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21篇
化学工业   99篇
建筑科学   3篇
轻工业   25篇
石油天然气   18篇
一般工业技术   34篇
原子能技术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气相法聚乙烯高效催化剂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国内外气相法聚乙烯高效催化剂研究进展概况,以及各种新型高效催化剂制备技术和性能,并对开发我国新型高效推化剂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2.
改性淀粉与丙烯酸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及应用性能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研究经过热处理的改性淀粉与丙烯酸的接枝共聚反应。接枝共聚产物在 790cm-1、85 0cm-1(物理改性淀粉的特征吸收峰 )和 172 0cm-1(聚丙烯酸的特征吸收峰 )处的红外光谱验证了接枝共聚反应的发生。探讨了引发剂过硫酸铵浓度、丙烯酸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接枝率和接枝效率的影响。当 ρ(淀粉 ) =70 g/L、t =6 0℃、反应时间为 3h、c〔(NH4) 2 S2 O8〕 =3 0× 10 -3 mol/L、c(丙烯酸 ) =0 4 2mol/L时 ,合成胶粘剂的初粘力为 10 0 % ,吸水率为 15 0 14 % ,吸油率为 2 0 6 % ,其压制的纸板冲击强度为 3 2 5kN/m ,拉伸强度为 3 75MPa ,与纯淀粉粘接剂相比较 ,所压制纸板的应用性能得到较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热塑性弹性体是介于橡胶和塑料之间的一种新型材料,它在粘合剂、制鞋工业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而以苯乙烯(S)和丁二烯(B)单体为原料、有机双锂为引发剂,在环己烷中进行活性阳离子聚合所形成的三嵌段共聚物SBS,是热塑性弹性体的重要品种之一。在合成SBS过程中,当原料配比及反应条件一定时,需要了解反应体系中各种单体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以确定共聚物的组成  相似文献   
4.
氨基长链烷烃共改性聚硅氧烷的合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以α-蒎烯、甲基二氯硅烷、氯铂酸、甲醇、八甲基环四硅氧烷、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等为原料,通过硅氢加成反应、醇解反应和碱催化共聚反应合成了氨基蒎基改性聚硅氧烷。甲基二氯硅烷与α-蒎烯进行硅氢加成反应较佳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80℃,甲基二氯硅烷与α-蒎烯的量之比1.1∶1,反应时间6h;采用石油醚为溶剂去除醇解反应产生的HCl。  相似文献   
5.
李丽  曹冲  单晓波 《材料科学与工艺》2006,14(5):470-473,477
以天然薯粉为基本原料,采用直接聚合法和反相悬乳法两种不同方式,研究了淀粉接枝丙烯酸制备高叹水材料的工艺条件及产品性能,探讨了接枝剂用量、丙烯酸中和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对产品吸水性能的影响,评价了下同方法制备所得吸水材料对淡、盐、肥水的吸水速率、吸水量、保水率和重复使用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直接聚合法在简化工艺、降低成本等方面有明显优势,可制得吸水量约410g/g,吸盐水量约40g/g,吧乏吧水量约49g/g,且可多次重复使用的产品,具有广泛的工农业和市场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通过淀粉丙烯腈接枝共聚物(SPAN)在二甲亚砜(DMSO)溶剂中溶解度变化情况推断,Mn^3+引发下,淀粉与丙烯腈接枝共聚反应生成的SPAN分子中存在有交联键,且这种交联键是由接枝共聚反应过程中共聚物自由基偶合反应形成的。  相似文献   
7.
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制备了部分中和的丙烯酸(AA)与丙烯酰胺(AM)共聚的球状高吸水树脂。研究了不同单体组成对微球的共聚组成、吸液性能和颗粒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碱性水介质中,AM是竟聚率较小的单体,间歇共聚合的共聚物微球的组成是不均一的。微球的吸水能力随AM含量的增大而降低,当AM在共聚单体中质量分数为30%时,树脂对盐水的吸收能力具有协同效应,表明非离子型单体的耐盐性较好。显微镜观察表明,部分中和的聚丙烯酸微球为规整的球形,而共聚物微球则为不规整的球形。  相似文献   
8.
在水介质中.在氮气保护下以硝酸铈铵(CAN)为引发剂,将丙烯酸丁酯(BA)接枝到聚乙烯醇(PVA)上,制得水膨胀弹性体PVA—g—PBA。通过红外光谱证实了接枝物的形成。讨论了PVA浓度、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和反应温度对接枝物接枝率(G%)的影响。结果表明随PVC浓度增大,接技率降低.[PVA2.5×10-4mol/L.[BA]0.702mol/l、[CAN]0.01mol/L45℃接枝率较高.接枝率越高其吸水膨胀率越低,8h达吸水平衡,最大吸水率为165.1%。  相似文献   
9.
聚氨酯预聚物改性酚醛泡沫塑料脆性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采用聚氨酯预聚物对酚醛泡沫塑料进行改性,研究了预聚物粘度、用量对泡沫粉化程度和回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预聚物的粘度越低,对酚醛泡沫的粉化性的改善效果越好;当预聚物的质量分数为3%时,改性泡沫的粉化程度仅为未改性的40%,且使泡沫具有一定的弹性,回弹率大于60%;聚氨酯预聚物对酚醛泡沫塑料的改性机理不是简单的物理共混,同时伴有共聚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0.
通过均相自由基聚合制备了一种新型的疏水化水溶性苯乙烯-聚苯乙烯磺酸钠共聚物(St-co-NaSS)。考察了原料中苯乙烯磺酸钠的摩尔分数、聚合反应温度、时间、引发剂用量对合成的St-co-NaSS共聚物的分散稳定性能的影响,获得优选的合成工艺参数为:苯乙烯磺酸钠单体的摩尔分数为0.30,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BPO)的用量为8.528g·(molNaSS)-1,80℃下反应4h。对St-co-NaSS共聚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苯乙烯磺酸钠的摩尔分数在0.30以下时,聚合物中苯乙烯、苯乙烯磺酸钠的摩尔比接近原料中单体的摩尔数之比,表明两种主要原料形成均聚物的速度相似。相对于聚苯乙烯磺酸钠,St-co-NaSS共聚物由于其疏水作用,对TiO2悬浮体系具有更为优良的分散稳定性;但对于都具有疏水作用的St-co-NaSS共聚物来说,其对悬浮体系的分散稳定性能依然主要取决于共聚物中苯乙烯磺酸钠单体的含量,即St-co-NaSS共聚物对悬浮液的分散过程中,静电斥力依然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