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5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3篇
矿业工程   1篇
水利工程   1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胎记》表面上描写的是凡人追求完美而遭受挫败的寓言,但实际上是记录了一个血淋淋的“杀妻”事件,一个男性社会机制对女性的物化及女性自我物化的悲剧。换一句话说,《胎记》不仅触及并揭露的是男性社会欺凌、扼杀女性的罪恶,而且还对女性自我否定和自我物化,自愿放弃主体地位的奴性进行了批判。  相似文献   
2.
根据一些女权主义批评理论,霍桑的女权主义意识促使他在《红字》中塑造了一个反叛女性。在《红字》中,霍桑将这种意识融入到了他描绘的反派女主人公海斯特的内心世界。霍桑通过揭示海斯特的社会边缘地位,反映了在清教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厌女意识。霍桑还谴责那种源于男权意识对妇女不平等的待遇。为了恢复女性的主体性地位,霍桑通过他的故事情节和对男女主人公的描写,彻底毁灭了男权文化中的双重对立理念。  相似文献   
3.
霍桑是美国19世纪颇有争议的重要作家之一。当代霍桑研究开始指向象征主义研究,并开始大量引用现代及后现代结构主义理论。本文将以拉康对爱伦.坡的短篇小说《被窃的信》的解构为借鉴,以索绪尔、拉康和德里达的符号学理论为指导,对霍桑的成名作《红字》中的表征——红字,进行解构,并探索此独特表征所产生的审美效应,即能指"A"的位移所赋予文本的现代感、象征感和节奏感。  相似文献   
4.
霍桑实验     
1824年.美国科学院的全国科学研究委员会决定在美国西方电气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一项研究,探讨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对工人工作效率的影响。这项研究被称为“霍桑实验”,领导并完成这项实验的是美国哈佛大学的梅奥教授。这项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  相似文献   
5.
从《胎记》作者霍桑的宗教观、性格、时代背景、个人生活等方面探究了霍桑的荒野观形成原因;从生态批评的视角分析揭示了霍桑在《胎记》中所蕴含的荒野观:包括尊重自然规律,维持人与自然的平衡,以及对真善美的呼唤。霍桑的荒野观在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仍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值得反思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红字》的主要人物形象和他们之间存在的夫妻关系、父女关系和情侣关系,认为小说作者霍桑赞扬了女性人物,批判了男性人物。他不仅是要揭露清教社会对女性的压迫,也是想为受压迫女性寻找一条出路,就是建立一个男女平等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7.
霍桑对美国小说的最大贡献在于他的文学作品中象征的应用。《拉帕西尼的女儿》是霍桑最具象征主义代表的作品,文中呈现了比阿特丽丝和吉奥瓦尼、拉帕西尼医生和女儿之间的隔离及相关的象征,这些象征元素表面看来相互矛盾却潜藏着对未来的可预见性。  相似文献   
8.
《红字》是美国小说家霍桑的代表作,拟用原型批评理论与叙述学理论,浅析小说所体现的圣经关联,主要从人物、情节及叙述手法等三面论述。  相似文献   
9.
<好小伙布朗>是霍桑的短篇小说代表作之一.它运用丰富的象征主义手法采批判虚伪自私、残酷冷漠的清教思想道德准则从而激发人们对寻求真正的人生之路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正>行为科学的产生与发展"泰罗制"的推行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社会财富迅速增加,企业一片繁荣。然而,由于资本主义国家整体社会生产的无计划性,企业的生产率越高,整个经济结构不协调的矛盾越突出,最终造成生产过剩,从而爆发了大规模的经济危机。上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陷入一片恐慌之中。凡是推行"泰罗制"比较好的国家,经济危机也最严重。为拯救经济危机,美国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