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0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10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8篇
化学工业   108篇
机械仪表   8篇
建筑科学   12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309篇
水利工程   2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武器工业   3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2篇
冶金工业   1篇
原子能技术   5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螺环硝胺,亚硝胺的合成,结构和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
涂学忠   《橡胶工业》1995,(2):121-121
有助于无亚硝胺促进剂体系设计的硫代磷酸盐美国《橡胶化学和工艺》1994年67卷1期197页报道:二了基二硫代磷酸锌(*0助)用作促进剂已经有许多年。它可以用来配合具有良好贮存稳定性的绝对不喷霜的EPDM胶料。二硫化四甲基秋兰姆(***D)目前被认为与...  相似文献   
3.
微小流量气体的质量流量控制是亚硝胺化学发光检测的重要组成部分,气体流量的控制精度对检测结果有重要影响。文中根据反馈控制的原理,采用微型电磁比例阀、流量传感器、数字控制电路和PID算法搭建了一套适用于微小流量场合的气体流量控制装置。设计了比例阀的驱动电路,传感器的信号调理电路,微控制器电路,针对被控对象的特性对控制算法进行了优化。测试结果显示,流量控制的精度优于±0.05ml/min(标准状况下),调节时间小于2s,基本无超调。且由于采用反馈控制,具有较好的抗干扰性能。该装置使用方便,成本低,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中国测试》2017,(1):37-41
建立毛细管气相色谱法用于测定水杯密封垫圈中5种N-亚硝胺的迁移量。采用DB-5(30 m×0.53 mm,1.00μm)毛细管柱;程序升温:38℃保持4 min,以15℃/min的速率升至250℃保持4 min;N2为载气,流量为4.0 m L/min;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检测器温度为250℃;进样口温度为280℃;进样量为1.0μL。以2-叔丁基对甲酚为内标,通过内标对比法计算样品中5种N-亚硝胺的迁移量。在该色谱条件下,N-亚硝基二甲胺、N-亚硝基二乙胺、N-亚硝基吗啉、N-亚硝基哌啶和N-亚硝基二丁胺之间均能完全分离。此5种N-亚硝胺化合物分别在0.01~0.50,0.10~0.75,0.02~0.75,0.02~0.75,0.01~0.50 mg/kg的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1 6~0.995 5);进样精密度(RSD)均小于5.0%(n=6);平均回收率为88.9%~96.7%(RSD5.0%,n=9)。定量限分别为0.01,0.10,0.02,0.02,0.01 mg/kg(信噪比为10∶1);检测限分别为2.0,20,2.0,2.0,2.0μg/kg(信噪比为3∶1)。采用本法测定3个厂家各2批水杯垫圈中N-亚硝胺的迁移量,均低于规定限度。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重复性好、成本低,可用于水杯垫圈中N-亚硝胺迁移量的检测。  相似文献   
5.
《肉类研究》2017,(7):50-56
利用固相微萃取(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SPME)结合气相色谱-氮磷检测器(gas chromatographynitrogen-phosphorus detector,GC-NPD)测定肉制品中9种挥发性N-亚硝胺。通过优化平衡时间、解析时间、萃取时间、萃取温度、Na Cl浓度和转速确定9种挥发性N-亚硝胺的最佳萃取条件。结果表明:以PDMS/DVB/CAR为萃取头,平衡时间10 min、萃取温度40℃、萃取时间30 min、搅拌速率400 r/min、Na Cl质量浓度0.36 g/mL、解吸时间3 min时能得到最佳萃取效果。采用SPME结合GC-NPD测定9种N-亚硝胺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4 9~0.999 7,检出限为0.01~10.00 ng/mL,定量限为0.03~33.00 ng/mL,回收率为50.19%~93.20%,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为2.29%~9.65%。该方法可以满足肉制品中N-二甲基亚硝胺(N-nitrosodimethylamine,NDMA)、N-二乙基亚硝胺(N-nitrosodiethylamine,NDEA)、N-二丙基亚硝胺(N-nitrosodipropylamine,NDPA)和N-二丁基亚硝胺(N-nitrosodibutylamine,NDBA)这4种物质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秦志伟  叶博  刘玲 《食品工业科技》2022,43(19):340-348
本文采用QuEChERS技术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HPLC-MS/MS)技术建立同时检测丙烯酰胺(AA)、亚硝胺(NAs)和杂环胺(HAAs)含量的方法,用于分析热加工肉制品中产生的胺类物质。结果表明:该方法检测出的三类成分20种胺类物质在相应浓度范围内显示出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1),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0.01~1.6 ng/g和0.03~4.8 ng/g,日内回收率介于66.3%~116.5%之间,日内精密度介于0.78%~9.0%之间。每个胺类物的5×LOQ加标水平计算的日间精度范围为3.4%~9.4%。该方法应用于煎烤的四种肉制品中AA、NAs和HAAs的分析,共检测出9种胺类物质,浓度范围为0.03~31.26 ng/g。  相似文献   
7.
