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8篇
  免费   21篇
综合类   36篇
化学工业   23篇
机械仪表   1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301篇
无线电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8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Fiber-based hygroresponsive torsional actuators provide desirable merits, such as light weight and shapeability, for developing smart systems to harvest energy from moisture which is a ubiquitous natural resource. A key challenge in this development is to realize moisture-triggered actuation combining large actuation and rapid responses. Here, a multiscale design strategy is explored to create high-performance hygroresponsive torsional actuators consisting of chitosan and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MWCNTs). The superior actuation performance arises from the synergism of contributing factors at different scales, including 1) MWNCTs accelerate the water transport in primary twisted fibers (PTFs), fostering the rotation of PTFs upon moisture stimuli; 2) in situ-formed hierarchically-assembled twists realize cascade amplification of moisture-triggered actuation. Specifically, PTFs are self-twisted to generate secondary helical yarns, that are subsequently over-twisted to yield tertiary coiled yarn. The resultant yarn actuator can reach a maximum rotation speed of 11 400 rpm in 5 s, output gravitational potential energy of 2.4 J kg−1 and gravitational potential power of 0.053 W kg−1 during contraction. This work represents the first design of fiber-based actuators by virtue of moisture-triggered in situ formation of yarns. The established principles of multiscale design will enable high-performance fiber-based hygroresponsive actuators toward advanced intelligent textile and soft robotics.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羊毛精纺面料的表面光泽及其耐久性,采用聚四氟乙烯(PTFE)微孔薄膜与传统包布复合研制新型复合蒸呢包布,测试采用新型复合包布罐蒸后毛织物的各项性能。结果表明;PTFE微孔薄膜的结构对复合包布的透湿量影响较小;采用复合包布经一次罐蒸的毛织物,其表面平整性、尺寸稳定性、力学性能、表面光泽都优于采用传统包布一次罐蒸的毛织物;采用复合包布经两次罐蒸的毛织物的表面平整性、尺寸稳定性、力学性能、表面光泽基本达到传统包布经罐蒸→电压→罐蒸的织物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近年来高黏度PET及其工业丝技术取得的进展,主要关于PET固相聚合(SSP)在降低成本、能耗和提高单系列生产能力等方面的进展,PET工业丝技术及新产品开发和直接纺制帘线技术的现状及趋势,同时阐明提高国内PET工业丝工程开发水平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赵博  石陶然 《纺织器材》2002,29(3):15-18,20
通过生产实践中大量的工艺试验和专门测试,分析了新型钢领,钢丝圈和胶辊等纺纱器材对细纱毛羽的影响,探讨了减少纱线毛羽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马昀 《上海纺织科技》2020,48(1):44-45,49
设计与开发了云花皱织物。络筒工序以"高车速、小张力、降毛羽、提产量"为工艺原则;整浆联合工序以"高车速、贴伏毛羽、减磨兼顾增强"为工艺原则;银丝不上浆,按照色经排列要求放在相应的伸缩筘中,并控制好张力;银丝和黑色花式线应穿在规定的综框;织造工序以"高车速、大张力、早开口"为工艺原则。经过对织造准备工序和织造工序的优化使得织造效率达到90%以上,下机一等品率达到93%,入库一等品率达到99%。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MVS涡流喷气纱微观结构形态,探讨了涡流喷气纱捻度概念及其测试方法.对外包纤维含量测试方法进行了探索,提出了可能影响外包纤维含量的一些因素.  相似文献   
7.
采用有机硅树脂对精纺纯毛织物进行防毡缩整理,整理后的织物面积毡缩率、经向和纬向收缩率都达到“机可洗”标准,其他各项性能指标都较好。文中探讨了其防毡缩机理。  相似文献   
8.
周薇  李龙 《毛纺科技》2004,(4):60-61
利用圆轨迹起球测试仪对9种精纺毛涤织物的起球性能进行了测试,建立了织物起毛起球等级与毛球数预测模型,得到了织物各结构参数对起毛起球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9.
利用织物剪切刚度理论,在22种精纺毛型织物实验数据基础上,探讨精纺毛型织物经纬向剪切刚度与织物结构的关系,近似求得经纬向剪切刚度之间的关系方程.并将新采集的10种精纺毛型织物对方程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方程的平均误差率为8%,表明对于精纺毛型织物来说,在已知织物经向或纬向剪切刚度的条件,可以根据剪切刚度和织物经纬密的关系近似求得另一方向上的剪切刚度.  相似文献   
10.
举例说明了利用回归分析和人工神经网络建立纱线质量预测模型的方法。比较了回归分析与神经网络在建立预测模型方法上的优缺点。介绍了如何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理的方法建立质量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