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3篇
金属工艺   3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49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28篇
无线电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17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4,(6)
目的:探讨抚触法对早产婴儿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早产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52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抚触。两组均于第6、12、24个月进行智能测评。结果:6个月发育商(DQ)值对比,观察组在语言、社交行为和精细动作方面的DQ值好于对照组(P<0.05)。12个月DQ值对比,观察组在语言、社交行为、适应能力和精细动作方面好于对照组(P<0.05)。24个月DQ值对比,观察组在语言、大运动、社交行为、适应能力、精细动作五方面均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早产儿实行早期抚触可能促进智能发育。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6,(4)
目的:通过对早产儿出院后进行随访,观察不同喂养方式对其追赶性生长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从NICU出院的早产儿99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一年的出院跟踪随访,依照不同喂养方式将99例早产儿分为三组,分别为早产儿专用配方喂养的甲组、母乳喂养的乙组、足月儿配方喂养的丙组,每组各33例,比较三组早产儿随访后追赶性生长的情况。结果:随访3个月时甲组早产儿在身长及体重上大于乙组和丙组,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一年时甲组早产儿身长、体重明显大于其它两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早产儿在出院后进行早产儿专用配方喂养,相对于足月儿配方喂养和母乳喂养来说,能够明显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有助于早产儿在出院后的追赶性生长。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6,(34):47-50
目的:探究强化母乳喂养对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出院后追赶性生长的随访观察。方法:在本院收治的低出生体重早产儿中随机抽取出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纯母乳喂养,治疗组则给予母乳+母乳强化剂喂养,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矫正胎龄后1岁时的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神经行为差别、生长参数等指标。结果:1岁时,治疗组患儿的头围、身高、体重、PDI和MDI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出院后采用强化母乳喂养有助于促进患儿的追赶性生长,促进患儿的运动、智力发育,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6,(9):1401-1404
目的:观察茵栀黄颗粒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对早产儿肠道菌群及胆红素水平的影响,并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8例早产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100例,对照组98例。对照组采用口服茵栀黄颗粒常规治疗,每次6 g,每日3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治疗,每次1片,每日2次。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肠道菌群及胆红素水平。结果:治疗组经治疗28 d后,患儿体质量增长速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胆红素浓度比较,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未发现益生菌相关败血症的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茵栀黄颗粒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能明显改善早产儿胃肠道功能,对早产儿喂养及生长发育有较好作用,减少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抑制血清胆红素水平,对预防高胆红素血症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2)
目的:对于运用经鼻间歇的正压通气并辅助呼吸治疗早产儿的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的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将我院从2011年的12月份到2013年的1月份收治的60名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他们分成对照组(NCPAP组)和治疗组(NIPPV组),每组各30名患儿,对照组运用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方式治疗,治疗组运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方法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成功率分别是90.5%和50.0%,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住院时间和上机时间上的差异不明显。结论: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减少了患儿气管的机械通气和再插管,提高了患儿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代谢性骨病高危新生儿临床骨代谢相关营养素补充及监测现状。方法:回顾性收集2014—2016年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重症新生儿监护室(NICU)收治的出生体重小于1 500g或者胎龄小于32w,并且肠外营养支持(parenteral nutrition,PN)使用大于4w的患儿共76例。记录患儿住院期间肠内外营养使用时间,总热卡,钙、磷、维生素D补给量,每周血清碱性磷酸酶、血清钙、磷检测频次等。结果:对于代谢性骨病高危新生儿的肠内外钙元素、磷元素的补给总量仅部分达到美国肠内肠外营养指南建议量,每日补钙量平均为19. 84mg/(kg·d)[7. 36~50. 31mg/(kg·d)],其中PN钙补充占钙补给总量的10%~25%;每日补磷量平均为14. 38mg/(kg·d)[4. 99~37. 22mg/(kg·d)]。生后2w均开始每日摄入维生素D 900IU。住院期间各种骨代谢监测指标的每周检测频率从第1~5w均呈下降趋势:血清碱性磷酸酶分别为94%、73%、57%、52%、26%;血清钙为18. 4%、21. 2%、19. 7%、21. 0%、13. 1%;血清磷为21. 0%、21. 0%、14. 4%、10. 5%、10. 5%。血清25-(OH)维生素D3、骨密度均未测定。结论:目前临床上对代谢性骨病高危新生儿钙和磷的补给量(包括肠内和肠外)未能达到国际指南建议量,临床监测不足。建议对代谢性骨病高危新生儿及时有效的补充骨代谢相关营养素,并定期进行血清碱性磷酸酶、血清磷、血清钙、血清25-(OH)维生素D3和骨密度检测,以预防代谢性骨病,促进其正常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产儿腋静脉穿刺置人留置针的保留时间及不良反应。方法从2008年2月至2009年8月,68例留置针在早产儿输液对象中的33例采用腋静脉输液,35例采用外周静脉输液,对2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导管脱出、保留时间进行分析。结果腋静脉穿刺置管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外周静脉,也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腋静脉置管大大减少了患儿的痛苦和护士的工作量,是一种既安全又经济的给药途径,可以在新生儿病房和NICU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早产儿维生素D营养状况,探索活性维生素D补充对早产儿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20年7月—2021年12月出生的80例28~37 w早产儿和80例同期出生的足月儿为研究对象,留取脐带血检测血清骨钙素(OC)、25-羟维生素D3[25(OH)D3]、碱性磷酸酶(ALP)、钙和磷水平,80例早产儿予以维生素D补充,于出生28 d后复查血清25(OH)D3、OC、ALP、钙和磷水平。分析早产儿维生素D营养状况,比较28 d后早产儿血清维生素D水平变化和骨代谢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早产儿胎龄更短,剖宫产比例更高,且婴儿体重、身高、头围更小。早产儿血清25(OH)D3平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早产儿维生素D缺乏率也显著高于正常新生儿(32/80 vs 12/80,P<0.05)。活性维生素D补充可显著提高早产儿血清25(OH)D3、OC及ALP。结论:早产儿体格发育不良,维生素D缺乏率较高,活性维生素D补充可改善骨代谢指标,进而促进早产儿骨骼...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21):59-60
目的:研究与观察BiCPAP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血气分析及氧合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10月本院收治的70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BiCPAP治疗组)35例和观察组(BiCPAP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组)35例。比较两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不良情况发生率、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及氧合状态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气分析指标与氧合状态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气分析指标与氧合状态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情况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CPAP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较好,且对血气分析及氧合状态的改善作用较好,因此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0.
弱视在早产儿中比较常见,通常是因为孩子的视网膜发育不健全而造成,经过矫正后视力达不到0.8。患有弱视的孩子通常不能在某些背景上识别字或图形;无法辨认诸如"上"、"下","6"、"9","b"、"d"等反转或倒转的图形或字;对类似的字不能正确区别笔划的长短、多少,如"天"与"夫","甲"与"田","大"与"太"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