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54篇
  免费   6474篇
  国内免费   1797篇
电工技术   3431篇
技术理论   1篇
综合类   4482篇
化学工业   3358篇
金属工艺   778篇
机械仪表   2705篇
建筑科学   2193篇
矿业工程   530篇
能源动力   561篇
轻工业   2587篇
水利工程   676篇
石油天然气   935篇
武器工业   364篇
无线电   426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561篇
冶金工业   1126篇
原子能技术   435篇
自动化技术   12037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97篇
  2022年   561篇
  2021年   654篇
  2020年   609篇
  2019年   661篇
  2018年   776篇
  2017年   761篇
  2016年   916篇
  2015年   795篇
  2014年   4497篇
  2013年   3377篇
  2012年   4438篇
  2011年   4785篇
  2010年   4167篇
  2009年   3694篇
  2008年   2051篇
  2007年   1404篇
  2006年   1151篇
  2005年   1009篇
  2004年   776篇
  2003年   743篇
  2002年   582篇
  2001年   592篇
  2000年   450篇
  1999年   365篇
  1998年   267篇
  1997年   289篇
  1996年   207篇
  1995年   223篇
  1994年   157篇
  1993年   136篇
  1992年   106篇
  1991年   87篇
  1990年   61篇
  1989年   62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26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16篇
  1978年   12篇
  1976年   11篇
  1973年   12篇
  1959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死亡风险预测指根据病人临床体征监测数据来预测未来一段时间的死亡风险。对于ICU病患,通过死亡风险预测可以有针对性地对病人做出临床诊断,以及合理安排有限的医疗资源。基于临床使用的MEWS和Glasgow昏迷评分量表,针对ICU病人临床监测的17项生理参数,提出一种基于多通道的ICU脑血管疾病死亡风险预测模型。引入多通道概念应用于BiLSTM模型,用于突出每个生理参数对死亡风险预测的作用。采用Attention机制用于提高模型预测精度。实验数据来自MIMIC [Ⅲ]数据库,从中提取3?080位脑血管疾病患者的16?260条记录用于此次研究,除了六组超参数实验之外,将所提模型与LSTM、Multichannel-BiLSTM、逻辑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四种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准确率Accuracy、灵敏度Sensitive、特异性Specificity、AUC-ROC和AUC-PRC作为评价指标,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模型性能优于其他模型,AUC值达到94.3%。  相似文献   
2.
系统阐述了基准平面垂直断面法在爆破漏斗试验中测量爆破漏斗体积的基本原理,并将隧道激光断面仪应用于金厂河矿1 750 m水平15#采场底部切割巷道爆破漏斗试验爆破漏斗体积测量中。通过与传统体重法等计算法所得漏斗体积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基于隧道激光断面仪与3D Mine软件分析的基准平面垂直断面法实用性强、操作方便、结果直观可靠,达到试验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3.
为了更加准确地检测出图像中的显著性目标,提出了多先验融合的显著性目标检测算法。针对传统中心先验对偏离图像中心的显著性目标会出现检测失效的情况,提出在多颜色空间下求显著性目标的最小凸包交集来确定目标的大致位置,以凸包区域中心计算中心先验。同时通过融合策略将凸包区域中心先验、颜色对比先验和背景先验融合并集成到特征矩阵中。最后通过低秩矩阵恢复模型生成结果显著图。在公开数据集MSRA1000和ESSCD上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MPLRR能够得到清晰高亮的显著性目标视觉效果图,同时F,AUC,MAE等评价指标也比现有的许多方法有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4.
为了开发β受体阻断剂新药(S)-噻吗洛尔半水合物,采用3-吗啉-4-氯-1,2,5-噻二唑为起始原料,经水解反应得到中间体1(3-吗啉-4-羟基-1,2,5-噻二唑)。中间体1与R-环氧氯丙烷发生醚化反应,经后处理及重结晶得到中间体2 {(R)-4-[4-(环氧乙烷-2-基甲氧基)-1,2,5-噻二唑-3-基]吗啉}。中间体2经胺化反应、马来酸成盐及重结晶得到(S)-马来酸噻吗洛尔。(S)-马来酸噻吗洛尔经游离、纯水转晶得到符合药典标准的(S)-噻吗洛尔半水合物,总收率14.05%且e.e.值为99.66%。最终成品经IR、1H-NMR、13C-NMR、MS、TGA、DSC表征,并优化各步反应条件。结果表明:以三乙胺为醚化反应缚酸剂75 ℃反应最佳;以乙醇为胺化反应溶剂46 ℃反应16 h最佳;S-噻吗洛尔的转晶拆分以水作溶剂,比传统不对称合成工艺安全稳定,操作简单,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5.
