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22篇
化学工业   204篇
金属工艺   11篇
机械仪表   12篇
建筑科学   26篇
矿业工程   6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87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14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5篇
冶金工业   3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用多元金属作催化剂,用催化氧化工艺技术从葡萄糖制取了葡萄糖酸钠水剂;探讨了葡萄糖酸钠水剂在混凝土中代替其粉剂应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以山梨酸与正丁醇为原料,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合成了山梨酸正丁酯,用乙酸丁酯作带水剂,4A分子筛作除水剂,酯化收率可达97.5%.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在无隔膜槽中电解氧化葡萄糖制取葡萄糖酸钠的方法,得出了最佳工艺条件,为电解法制取葡萄糖酸钠的工业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胶体化学基本原理和实验数据,对水剂型腐植酸类液体肥料的组分、性质、浓度、流动性、稳定性、抗絮凝性等若干技术和质量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6.
杨挺  邹贵田 《应用化工》2004,33(5):60-62
用改性钼镍粉作催化剂。催化环己酮与乙二醇进行缩合反应。合成了环己酮乙二醇缩酮产物。通过实验选择出了改性钼镍粉催化缩铜反应的最佳条件:n(环己酮)∶n(乙二醇)=1∶2。环己烷作带水剂,其用量为15mL,催化剂用量为环己酮质量的7%,回流反应时间4h。环己酮乙二醇缩酮的总收率为90.5%。  相似文献   
7.
微波辐射磷钨酸催化合成环己酮1,2-丙二醇缩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微波辐射下,以磷钨酸为催化剂,对以环己酮和1,2-丙二醇为原料合成环己酮1,2-丙二醇缩酮进行了研究.较系统的研究了反应物投料比、微波辐射功率、微波辐射时间、催化剂用量、带水剂用量诸因素对产品收率的影响.最佳反应条件为:环己酮为0.2mol,n(环己酮):n(1,2-丙二醇)=1.0:1.5,微波辐射功率600W,辐射时间16min,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0.5%,带水剂(环己烷)15mL.在此条件下,环己酮1,2-丙二醇缩酮的产率可达82.0%.  相似文献   
8.
脱水法合成3-羟基丁酸乙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3-羟基丁酸和乙醇为原料,在对甲苯磺酸的催化下分别以氧化钙、3A分子筛、无水硫酸镁为脱水剂,采用索氏提取器进行回流脱水合成3-羟基丁酸乙酯。对影响3-羟基丁酸乙酯收率的诸因素进行了考察。试验结果表明:加入脱水剂和带水剂可以显著提高3-羟基丁酸乙酯的收率。当原料配比为:0.1mol 3-羟基丁酸、0.12mol乙醇,0.7175g对甲苯磺酸,带水剂环己烷50mL,脱水剂18.7g氧化钙,反应时间3h时,产品3-羟基丁酸乙酯的收率可达96.6%(质量分数,下同)。  相似文献   
9.
以醋酸和乙二醇单乙醚为原料,硅胶负载磷钨酸作为催化剂,合成乙二醇单乙醚醋酸酯。实验结果表明,当磷钨酸负载量为30%,催化剂活化温度为150℃,n(醋酸):n(醇醚):1.3:1,反应时间为60min,催化剂用量为醇醚质量的8%,带水剂甲苯用量为反应物质量的15%,反应收率可达96%以上。  相似文献   
10.
将静态破碎剂在相同用量及相同拌合水温条件下,倒入强度等级分别为C20、C30、C40的混凝土预留孔中进行静态破碎试验,观察混凝土表面裂缝的扩展情况并记录反应过程中混凝土外表面应变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混凝土外表面开始出现裂缝的时间逐渐推迟,裂缝扩展的宽度以及混凝土外表面出现裂缝的条数都随着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而逐渐缩小和减少。在反应过程中,随着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提高,混凝土外表面的应变出现明显波动的时间逐渐滞后,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的四个侧面中,始终有一个侧面产生拉应变,其余三个侧面产生压应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