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3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9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7篇
冶金工业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室内试验角度出发,对矽卡岩的膨胀性开展了研究,进行了自由膨胀率试验、重塑样膨胀率试验、膨胀力试验,分析了膨胀率、膨胀力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及膨胀性影响因素。绘制了含水率膨胀率关系曲线。为工程中在矽卡岩体中进行的巷道支护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2.
东营凹陷陈官庄地区沙四段下亚段储层沉积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营凹陷陈官庄地区沙四段下亚段是重要的含油气层段。以前一直认为该层段主要发育冲积扇沉积,近年来逐渐发现该看法与勘探开发现状不相符合。针对储层变化大、油气产量高低差别大和油水关系复杂等生产实际问题,通过详细的岩心观察,以及沉积物的颜色和沉积物结构特征等研究,认为该层段红色泥岩中呈夹层状出现的灰色砂岩属于滩坝成因。滩坝的形成是早期沉积的冲积扇扇端亚相沉积物在沿岸流和波浪的持续性作用或颠选改造下,沿着湖泊边缘沿岸流的方向发生二次搬运和沉积的结果。认识的改变有助于勘探思路的调整,下一步应该沿岸流方向向西寻找新的勘探阵地。  相似文献   
3.
官庄地区平面上主要发育北东向、近东西向和北西向断裂,剖面上主要发育断阶、地堑和地垒等断层组合。断裂演化受扭张作用的控制,根据断裂特征,将断裂带的演化分为前第三系沉积期、孔店—沙四段沉积期和沙三段沉积期3个阶段。断裂是研究区的主要构造现象,不同断裂组合形成了不同的构造样式,构造样式决定了不同的圈闭类型,而断裂起到了沟通油源、控制油气运聚及富集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针对小官庄铁矿北区充填试验矿块的开采技术条件,选择上向进路胶结充填法作为其采矿方法。将前期实验室优选的胶结充填方案在试验矿块首采分层-444m水平进行进路充填工业试验,取得预期的充填效果,并针对进路充填过程中出现的接顶排水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完善充填方案,指导现场的采矿生产。  相似文献   
5.
根据对小官庄矿床的勘探研究,该矿床产出受地层、构造和岩浆及多期次含矿热液叠加作用控制.在分析研究矿化特征、富集规律和矿床多成因的基础上,找出成矿规律并提出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6.
笔者介绍了贵州芙蓉江官庄水电站2×320 kN台车式启闭机的整体布置及各部件的技术设计情况,对台车式启闭机起升机构的布置进行了详细的比较,详述了起升机构双折线绳槽卷筒和运行机构三合一减速器的运用,另外对台车式启闭机各项安全保护装置也进行了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7.
平邑县德埠庄石膏矿赋存于古近系官庄群卞桥组二段,含矿岩系以碳酸盐岩-石膏岩-碎屑岩组合为特征,属湖相沉积矿床,含矿带属咸化深湖相.矿床由三层矿体组成,矿层厚度平均28.13 m,最厚47.57 m;矿体延长1 320 m,延深438 m;矿石品位72%~75%,最高84%.矿石类型主要为石膏型.盆地边缘矿石质量较差,中心部位矿石质量好.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盆地周围古陆区寒武系和奥陶系中的石膏,矿床形成于干燥和湿润交替变化的气候条件下,气候潮湿时,水量丰富,带来大量成矿物质;气候干燥时,湖水蒸发浓缩,石膏沉淀.  相似文献   
8.
官庄     
洪晃 《中华手工》2010,(5):94-94
<正>段老大没有去追究是谁砸了坯,日子依然在拉坯工的手中卑微地流过,什么都不会改变。江西卫视的记者来拍景德镇的专题片。到的时候是下午,他们让我带路去景德镇古窑。其实,古窑除了一座用于参观的镇窑,其余都是人为的景色。如果我是编导,我宁可把重点放在官庄这样仍然保持原汁原味的手工窑场聚集的地方。  相似文献   
9.
文章使用了原型观测资料的USS-2DP上坝渗流分析计算程序,复核分析了官庄水库主坝的渗流情况并依据该结果提出了主坝除险加固的方案。  相似文献   
10.
位于歧口凹陷南缘埕海高斜坡的刘官庄油田,低饱和度油藏分布规律认识不清,具有原油密度高、黏度大及含油饱和度低的特点,热采和化学降黏效果不理想,难以开发动用.通过详细分析低饱和度油藏的形成机制,明确油气远源运移、储层非均质性强、构造幅度宽缓是刘官庄油田馆陶组三段低饱和度油藏形成的主要因素;并结合刘官庄油田低饱和度油藏富集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