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是山楂的20倍,猕猴桃的2~3倍,苹果的200倍,且相当稳定。除了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β-胡萝卜素及B族维生素,因此沙棘被称之为维生素“源”植物。沙棘含有丰富的低聚原花青素,广泛用于化妆品中,能抗菌、除黑色素,令皮肤细腻光洁,被誉为“可以吃的化妆品”。  相似文献   
9.
沙棘油的综合利用研究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棘的根、茎、叶、花、果,特别是沙棘果实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根据沙棘油的这些特点,提出了沙棘油在保健食品、药理学、化妆品等方面的开发利用研究及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该文以沙棘果渣多糖和硝酸银为材料,研究沙棘果渣多糖-纳米银的制备工艺,并探究其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反应温度35℃、pH9、硝酸银和沙棘果渣多糖体积比为1.0∶1、反应24 h后紫外照射60 min条件下制备的沙棘果渣多糖-纳米银粒径最小,为31.77 nm,且该复合纳米颗粒对大肠杆菌和白色葡萄球菌的生长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4 μg/mL和6 μg/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