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27篇
金属工艺   4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5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冶金工业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织物后处理布面pH值的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在后整理加工过程中纯棉及混纺色织布和白布布面pH值的控制,通过各工序工艺改进和助剂的对比实验,实现了布面pH值的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2.
磷酸二氢钠催化合成环己酮乙二醇缩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以磷酸二氢钠为催化剂,环己酮和乙二醇为原料合成了环己酮乙二醇缩酮,并考察了各种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确定了较优的反应条件为环己酮0.1mol,环己酮:乙二醇=1:1.5(mol/mol),催化剂用量为1.40g,带水剂环己烷10mL,反应回流时间180min,其产品收率达90.6%.该方法的优点是环己酮的转化率高,催化剂重复使用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3.
采用等离子电解氧化(PEO)技术对黄铜进行表面处理,研究其在铝酸盐电解液中分别加入NaH2PO4 (S1)和Na2SiO3(S2)添加剂对涂层形成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在S1电解液中进行PEO处理的初始阶段,黄铜表面形成AlPO4和Al2O3的混合涂层,导致快速产生等离子体火花放电现象并形成由Al2O3、CuO、Cu2O和ZnO组成的黑色涂层。然而,在S2电解液中,等离子体火花放电行为延迟产生。由于产生较多的Cu2O,S2涂层显示为深红棕色。Mott-Schottky测试表明,S1涂层为p型半导体;S2涂层具有n型和p型半导体可调性。动电位极化和电化学阻抗谱(EIS)测试表明,PEO处理能显著提高黄铜的耐腐蚀性,腐蚀防护效率可达91.50%,S1涂层电荷转移电阻最大可达59.95 kΩ·cm2。  相似文献   
4.
一种利用硝酸细菌生化反应对工业循环冷却水中硝酸细菌进行测定的方法,用适量的亚硝酸钠、碳酸钠、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钾、硫酸镁与蒸馏水配置成液体培养基;取冰醋酸50mL与900mL水混合,加入对氨基苯磺酸5.0g摇匀,加入盐酸萘乙二胺0.05g溶解,用水稀释到1000mL制成比色试剂液;  相似文献   
5.
中国磷酸钠盐的生产一般是以工业磷酸和碳酸钠或氢氧化钠为原料,生产成本较高。开发了一种以湿法磷酸、氯化钠为原料,采用连续萃取法制取工业级磷酸二氢钠的方法,并进行了连续化的模式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溶配液中磷酸与氯化钠物质的量比为1.1,溶配液(五氧化二磷质量分数为14.45%)与萃取剂的体积比为1:7,萃取温度为40~50℃,磷酸二氢钠料液的pH为4.2~4.5,盐洗液的pH为5.0~6.5,氯化铵液的pH为8.0~9.0的工艺条件下,试验得到的磷酸二氢钠产品质量可达到工业级磷酸二氢钠(HG/T2767—1996)指标要求。阐述了试验的基本原理、连续萃取法的工艺条件、产品质量和消耗,提出了直接采用湿法磷酸、氯化钠为原料生产工业磷酸钠盐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7.
采用间歇冷却结晶法研究了工业上生产磷酸二氢钠的原料湿法磷酸中典型阴离子杂质SO42-、F-、Cl- 等对磷酸二氢钠结晶过程的影响,并以诱导期表征晶核形成,以结晶速率表征晶体生长,以粒度分布、长径比衡量晶体形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SO42-含量的增加,磷酸二氢钠诱导期和晶体平均粒径逐渐降低,而结晶速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随着F-含量的增加,诱导期、结晶速率、平均粒径均逐渐增大;随着Cl-含量的增加,诱导期减小,而结晶速率变大,平均粒径先增大后减小。此研究成果可用于指导湿法磷酸制备磷酸二氢钠的工业生产。  相似文献   
8.
通过在溶胶-凝胶过程中添加适量成核促进剂NaH_2PO_4进行凝胶控制,经一步水热晶化法合成出具有中空结构小晶粒ZSM-5分子筛,并通过XRD、FTIR、SEM、TEM、激光粒度分析和N_2吸附-脱附等手段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表征结果显示,成核促进剂的添加使得合成的ZSM-5分子筛形貌更加规则,晶粒大小更为均一,晶粒出现中空结构。在2-甲基萘烷基化合成2,6-二甲基萘的过程中,制得的中空ZSM-5分子筛表现出较好的稳定性、活性和选择性。在反应温度400℃、2-甲基萘重时空速0.5 h~(-1)的条件下,2-甲基萘初始转化率大于28%;反应12h后仍保持在25%以上,2,6-二甲基萘收率最高可达10.5%。  相似文献   
9.
萃取净化磷酸制备磷酸二氢钠过程及结晶介稳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以工业湿法磷酸和氢氧化钠为原料,以磷酸三丁酯(TBP)+煤油(稀释剂)作为萃取剂,通过萃取、反萃与结晶工艺相结合,制备磷酸二氢钠的一种新工艺过程.以完整工艺的实施为前提,结合必要的实验并确定合适的萃取温度、稀释剂加入量、反萃取条件等因素.与热法磷酸原料制备磷酸二氢钠相比,溶剂萃取磷酸中阴、阳离子质量分数的差异造成...  相似文献   
10.
以异丙醇、NaH2PO4和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Bmim]BF4)离子液体来构成醇与离子液体二元双水相体系,用于萃取水体中的四环素。考察了NaH2PO4含量、pH值、离子液体含量以及四环素质量浓度对四环素萃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体系的pH在4.0~5.0,NaH2PO4含量为36%,四环素的质量浓度在65~95 mg/L时,体系对四环素的萃取率可达91.98%~94.98%,分配系数可达82.135~130.3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