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13篇
化学工业   56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58篇
矿业工程   4篇
轻工业   58篇
水利工程   10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冶金工业   2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心怡 《中国食品》2021,(8):90-91
近期,始创于清朝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的上海一家老药店——童涵春堂城隍庙店推出中药奶茶,吸引大量市民前往打卡,受到了不少年轻人的喜爱。近年来,中医药老字号搭乘“国潮风”,将时尚元素融入药食同源领域,寻求转型升级,逐渐得到众人的关注。这些靠卖茶饮“出圈”的中医药老字号能否守住热度一路飘红,或是铩羽而归,现在仍不明晰。能否将茶饮、消费群体、品牌进行三位一体的品牌化打造,或是决定此类茶饮能否长远发展的核心因素。  相似文献   
2.
沈福煦 《园林》2005,(2):8-9
留园位于苏州阊门外,此园始建于明嘉靖年间(1522~1566),迄今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留园最初为大官僚徐泰时的花园。清代乾隆末年,转为刘蓉峰所得,并加修葺,于嘉庆三年(1798)落成,当时更名为寒碧山庄,又名“花步小筑”,人们也叫它刘园。清光绪二年(1876年),官僚盛康(旭人)据此园,吸取诸园之长,重加扩建,“遂谐刘园之音,仍其音而易其义”,改名为留园。  相似文献   
3.
陈嵩不顾家人阻拦毅然离乡,到扬州、南京等地游学,又到了国子监当监生。但也许他自己也没有想到,深造画技之时却走上了仕宦之途。陈嵩(约1736-1799年),字中岳,号肖生,祖籍泰州,生于"大江流其石,碧海居其左"的江苏如皋东乡(今如东  相似文献   
4.
从1991年5月15日《戏说乾隆》上映,到今年3月26日《甄嬛传》在安徽卫视首轮上星,清宫大戏在中国荧屏上火了20余年。在红木家具界,清式宫廷大戏也如火如荼,这其中,航管红木一开年就拉开了龙腾大幕。无论是《康熙微服私访》没完没了的戏说,还是陈道明版《康熙王朝》义正辞严的激情;无论是《金枝欲孽》的女人何苦为难女人,还是《雍正王朝》的兄弟总是难为兄弟,"清式生活"已经成了国人对"古代"最熟悉的段落。除了剧中性格各异的俊男靓女们,清式宫廷家具也  相似文献   
5.
刘硕 《现代装饰》2014,(2):87-88
正观众来到博物馆不仅是来参观,更重要是体验文化。本文通过"乾隆潮"新媒体艺术展,美国博物馆的餐厅体验设计,上海玻璃博物馆综合体开发这些案例来探索体验经济下的博物馆商业化设计,并结合时代的特点,挖掘出一个以休闲体验式为主的博物馆综合体设计,展现一个非传统的、以体验经济为主的博物馆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5,(50)
清代乾隆年间的禁酒政策因人地矛盾激化、粮食紧缺、物资供应不足而颁布。这样一场持续范围广、规模大、禁令严的战役在推行的过程中却没有达到预期目的。通过梳理有关材料,发现清酒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这是深受传统观念作用的结果,同时也与酒在社会生活中所处重要地位,人们的嗜酒情绪密切不可分。  相似文献   
7.
周媛 《中华民居》2013,(10):74-75
正塘河古镇,在我印象中配得上"水墨"二字。第一次去塘河的时候,大约是七年以前,那个时候去塘河的人很少。到重庆江津的人更热衷去中山古镇走走,一来二往,倒是走热了那个中山古镇。当时鲜有人问津的古镇却在冷落中彰显出另一种不同的味道。去的时候,天很蓝,还算清澈的塘河把蓝天和古镇映在水面,显得很幽静。"西汉就有人类聚居,明代建场,兴盛于清",如此追溯,塘河古镇便算得上"历史悠久"。自明朝建王爷庙开始,陆续建房成为集镇,清  相似文献   
8.
