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889篇
  免费   1279篇
  国内免费   1091篇
电工技术   2928篇
综合类   1734篇
化学工业   1970篇
金属工艺   2371篇
机械仪表   6106篇
建筑科学   1628篇
矿业工程   868篇
能源动力   710篇
轻工业   1128篇
水利工程   848篇
石油天然气   659篇
武器工业   296篇
无线电   1791篇
一般工业技术   2096篇
冶金工业   852篇
原子能技术   162篇
自动化技术   1112篇
  2024年   216篇
  2023年   721篇
  2022年   754篇
  2021年   894篇
  2020年   755篇
  2019年   754篇
  2018年   432篇
  2017年   634篇
  2016年   740篇
  2015年   792篇
  2014年   1627篇
  2013年   1264篇
  2012年   1475篇
  2011年   1436篇
  2010年   1270篇
  2009年   1430篇
  2008年   1577篇
  2007年   1300篇
  2006年   1141篇
  2005年   1093篇
  2004年   978篇
  2003年   821篇
  2002年   746篇
  2001年   665篇
  2000年   538篇
  1999年   428篇
  1998年   408篇
  1997年   339篇
  1996年   312篇
  1995年   291篇
  1994年   274篇
  1993年   241篇
  1992年   228篇
  1991年   214篇
  1990年   210篇
  1989年   166篇
  1988年   36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2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研究织物组织结构与复合纱线线密度对织物凉爽性能的影响,将线密度为7.4和9.8 tex涤纶分别与线密度为7.8 tex锦纶反向加捻、并线后作为纬纱,以8.3 tex涤纶/竹浆纤维50/50混纺纱作经纱,设计平纹、二上一下斜纹和透孔组织织物.测试织物的瞬间接触凉感、热湿舒适性能及织物干、湿态升温曲线,并采用凉爽温度指数对织物的综合凉爽性能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6种设计织物的瞬间接触凉感均高于标准,且平纹织物最好,纬纱粗细对瞬间接触凉感影响不显著;透孔织物透气性最好,且在人体出汗的状态下具有较好的导湿散热性能.平纹织物凉爽温度指数最高,最大凉爽温度为2.8℃,综合凉爽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2.
3.
4.
5.
6.
7.
张立祥  闫宣宣 《煤矿机械》2020,41(1):117-119
针对当前KJS-Y系列降尘器效率低的问题,通过调整叶轮轴向间隙与径向间隙参数,分别对不同安装参数的降尘器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数值模拟分析特定截面压力分布情况,确定了叶轮最佳安装参数,大大提高了降尘器的工作效率,同时降低了设计成本。  相似文献   
8.
针对电动卧卷夹钳吊运热卷、薄卷、塔形卷等易损卷时经常夹伤或拉伤钢卷侧边造成质量事故现象,通过编写PLC程序、创新设计和使用机械零件和电气元件,实现了电动卧卷夹钳夹紧钢卷后自动反转调整出30mm的间隙,夹钳臂与钢卷侧边之间形成微量空间,月均钢卷夹伤降低了10%,钢卷完好率达到99%以上。  相似文献   
9.
《石油机械》2015,(11):82-87
自升式钻井平台广泛采用蜗轮蜗杆驱动的齿形楔块锁紧系统,国内外对钻井平台齿轮齿条升降系统稳定性研究较多,但对其锁紧后齿条的应力应变研究相对较少。为满足钻井平台齿形楔块式锁紧系统锁紧方案要求,设计出一种异形蜗轮蜗杆锁紧单元。在锁紧状态下对锁紧系统进行力学分析,得出平台转移载荷,并运用ANSYS对齿面接触做有限元分析,结果与变形协调方程所求应变趋势基本一致,与实际情况相符,同时证明锁紧齿条块变形量呈指数增长。利用Pro/E对锁紧系统建模,导入ADAMS对锁紧系统进行运动分析,结果表明其传动平稳,同步性好,冲击载荷小。研究结果可为齿形楔块式锁紧系统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轮轨高频动力分析模型目前多沿用了传统的赫兹接触模型,其在高速轮轨系统上的适用性尚未得到验证。针对赫兹接触工况,建立基于多体动力学的车轮-轨道耦合动力学和车辆动力学模型,其中轮轨法向接触由赫兹弹簧表征,作为对比也建立基于显式有限元的三维高速轮轨瞬态滚动接触有限元模型,采用可考虑三维接触几何的"面-面"接触算法精确求解轮轨接触。对比150~500km/h速度范围内典型钢轨短波波磨(波长20~140mm、波深0.01~0.20mm)激励下的高频轮轨力结果,发现三种模型预测的幅值存在显著差异,但未发生轮轨脱离时(波磨尚浅),三种模型预测的幅值均与波深线性正相关。具体而言,相较于瞬态滚动接触模型,车轮-轨道耦合动力学和车辆动力学模型预测的垂向轮轨力更大,其特征幅值的最大差值分别为静轮重的39.2%和88.4%,三种模型预测波长30mm波磨的临界波深(恰好发生轮轨脱离)相应地高于0.2mm、0.14mm和0.05mm。开展高速、高频轮轨动力分析时,传统的赫兹接触弹簧会带来不可忽略的计算误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