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13篇
  免费   827篇
  国内免费   301篇
电工技术   848篇
综合类   659篇
化学工业   6630篇
金属工艺   529篇
机械仪表   675篇
建筑科学   1873篇
矿业工程   799篇
能源动力   426篇
轻工业   1323篇
水利工程   380篇
石油天然气   750篇
武器工业   54篇
无线电   904篇
一般工业技术   984篇
冶金工业   800篇
原子能技术   47篇
自动化技术   260篇
  2024年   111篇
  2023年   395篇
  2022年   479篇
  2021年   465篇
  2020年   353篇
  2019年   358篇
  2018年   158篇
  2017年   259篇
  2016年   277篇
  2015年   403篇
  2014年   880篇
  2013年   733篇
  2012年   773篇
  2011年   784篇
  2010年   763篇
  2009年   694篇
  2008年   894篇
  2007年   746篇
  2006年   736篇
  2005年   851篇
  2004年   821篇
  2003年   746篇
  2002年   598篇
  2001年   555篇
  2000年   577篇
  1999年   468篇
  1998年   421篇
  1997年   405篇
  1996年   352篇
  1995年   307篇
  1994年   305篇
  1993年   255篇
  1992年   272篇
  1991年   256篇
  1990年   230篇
  1989年   213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高分子材料导热性能影响因素研究进展,重点阐释了聚合物基体的结构特性(链结构、分子间相互作用、取向、结晶度等)、导热填料(种类、含量、形态、尺寸等)以及制备方法等对高分子材料导热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通过某厂掺烧褐煤的试验,优化了锅炉的运行方式,为机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提供了数据和理论基础。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比例的掺烧,对排烟温度、灰渣可燃物含量、锅炉热效率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掺烧褐煤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各系统的调整,但从生产管理、安全和技术控制、成本效益和设备利用率等各方面的综合效果远远超过采用单纯优质煤燃烧供应的方法,其综合效果较好,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3.
为推动硫酸及相关产业提档升级和技术进步,拟定于2021年4-5月召开第40届中国硫酸技术大会,届时将给大家带来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的全面展示。会议主题:推进绿色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产业链会议重点:1.政策市场研究:行业相关产业与环保政策分析研究,硫磷钛相关产品市场分析及统计数据。2.硫磷钛循环经济与硫资源综合利用:硫磷钛循环经济产业链,硫铁矿烧渣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4.
5.
汪梁 《粉煤灰》2015,(2):33-34,37
从外加剂、混凝土配合比、蒸汽养护工艺等方面研究了一种C80免压蒸管桩混凝土。它使用了早强型外加剂,混凝土水灰比控制在0.30以下;采用活性矿粉和早强剂取代部分水泥,在不增加管桩成本的前提下,提高了早期强度;常压蒸养条件下,混凝土1 d强度达到70 MPa,3 d强度达到80 MPa。  相似文献   
6.
7.
8.
热电厂煤泥掺烧机组利用吸收式热泵耦合带式干化技术,不仅可对污泥进行无害化处置,同时回收利用污泥干化及电厂焚烧余热废热,减少环境热污染,提高能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9.
最大塑性功原理在烧结体上限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训鹏  华林 《粉末冶金技术》2006,24(4):248-250,255
最大塑性功原理又称第二塑性变分原理,在致密体塑性变形分析叶l是运用能量法进行变形力能计算的基础。本文从分析Drucker公设的亢要条件出发,证明了烧结体塑性变形最大塑性功原理的存在,片在该原理的荩础卜,推导出塑性变形的上限功率表达式,并以平面挤压条件下的上限法应用作为实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0.
《数码摄影》2004,(6):27-2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