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7篇
综合类   9篇
化学工业   2篇
建筑科学   5篇
轻工业   2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无线电   43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3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稀疏脉冲反演技术在井间地震反演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传统的波阻抗反演技术应用于井间地震资料反演时,存在着方法适用的域和资料的域不同,井间地震资料的频带比地震资料的频带宽以及频率比地震资料频率高,多对井间地震资料拼接等问题。为此,在胜利油田K71井区,探讨了利用传统波阻抗反演技术(稀疏脉冲反演)进行井间地震资料波阻抗反演的一些技术问题,并用利11对井间地震资料进行了波阻抗反演,获得了较好的反演结果,在井间地震资料反演中,采用匹配滤波方的井间地震资料转换到时间域;利用高分辨率地面三维地震资料,采用统计方法提取反演子波,子波的波形和相位较稳定,频带宽;对测井资料进行标准化处理,在反演的波阻抗剖面上砂体的空间展布形态清晰,对储层的描述更精细;利用时深转换模型,将时间域的波阻抗剖面转换到深度域,直接与测井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对储层的描述更直观可靠。  相似文献   
2.
从Bent函数的序列表示出发,通过对Walsh-Hadamard矩阵性质的研究,得到了n阶Walsh-Hadamard矩阵Hn的每一行取反向及隔位取负仍为该矩阵的某行,任一行的奇数位项及偶数位项为n-1阶Walsh-Hadamard矩阵Hn-1的某行,由此给出了由两个已知Bent序列,通过不同的级联构造Bent序列的三种方法,并得到了由4个Bent序列级联而成的序列为Bent序列的充要条件为:该级联序列中的前两个序列及后两个序列的插位构成的序列为Bent序列.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短低密度校验码(Short LDPC)的纠错性能,在研究盒匹配译码算法(BMA)和置信度与分阶统计译码级联算法(BP-OSD)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针对短LDPC码译码的BP-BMA级联算法.该算法充分利用了BMA算法具有较低译码复杂度的特性.然后,利用该算法结合对数似然比累积(ALLR)算法进行了计算机仿真.仿真结果表明:BP-BMA级联算法与BP-OSD相比,译码性能有所提高,且译码复杂度大大降低了,在译码性能和复杂度间取得了很好的折中.  相似文献   
4.
We present a fast, memory efficient algorithm that generates a manifold triangular mesh S passing through a set of unorganized points P R 3. Nothing is assumed about the geometry, topology or presence of boundaries in the data set except that P is sampled from a real manifold surface. The speed of our algorithm is derived from a projection-based approach we use to determine the incident faces on a point. We define our sampling criteria to sample the surface and guarantee a topologically correct mesh after surface reconstruction for such a sampled surface. We also present a new algorithm to find the normal at a vertex, when the surface is sampled according our given criteria. We also present results of our surface reconstruction using our algorithm on unorganized point clouds of various models.  相似文献   
5.
莫则尧 《计算机学报》2004,27(10):1311-1319
复杂物理现象通常由多类复杂的物理过程紧耦合构成,其数值模拟也通常由适用不同物理过程的多类并行应用程序紧耦合完成.如何设计这些物理过程之间的联接算法,既要保证程序之间数据传递的高效,又要保证程序各自运行和总体模拟的高效,还要保证程序各自开发的独立,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该文基于广泛应用于高温高压多物理研究中的辐射流体力学和中子输运多物理并行数值模拟,在非结构网格上,提出了两种联接算法:完全松散联接算法和两层紧耦合联接算法,前者侧重于实现程序各自运行的高效和开发的独立,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还权衡了数据传递和总体模拟的高效.在两台并行机的数百个处理机上,通信复杂度分析和数值实验结果表明两个算法均是有效的,可推广适用于辐射或中子输运与其他流体力学的多物理并行数值模拟应用中.特别地,两层紧耦合联接算法是高效可扩展的,取得了近似最优的并行性能.  相似文献   
6.
Turbo码的编码调制技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王嘉梅  戴懿 《电讯技术》1999,39(1):76-81,89
本文研究了Turbo码与网格编码调制相结合的Turbo码编码调制技术,给出了3种Turbo码与TCM相结合的调制方案,并进行了比较。对方案三进行了计算机模拟,从模拟得到的性能曲线表明,其性能要优于传统的采用卷积码的TCM调制。  相似文献   
7.
文中进一步对开关电源两种主要电路结构——“串联型”/‘‘变压器耦合并联型”开关电源作了比较详尽的介绍,且对比了两者性能的优劣。文章用较大的篇幅分析了一种典型的实用开关稳压电源——BC机芯彩电应用的关键点与难点:激励脉冲产生电路、自动调节过程与过载保护电路。  相似文献   
8.
实时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在河南电力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河南电网实际情况和新型图像监控技术,介绍了河南省重要变电站实时网络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案。根据具体工程,分析了H.264/AVC标准视频压缩技术、流媒体服务器技术、通道虚级联技术和IP组播技术的应用,并详细阐述了该系统的建设和运行情况。该系统的竣工投运填补了省网长距离、大范围、多站点图像监控的空白,为实现电网调度多媒体化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9.
通用成帧规程GFP、VC虚级联和链路容量调整机制LCAS是有效实现Data over SDH(DoS)的新型协议。基于此运营商可以实现网络带宽的动态分配响应。通过分析LCAS的特点、结构和功能实现方式,指出其作为一种源-宿之间无损伤的改变虚级联组容量大小的握手信令协议,其服务可以建立在集中或分布式控制基础上。特别分析了结合基于GMPLS/ASTN的智能化控制平面,LCAS将进一步拓展BoD应用。  相似文献   
10.
A general method which combines formant synthesis by rule and time-domain concatenation is proposed. This method utilizes the advantages of both techniques by maintaining naturalness while minimizing difficulties such as prosodic modification and spectral discontinuities at the point of concatenation. An integrated sampled natural glottal source (Matsui et al., 1991) and sampled voiceless consonants were incorporated into a real-time text-to-speech formant synthesizer. In special cases, voicing amplitude envelopes and formant transitions dirived from natural speech were also utilized. Several listening tests were performed to evaluate these methods. We obtained a significant overall improvement in intelligibility over our previous formant synthesizer. Such improvements in intelligibility were previously obtained with a Japanese text-to-speech system using a related hybrid system (Kamai and Matsui, 1993), indicating the applicability of this method for multi-lingual synthesis. The results of subjective analyses showed that these methods can alo improve naturalness and listenability facto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