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8篇
建筑科学   15篇
矿业工程   3篇
水利工程   1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3篇
自动化技术   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芜湖长江大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芜湖长江大桥,是一座公路、铁路两用桥,在极其恶劣的环境条件下,采用了跨径为(180 312 180)m的斜拉桥,其特点为塔矮,塔高与中跨跨径之比为0.11,边跨跨径大,边跨与中跨的比值0.577,铁路荷载很大,动力作用大,提高梁的刚度,采取了三点措施,以满足铁路运行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洪保麒  李松 《钢结构》2001,16(5):29-31
按芜湖桥栓钉焊接质量检验合格性试验的要求 ,介绍栓钉焊接工艺评定试验及试验结果 ,分析栓钉焊接缺陷产生的原因及修复方法 ,提出了栓钉焊接工艺要点  相似文献   
3.
新文化休闲旅游业对于引领一国和地区经济结构优化和升级发挥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探讨了江南名城芜湖新文化休闲旅游业的发展和产业升级,深入分析了新型文化休闲旅游业在芜湖未来发展的前景和实施品牌旅游业战略的必要性及策略,以期对发展芜湖新文化休闲旅游业提出积极的建设性思考。  相似文献   
4.
模糊聚类法在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模糊聚类法通过数据标准化、平移及极差变换、确定最佳阈值和求解动态聚类图.该算法在长江芜湖段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以选取对长江芜湖段水质影响较大的7个指标并建立其模糊相似矩阵,根据实测浓度值确定各因子的权重,结果可行.  相似文献   
5.
通过已划分的芜湖地区典型地质地貌:河漫滩、一级阶地、二级阶地、侵蚀残丘,分析说明各地貌下深基坑土质情况;通过收集该市工程项目,从中精选出多个工程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确定了各地区土层的典型剖面,对地基土体的物理力学指标进行统计、计算,分析了基坑支护深度内各地基土体的物理力学指标与地质分区之间的关系,对芜湖地区基坑支护设计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公共文化建筑集群是近年来各地城市建设中开始多见的一种建筑类型,多样化的功能要求和整体形象的标志性使得其设计在城市整体建设中的位置变得越来越重要。该文通过对芜湖城市展览馆博物馆共建项目设计方案的介绍,探讨了在特定的城市脉络和主题下的文化建筑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7.
城市的沉降监测有利于了解区域实时高程,可为地质灾害与防护部门提供数据依据,避免因高程损失而带来的地质灾害。基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共22景Sentinel-1A干涉宽幅模式影像数据,利用永久散射体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以及合成孔径雷达差分干涉测量技术进行芜湖市地表形变监测,并分析研究区地面沉降的时空分布特征。空间上,阐述芜湖市地面沉降的整体格局,再以道路为专题,分析了道路的沉降分布格局。时间上,以时间为基线,逐月分析地面沉降部分在年内的具体变化。结果表明:空间上,芜湖市地面沉降主要集中在长江以东的范围,呈现出由西向东逐渐增加的趋势,长江以西呈现零星漏斗式沉降分布,其中,沉降累积量也与道路的密度与建设相关,道路汇集区与修建区域的沉降累积量较大;时间上,研究区整体沉降量各月变化较均匀,其中,沉降量变化范围在6月最大,10月与11月最小。  相似文献   
8.
郭兆祺  李军平  王岁利  马立芬 《钢结构》2001,16(1):31-33,51
介绍了芜湖长江大桥概况,整体节点弦杆构造、制造技术难点、制造工艺要点及措施.  相似文献   
9.
RBF神经网络及其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通过非线性基函数的线性组合执行.以长江芜湖段水域为例,利用RBF网络建立水质评价模型,随机产生600个样本.根据网络输入及输出层结点数,通过"试选法"确定隐层结点数,采用最小二乘法求得权值,中心向量则由分级聚类确定.模型评价结果趋势符合实际,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刘洪栓  邓民 《钢结构》2001,16(5):39-40,38
介绍以项目法人形式建设管理国家重点工程的实践 ,以及为实现“质量、工期、效益”目标的保证措施和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