Bacillus cereus can cause emetic and diarrheal food poisoning. It is widespread in nature and therefore, considered a major foodborne pathogen. To develop a sensitive and reliable assay for detecting enterotoxin genes (nheA, entFM, hblD, cytK) and emetic toxin (ces), specific primers each targeting one individual gene were designed. Propidium monoazide (PMA) was coupled with the developed multiplex PCR (mPCR) for the detection of viable B. cereus. The inclusivity and exclusivity of the PMA-mPCR was confirmed using a panel of 44 strains including 17 emetic and 9 enterotoxic B. cereus reference strains and 18 non-target strains. The limit of detection (LOD) without PMA treatment in pure DNA was 2 pg/reaction tube. The LOD of mPCR assay in pure heat-killed dead bacteria was 4.0 × 102 CFU/mL. Also, the LOD on the viable bacteria with or without PMA treatment was similar (3.8 × 102 CFU/mL) showing that the PMA treatment did not significantly decrease sensitivity. Finally, the newly developed PMA-mPCR successfully detected 4.8 × 103 and 3.6 × 103 CFU/g of viable B. cereus F4810/72 (emetic) and B. cereus ATCC 12480 (enterotoxic) reference strains, respectively, in food samples. Hence, this study combines PMA and mPCR to detect viable B. cereus with a wide range of toxin detection (5 toxins). Thus, the novel PMA-mPCR assay developed in this study is a rapid and efficient diagnostic tool for the monitoring of viable B. cereus in food samples and potentially other samples via appropriate DNA extraction.  相似文献   
6.
Transportation demand of shipping container fluctuates due to the seasonality of international trade, thus, every 3–6 months, the liner company has to alter its current liner shipping service network, redeploy ships and design cargo routes with the objective of minimizing the total cost. To solve the problem, the paper presents a mixed integer linear program model. The proposed model incorporates several relevant constraints, such as weekly frequency, the transshipment of cargo between two or more service routes, and transport time. Extensive numerical experiments based on realistic date of Asia–Europe–Oceania shipping operation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odel can solve real-case problems efficiently by CPLEX.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model can reduce ship’s capacity consumption and raise ships’ capacity utilization.  相似文献   
7.
In this paper, an adaptive control approach is designed for compensating the faults in the actuators of chaotic systems and maintaining the acceptable system stability. We propose a state‐feedback model reference adaptive control scheme for unknown chaotic multi‐input systems. Only the dimensions of the chaotic systems are required to be known. Based on Lyapunov stability theory, new adaptive control laws are synthesized to accommodate actuator failures and system nonlinearities. An illustrative example is studie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design method. Copyright © 2014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8.
郭建  丁继政  朱晓冉 《软件学报》2020,31(5):1353-1373
"如何构造高可信的软件系统"已成为学术界和工业界的研究热点.操作系统内核作为软件系统的基础组件,它的安全可靠是构造高可信软件系统的重要环节.为了确保操作系统内核的安全可靠,将形式化方法引入到操作系统内核验证中,提出了一个自动化验证操作系统内核的框架.该验证框架包括:(1)分别对C语言程序和混合语言程序(C语言和汇编语言)进行验证;(2)在混合语言程序验证中,为汇编程序建立抽象模型,并将C语言程序和抽象模型粘合形成基于C语言验证工具可接收的验证模型;(3)从规范中提取性质,基于该自动验证工具,对性质完成自动验证;(4)该框架不限于特定的硬件架构.成功地运用该验证框架对两种不同硬件平台的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内核μC/OS-II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利用该框架在对两个不同的硬件平台上内核验证时,框架的可重复利用率很高,高达到88%,虽然其抽象模型需要根据不同的硬件平台进行重构.在对基于这两种平台的操作系统内核验证中,分别发现了10~12处缺陷.其中,在ARM平台上两处与硬件相关的问题被发现.实验表明,该方法对不同硬件平台的同一个操作系统分析验证具有一定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9.
目前网络上的服装图像数量增长迅猛,对于大量服装图像实现智能分类的需求日益增加。将基于区域的全卷积网络(Region-Based Fully Convolutional Networks,R-FCN)引入到服装图像识别中,针对服装图像分类中网络训练时间长、形变服装图像识别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新颖的改进框架HSR-FCN。新框架将R-FCN中的区域建议网络和HyperNet网络相融合,改变图片特征学习方式,使得HSR-FCN可以在更短的训练时间内达到更高的准确率。在模型中引入了空间转换网络,对输入服装图像和特征图进行了空间变换及对齐,加强了对多角度服装和形变服装的特征学习。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HSR-FCN模型有效地加强了对形变服装图像的学习,且在训练时间更短的情况下,比原来的网络模型R-FCN平均准确率提高了大约3个百分点,达到96.69%。  相似文献   
10.
针对平面并联机构无奇异位置工作空间求解困难、过程繁琐、计算量大等问题,提出了基于CAD求解平面并联机构工作空间的三维螺旋扫描方法。将[n]自由度平面并联机构分解成[n]条支链进行独立分析,得到每条支链下末端执行器的可达区域,再将所有支链可达区域取交集即为平面并联机构工作空间。应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平面并联机构模型,进行几何特征处理,通过自动求解器求解,将求解过程图形化,快速得到同轴布局5R机构和平面3-RPR并联机构的无奇异位置工作空间。通过同轴布局5R机构的运动学实验,验证了该求解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