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2篇
电工技术   48篇
综合类   20篇
化学工业   37篇
金属工艺   9篇
机械仪表   10篇
建筑科学   40篇
矿业工程   13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14篇
水利工程   9篇
石油天然气   80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13篇
一般工业技术   24篇
冶金工业   4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陶氏建筑应用事业部近日发布了一款创新型液体防水板解决方案产品(LIQUIDARMORTM-CM防水板和密封胶),能为商业大厦建筑提供充足的湿度和气封保护,该产品已申请专利。LIQUIDARMORTM-CM能替代防水板胶带,其弹性喷涂层能在门窗不平的开口周边处形成紧密、无缝的隔层,同时该产品的施工时间比传统防水板胶带快3倍左右,并能一次性完成施工,从而减少了整体安装时间和返工成本。  相似文献   
2.
随着网络环境日益复杂,智能变电站间隔层设备的网络安全要求越来越高。通过研究分析间隔层设备网络安全场景和拒绝服务攻击(DoS)类型特征,提出一种基于DoS类型分类的间隔层设备DoS攻击检测方法,在保证设备运行正常的同时,实现了DoS攻击类型的检测、防护和告警功能。工程应用和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小层精细对比研究,认识马36井区主力含油层位为下_(3.5)~2,次要含油层位为下_4~2;并对层间隔夹层进行了精细描述,解决了层间及层内精细划分的技术难题,认为下_4~2与上部下_3~2、下部下_5~2之间隔层稳定分布;在对层内隔夹层的精细描述及韵律层的精细划分后,清晰展示出下_3~2三套单砂体的分布规律,认为下_(3(2))~2、下_(3(3))~2在马36井区普遍分布。综合研究为下一步的精细开发调整奠定了基础,认为马36井区具有进一步细分层系调整的潜力。  相似文献   
4.
濮城油田沙二上2+3油藏处于高含水开发后期,综合含水高,采出程度低,层间矛盾突出,层间隔层薄,分层注采调整难度大;层内非均质性强,存在高渗条带,厚油层层内夹层控制的剩余油富集;下步挖潜层间二三类层、层内夹层控制弱水淹部位剩余油是提高油藏采收率的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5.
吴乐鸿 《电声技术》2022,(11):136-138
为全面发挥自动监控技术的优势,需要结合变电站实际运行管理要求和规范,整合技术方案和运维管理机制,打造更加可控的变电站自动监控系统综合控制平台,满足变电站自动监控系统运行管理的基本需求,实现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和谐统一的目标。为此,简要介绍变电站自动监控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并对其关键技术和应用效果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任丘潜山碳酸盐岩油藏的最终采收率,开展了地质、测井、物探、油藏工程等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提出目前控制潜山油藏剩余油分布的地质因素主要有潜山顶面几何形态、潜山内幕隔层分布和潜山裂缝的发育程度。通过对控制潜山油藏剩余油分布的地质因素的精细描述,总结出了受不同因素控制的剩余油分布模式有六大类九个亚类,指出受内幕构造和裂缝网络控制的剩余油是今后挖潜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7.
8.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致密隔层分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塔河油田奥陶系油藏储集层非均质性严重,油气水关系及油藏类型复杂。前期对此类油藏的三维地质建模强调定量表征300 m 范围内风化壳中发育的溶蚀洞穴、孔、缝的储集空间。然而随着塔河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认识到纵向上几套缝洞型储集层间存在具一定封隔作用的致密灰岩段。综合应用储集层地质认识、测井、地震、单井生产动态资料,开展单井致密段及井间致密隔层对比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尝试建立了致密隔层三维分布模型,对评价储集层段横向连通性起到了积极作用,也为油藏注水方式、堵水措施及层段的选择提供了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9.
复杂断块底水油藏含水上升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渤海湾盆地南堡凹陷发育带有隔夹层的复杂断块底水油藏。底水油藏油水界面处隔夹层控制着底水锥进速度及单井水淹时间,如何利用隔层控制油藏含水上升速度对延长单井见水时间及提高油藏水驱开发效果至关重要。在精细刻画油藏隔夹层分布模式的基础上,利用修正的底水油藏见水时间公式,研究了隔夹层对油藏含水上升的变化规律。最终确定油井隔层半径为150 m时,既可以有效传导底水能量,又能够延长油井见水时间,此时计算油井见水时间为2 a;南堡凹陷堡古2油藏应用针对性的控水稳油对策,取得了较好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0.
陈民波 《石化技术》2022,(4):119-120
本文利用岩心、测井、生产动态资料,建立隔层岩性识别标准,总结四类隔层模式。结合稠油开发效果影响因素,优化调整研究区井参数、注汽参数、完井工艺等,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并提出了一套适用于中深薄层稠油油藏蒸汽吞吐热采的开发对策,为同类型油藏开发提供了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