肖静怡 《景德镇陶瓷》2014,(3):J0031-J0032
正青花斗彩是以釉下青花与釉上多种色彩相结合的瓷器装饰艺术。斗彩最早首创于明代宣德时期。而明代斗彩最为著名的则是成化斗彩。清代的斗彩以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代的为佳。在我国陶瓷发展史上,明清两代是彩瓷迅猛发展的时代,仅景德镇的彩瓷品种就达数十种之多,其中以青花斗彩、青花五彩最为著名。彩瓷的大量出现,符合陶瓷装饰工艺从简单到复杂的客观规律,在丰富瓷器品种,提高装饰效果,美化社会生活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京口三山作为重要的风景遗产之一,拥有较为丰富体系的图像与论述。明中晚期在镇江当地士人的自我审视与外来者的他者想象的交融互动中,形塑了京口三山这一地方性风景的多重意义场域。乾隆时期则更注重满清文化身份的建构,对南巡景观游赏与营造活动的分析可部分揭示乾隆重塑文化格局的权力运作方式。研究以京口三山中的焦山营造为焦点,借鉴艺术史分析方法,以图像本身的内证分析为基础,结合题跋、游记、志书等相关文本解读,通过对实景空间与图像空间互动关系的研究,探析焦山“图-景”转译过程中的权力表达与政治意图,指出乾隆采用了复杂的文化延续与修正机制:一方面通过延续已有文化模式,构建与当地汉族精英的文化共识,另一方面通过空间化手段对文化模式进行修正,以巩固自己作为文化引领者的权威地位。  相似文献   
10.
夜明珠是世界若干杰出古老文明中同时存在的一个自然、历史和文化之谜.基于王春云在对这一世界性科学难题的首次全面破解方面所取得的一系列研究进展,以及对现有关于慈禧太后陵墓及其被盗的历史记载资料的科学分析和重新解释,研究认为,随葬于慈禧太后嘴中的夜明珠是一块具有近似球形形态、称重约787.28克拉的金刚石原石,其1980年当时1,080万两白银的估价约相当于现在8.1亿元人民币现值.这一结果本身再一次确证关于矿物夜光与磷光无关而夜明珠非大颗粒金刚石原石莫属的学术观点是正确的.由于这一科学发现属于国际科学史上的首次,笔者依照国际科学命名惯例将这颗金刚石命名为"国英(中国之星)"["Guoying (Star of China)"].本研究并为一举破解"王含珠"("王含珠"或者"饭块珠")材质这一中国历史文化千古之谜作出了重要启示,指出,至少就清朝皇室丧葬制度所及的"王含珠"("口含珠"或者"饭块珠"),其材质应该全部是大颗粒金刚石.照此逻辑,慈禧太后随葬珠冠上三颗饭块珠也都是大颗粒金刚石,其中最大的一颗、在清代称重四两、约当现在737.5克拉的大块金刚石也被作者依照国际科学命名惯例特别命名为"华夏之星"["Star of Cathay"],其1908年当时1,000万两白银的估价约相当于现在7.5亿元人民币现值.这一科学发现让人们清楚地看到,慈禧太后的随葬珠冠实际上是世界上各个国家有史以来最为昂贵和最为豪华的王冠.通过历史学与考古学研究,作者找到一条铁证,足以证明"国英(中国之星)金刚石"实际上就是由印度莫卧儿王朝沙·贾汗国王命名、迄今已经丢失了将近350年之久的"莫卧儿大帝金刚石"(the Great Mugul)原石,而由法国旅行家Tavernier 于1665年描述的、具有280克拉和玫瑰琢型的优质净水金刚石(该金刚石在过去300多年历史中一直被全世界公认为就是被切割了的"莫卧儿大帝金刚石")实际上只是"莫卧儿大帝金刚石"的一个替换品.同样,依照国际科学命名惯例笔者将这颗金刚石命名为"痕都斯坦之星金刚石"["Star of Hindustan"].而此前世界各国金刚石学者在过去的三百多年时间里围绕"莫卧儿大帝金刚石"是否已经被切割成为"光明之山"(Koh-Nur,现由大英帝国王室收藏,镶嵌在伊利莎白女王的王冠上)、"光明之海"(或者"光明之川"、"光明之眼",Darya-i-Nur,曾由伊朗王室收藏,镶嵌在伊朗国王巴列维的王冠上)、"奥尔洛夫"(Orloff,曾由俄罗斯沙皇皇室收藏,镶嵌在凯瑟琳女王的权杖上)、"月亮之山"(Moon of the Mountains,曾由俄罗斯沙皇皇室收藏,但现在去向不明)的种种猜测和学术纷争至此便告尘埃落定.论文还对"莫卧儿大帝金刚石"如何成为"国英(中国之星)金刚石"的历史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最有可能是阿富汗国王Ahmed Shah Abdali先后八次远征印度莫卧儿王朝抢夺来该宝,然后于1760年或者1762年向清廷派遣使团时将该宝朝贡给了乾隆皇帝,而后该宝便流传到了慈禧太后嘴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