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8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6篇
综合类   14篇
化学工业   138篇
建筑科学   2篇
矿业工程   6篇
轻工业   38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6篇
冶金工业   15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硫酸铝钾和尿素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了具有分等级多孔勃姆石微球;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粉末衍射仪和N2吸脱附仪对所制备的样品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分等级多孔勃姆石微球对刚果红的吸附性能,考察了刚果红浓度、吸附温度及重复使用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并对吸附过程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及相关吸附理论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勃姆石为分等级多孔微球,表面由纳米片构成,微球直径约为3~4μm;其比表面积为82.5m2/g。勃姆石对刚果红的平衡吸附量随刚果红的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平衡吸附量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对刚果红的最大吸附量达173.9mg/g。勃姆石对刚果红的吸附符合Langmuir单分子层吸附模型,吸附过程更符合二级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2.
采用氯化锌浸渍法制备柚子皮活性炭,研究了该活性炭对染料废水中刚果红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在pH=11时,吸附效果最好;投加量越大,单位质量活性炭对刚果红的吸附量越小;吸附量随溶液初始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刚果红的吸附在90 min内基本可以达到平衡,柚子皮活性炭对刚果红的吸附是物理性质的、自发的;等温吸附可采用Langmuir等温模型拟合且相关性显著;动力学吸附过程很好地遵循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刚果红在柚子皮活性炭孔隙中的扩散不是唯一的速率控制步骤,可能有多个步骤共同控制该吸附过程。  相似文献   
3.
为开发pH响应变色智能纺织品,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为硬段、聚乙二醇1000为软段、1,4-丁二醇为扩链剂、刚果红为发色体,制备了具有pH响应变色功能的水性聚氨酯高分子染料,并将其用于棉织物涂层。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光谱等表征该高分子染料的结构及颜色特征,并详细探讨了该高分子染料及其涂层织物的pH响应变色性能。结果表明,刚果红高分子化后的最大吸收波长存在12 nm的红移。随着pH值降低,由于刚果红中氨基质子化并转变为醌式结构,高分子染料溶液的最大吸收波长由510 nm迁移至605 nm,吸收峰峰形变宽,颜色由红色变成蓝紫色。另外,该高分子染料涂层棉织物在pH值小于3的环境中逐渐变成蓝色,呈现出显著的pH响应变色行为、较高的变色灵敏度、良好的可逆性及pH响应长期稳定性,且能够循环使用于染色废水检测。  相似文献   
4.
乙二胺改性锯末对刚果红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锯末使用乙二胺改性作为吸附剂,研究其对阴离子染料刚果红的吸附行为.考察pH值,盐度,温度,初始浓度以及时间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乙二胺改性的锯末对刚果红的吸附量增大,未改性和改性锯末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6.99和14.77 mg.g-1.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采用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粒子扩散模型对刚果红的吸附动力学及机理进行研究,锯末对刚果红的吸附分为膜扩散和颗粒内扩散两个阶段.吸附饱和的锯末用NaOH解吸再生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刚果红法测定麦汁和啤酒中的β—葡聚糖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研究了以刚果红分光光度法测定麦汁及啤酒中的β-葡聚糖,探讨了在实验条件,在pH8.0的条件下,刚果红和水溶性的β-葡聚糖(分子量10^3~10^4)形成有色物质,摩尔吸光系数为9.64×(10^3~10^4)L.mol^-1.cm^-1当参加反应的2.0mlβ-葡聚糖溶液中β-葡聚糖的含量为0~100μg时,反应液吸光度的变化符合比耳定律,变异系数1.1%~5.1%标样的回收率在90.2%~98.  相似文献   
6.
初步探讨了以Yb2O3/TiO2鼓泡空化降解有机染料,研究了鼓泡时间、染料初始浓度、催化剂含量、气体流速对刚果红降解率的影响,对比了不同染料的降解率及可能的降解过程。  相似文献   
7.
在聚乙二醇(PEG)存在的条件下,通过一步水热法合成了晶相单一的六方片状镁铝水滑石层状双氢氧化物(LDH)。采用XRD、SEM、TEM、FT-IR、N2吸附、UV-Vis紫外-分光光度计和zeta电位仪等对产物进行了表征。考察了PEG活性剂对水滑石形貌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活性剂改性后制备的六边形水滑石纳米片形貌规整均一,宽约几微米,厚度约为100~200 nm,纳米片间易形成交叉支撑结构,分散性好,比表面积为203.5 m2/g。在室温,焙烧后的Mg AlLDO对浓度为100 mg/L的刚果红30 min内去除率可达97%,饱和吸附量为243.5 mg/g。  相似文献   
8.
根据硫酸卡那霉素与刚果红作用褪色的特性,建立一种利用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硫酸卡那霉素含量的新方法。结果表明,在pH 5.8的HAc-NaAc缓冲溶液中,卡那霉素与刚果红络合后在480 nm处吸光度下降值与卡那霉素浓度(0.80~4.80 mg/L)线性关系良好,r~2=0.991 3。进一步的方法考察结果表明,该方法容易操作、结果可靠,可满足硫酸卡那霉素注射液的常规含量检测需要。  相似文献   
9.
采用铝炭微电解法处理刚果红废水。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铝炭微电解降解刚果红的脱色过程符合表观二级动力学方程。刚果红脱色反应速率随着溶液初始p H、铝粉投加量、温度、摇床转速的增大而提高,随着铝炭质量比的降低先提高后降低。在温度为15~35℃范围内刚果红脱色反应活化能为17.75 k J/mol。采用铝炭微电解法处理某纺织印染公司实际印染废水,实验表明,在p H为11~12范围内,废水COD去除率不低于50%,反应后出水基本无颜色。  相似文献   
10.
产β-葡聚糖酶高产菌株的驯化及筛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根据刚果红与β-1,3、β-1,4-葡聚糖紧密结合而保持红色的特征,筛选β-葡聚糖酶高产菌株.本实验室保存的黑曲霉QYW-01经紫外诱变和产酶驯化,获得一株高产β-葡聚糖酶的黑曲霉QYW-01A06,在摇瓶条件下发酵液酶活力达2642U/mL,是出发菌株的2.4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