火绒草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展锐  库尔班  苟萍  索菲娅 《食品科学》2010,31(3):153-159
测定火绒草水提物和醇提物中多酚及总黄酮含量,证实水提物和醇提物中含有以黄酮类为主要成分的多酚类物质。通过测定火绒草提取物的总还原力,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自由基(·OH)清除能力、脂质过氧化抑制作用、清除亚硝酸盐自由基和亚硝胺阻断率,表明火绒草水提物和醇提物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和清除·OH 和O2·的活性,且醇提物的作用比水提物更有效;对脂质过氧化的抑制率达到60% 以上。火绒草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清除亚硝酸钠和阻断亚硝胺合成的能力,水提物对亚硝酸盐最大清除率为77.7%,醇提物对亚硝胺合成的阻断率98.0%。  相似文献   
8.
目前研究已证实乳酸菌可降低食品中N-二甲基亚硝胺(NDMA)的含量,减小其对人体消化道的毒性作用。但乳酸菌抑制NDMA毒性作用的同时,NDMA对其生长影响鲜见相关报道。该研究选用具有潜在益生功能的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SB27,分析其胃肠液耐受性及黏附性能,并检测不同培养介质中NDMA对干酪乳杆菌SB27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干酪乳杆菌SB27可耐受胃肠液的消化,具有良好的黏附性能,且在MRS培养基、低氮源MRS培养基和磷酸盐缓冲液中,NDMA对菌株SB27生长均无显著影响。该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干酪乳杆菌SB27降解NDMA作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该研究选用具有益生功能的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SB27为研究对象,采用菌落计数法分析N-亚硝胺(N-二甲基亚硝胺(NDMA)、N-二乙基亚硝胺(NDEA)、N-亚硝基吡咯烷(NPYR)和N-亚硝基哌啶(NPIP)(0~80 μg/mL)在MRS液体培养基中对干酪乳杆菌SB27生长的影响,并以维生素C(VC)(50 μmol/L)为阳性对照,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分析干酪乳杆菌SB27(103~106 CFU/mL)降低N-亚硝胺对大鼠肠道黏膜细胞IEC-6毒性的损伤。结果表明,N-亚硝胺在MRS液体培养基中对干酪乳杆菌SB27的生长增殖无显著影响(P>0.05)。干酪乳杆菌SB27可降低NDMA、NDEA、NPYR及NPIP对大鼠肠道黏膜细胞IEC-6的毒性损伤。  相似文献   
10.
环境中广泛存在的N-亚硝胺对于人和动物具有潜在的高致癌风险。含亚硝酸盐的食品在加工过程中容易产生N-亚硝胺,对人体健康存在严重的威胁。准确分析食品中N-亚硝胺含量能有效评价食品安全风险,有利于保障消费者的安全。本文综述了食品中N-亚硝胺化合物的形成机制,并重点探讨常用检测方法,包括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气相色谱-热能分析仪法、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胶束电动毛细管色谱法、电化学法以及其他方法。探讨这些检测方法的优缺点,对各方法进行对比和总结,并展望未来检测方法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