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化学工业   20篇
金属工艺   8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15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2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3篇
冶金工业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6,(2)
目的探讨高频震荡通气(HFOV)联合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窒息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入院病例号为编号,根据随机数字表,将80例患儿回顾性分为对照组38例,观察组42例。对照组实施高频震荡通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纳洛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主要症状恢复时间以及血气p H值、动脉氧分压(PO2)、吸入氧浓度(Fi O2)的变化。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观察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儿24 h内呼吸平稳、哭声有力、肌张力恢复、原始反射恢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儿随上机时间的延长p H值、Fi O2值逐渐降低,PO2值逐渐升高;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上机1 h、8 h、24 h时p H值、Fi O2值、PO2值之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高频震荡通气(HFOV)联合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窒息方案疗效确切,较单纯高频震荡通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20,(3):73-79
目的:观察自拟宣肺固卫协定Ⅰ号方联合盐酸纳洛酮注射液改善慢性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心肺功能的临床效果,分析其对外周血白细胞介素-9(IL-9)、D-二聚体、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内皮素-1(ET-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慢性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盐酸纳洛酮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自拟宣肺固卫协定Ⅰ号方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症状缓解时间、心肺功能及血清IL-9、D-二聚体、vWF、ET-1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6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17%(P<0.05);经治疗,观察组气促、咳嗽、肺啰音、心悸的缓解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RVEDD、PASP、cTnI水平均低于对照组,RVE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VC、FEV_1、PaO_2均高于对照组,PaCO_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外周血IL-9、D-二聚体、vWF、ET-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4.88%、7.3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宣肺固卫协定Ⅰ号方联合盐酸纳洛酮注射液利于促进慢性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改善心肺功能、血气指标、体内纤溶状态,抑制炎性反应,保护内皮功能,具有较高的用药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24):42-43
目的:对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意识障碍临床治疗方法及其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92例急性脑血管疾病并发意识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加纳洛酮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显效率69.6%、总有效率95.7%,对照组显效率47.8%、总有效率76.1%,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6.5%,与对照组17.4%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前采取相关干预措施,掌握急性脑血管并发意识障碍患者的临床特征十分重要,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纳洛酮,可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3,(14)
目的:观察纳洛酮治疗婴幼儿支气管肺炎合并心衰的疗效。方法:选择70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性别、体重、病程、临床表现及体征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两组疗效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治疗组纠正心衰时间为(1.3±0.2)天,明显低于对照组(2.4±0.3)天,(P<0.01);湿性啰音持续时间:治疗组为(4.61±1.15)天,明显低于对照组(5.38±1.28)天,(P<0.01);两组疗效对比,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胸片病灶吸收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纳洛酮治疗婴幼儿支气管肺炎合并心衰的疗效肯定,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调查纳洛酮的使用状况,促进其在临床上的合理使用。方法通过长江流域用药分析系统,对纳洛酮在武汉地区25家医院的使用信息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0.4mg的纳洛酮使用金额3年内有所下降,其它规格如0.8mg,1mg,2mg,4mg则呈上升趋势,总用量显示大幅度增长。结论已有文献报道的纳洛酮的新的临床作用越来越广泛,使其用量剧增,但临床医生在使用时仍应严格掌握其适应症,注意其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作为法定标准的药品说明书也应根据严谨的临床实验研究进行更新,给医生提供详细的用药依据,以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纳美芬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呼吸抑制的拮抗作用。方法将11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根据术后使用拮抗药物的不同分为 A 组和 B 组,每组55例。A 组在手术结束后5 min 静脉推注盐酸纳美芬注射液0.25μg·kg-1,B 组在手术结束后5 min 静脉推注纳洛酮1μg·kg-1。观察2组给予拮抗药前,给予拮抗药后2、10 min,拔管后5 min 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以及给予拮抗药后10 min 呼吸恢复率、拔管时间和不良反应(包括躁动、高血压、心动过速、过敏反应和肺水肿)的情况,并对2组拔管后5 min 意识状况及拔管后30 min 镇痛情况进行评分(分别采用 Ramsay 和VAS 评分)。结果A 组拔管时间为(5.4±0.3)min,B 组拔管时间为(6.1±0.4)min,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组给予拮抗药后2、10 min 和拔管后5 min 时 SBP、DBP、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A 组给予拮抗药后10 min 呼吸恢复率明显高于 B 组(P <0.05),2组拔管后30 min VAS 和拔管后5 min Ramsay 得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 >0.05)。A 组恶心、躁动、转氨酶升高1例(1.8%),B 组恶心、躁动、转氨酶升高2例(3.6%),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纳美芬可安全、有效地拮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引起的呼吸抑制,且患者呼吸恢复率优于纳洛酮。  相似文献   
7.
薛秋美 《化工之友》2007,26(20):56-57
目的探讨酒精中毒患者的有效抢救及护理体会。方法分析我院52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例行血液透析转外院治疗,6天后痊愈出院。其余病例留院观察治疗1~3天,均痊愈出院。结论急性酒精中毒患者应注重急救,尽早使用纳洛酮,加强病情监控,注意身体保暖,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及宣传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血液灌流与纳洛酮抢救酒精中毒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138例重度酒精中毒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各46例,分别给予血液灌流、纳洛酮、血液灌流联合纳洛酮治疗,比较3组患者治疗效果、生理指标变化、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不同方案抢救酒精中毒的疗效与安全性。结果:A组、C组治疗90 min后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5.65%、97.83%,均高于B组的78.26%;3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PaO_2均较治疗前升高,PaCO_2、p H均较治疗前降低;A组、C组治疗意识恢复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于B组;A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灌流治疗酒精中毒的疗效优于纳洛酮,其安全性优于联合治疗,可作为重度酒精中毒的首选抢救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观察大鼠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后纳洛酮治疗前后血浆β-EP、CD4+、CD8+和IL-2的动态变化,探讨纳洛酮对大鼠TBI后细胞免疫功能变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气体冲击致大鼠中重度脑损伤模型;流式细胞术、RIA、ELISA检测血液中CD4+、CD8+、β-EP、IL-2的变化。结果:TBI大鼠经纳洛酮治疗后,血浆中CD4+和IL-2含量升高,β-EP和CD8+则降低。大、小剂量纳洛酮治疗在相应时间点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纳洛酮可通过降低TBI大鼠血浆中β-EP,调节TBI后应激紊乱,竞争性抑制β-EP对免疫细胞受体的作用,从而使CD4+、CD8+和IL-2水平趋于正常,恢复免疫平衡,起到治疗与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纳洛酮治疗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肝性脑病患者56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前、后测定患者血清氨的含量,并观察纳洛酮对肝性脑病疗效。结果肝性脑病患者血氨含量明显增加,且与肝性脑病程度相关。纳洛酮治疗后血氨含量下降程度和肝性脑病清醒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纳洛酮对肝性脑病具有肯定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