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10篇
  免费   2698篇
  国内免费   1391篇
电工技术   457篇
综合类   2632篇
化学工业   13219篇
金属工艺   775篇
机械仪表   558篇
建筑科学   1062篇
矿业工程   2665篇
能源动力   439篇
轻工业   3112篇
水利工程   460篇
石油天然气   2498篇
武器工业   32篇
无线电   269篇
一般工业技术   3209篇
冶金工业   1526篇
原子能技术   663篇
自动化技术   323篇
  2024年   301篇
  2023年   1232篇
  2022年   1739篇
  2021年   1401篇
  2020年   1191篇
  2019年   1389篇
  2018年   637篇
  2017年   909篇
  2016年   1068篇
  2015年   1132篇
  2014年   1961篇
  2013年   1512篇
  2012年   1728篇
  2011年   1637篇
  2010年   1544篇
  2009年   1526篇
  2008年   1546篇
  2007年   1327篇
  2006年   1292篇
  2005年   1086篇
  2004年   1010篇
  2003年   889篇
  2002年   704篇
  2001年   718篇
  2000年   623篇
  1999年   483篇
  1998年   438篇
  1997年   423篇
  1996年   404篇
  1995年   344篇
  1994年   321篇
  1993年   296篇
  1992年   251篇
  1991年   240篇
  1990年   203篇
  1989年   194篇
  1988年   56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8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3篇
  1959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1年   13篇
  194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芳烃吸附装置操作难度高,操作人员经验不足会危及生产安全;同时由于吸附塔专用控制系统复杂,控制精度要求高,操作人员的技能高低直接关系后续产品的质量和产品收率,因此需要开发仿真培训系统,通过反复操作和故障处理练习使操作人员获取足够的应对经验。针对用户装置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实际生产的各种工况、各单元运行机理,建立了客户化装置模型,对吸附塔控制系统实现完全的复制和模拟,从而实现操作仿真培训、控制策略检验、工艺方案研究、先进控制辅助等一系列功能,帮助企业有效提高操作人员技能,实现装置安全、稳定和长周期运行,同时还可以指导、验证并优化专有控制系统的开发。  相似文献   
5.
将废弃物石莼与褐煤进行低温共热解,再将共热解半焦用KOH活化制备高性能活性炭材料,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法优化碱炭比、活化时间、活化温度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建立的2个二次多元模型方程均具有极高的显著性,失拟项不显著,方程的确定性系数高。由模型得出理论最佳工艺条件为碱炭比2.95、活化时间59.09 min、活化温度812.9℃。活性炭吸附废水亚甲基蓝的吸附过程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方程。  相似文献   
6.
活性炭烟气脱硫技术在烧结厂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活性炭的高温再生过程中,会形成单质S。单质S被洗涤时,会形成S胶体进入制酸废水。S胶体因具有强粘结性,若不去除,易导致设备堵塞。因此,需系统分析单质S的形态特征,并开发针对性的去除技术。本文采用Raman、FTIR等方法分析单质S的形态,利用浊度法分析S在废水中的变化特征。基于电荷中和的原理,利用S胶体与废旧活性炭粉的复合实现快速分离,S胶体去除率可达99%以上。新方法的应用避免了S胶体进入废水处理系统和后续制酸系统,且分离后的活性炭粉复合物可返烧结做燃料使用。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某石化公司SZorb催化汽油吸附脱硫装置在大型化后,生产运行两年来先后遇到:细粉收集器D-117下料不畅、再生负荷低导致再生器操作困难、脱硫困难导致产品硫含量持续超标等问题;通过仔细分析各运行参数,最终将装置运行过程中的各项问题逐一解决。  相似文献   
8.
采用静态吸附方法,研究了镉在黄土性土壤中的吸附动力学与热力学。研究表明,镉在黄土性土壤中吸附的动力学模型符合双常数方程,热力学模型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方程。随着吸附时间的增加,黄壤对镉的吸附量增加,在120 min时基本达到平衡。黄壤中镉的浓度与吸附量成正相关,且在土壤表面,镉为单分子层吸附。Cd2+溶液中共存的Mn2+、Ca2+、Na+等离子对黄壤吸附镉产生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黄祥凤 《染整技术》2020,42(1):61-64
(1)玻璃化温度(纤维的软化点)无论是化学纤维(除氨纶外)还是天然纤维,都拥有较高的玻璃化温度。(2)吸附反应性有机硅通过正负电荷的吸附或物理渗透而粘附在化学纤维表面或填充在内部空隙中,与纤维基本上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化学反应。  相似文献   
10.
以介孔硅为载体,采用吸附法将漆酶固定。结果表明,酶固定量为30.3 wt%,活性回收率14.52%,ADS/Lac的米氏常数K_m和反应速率V_(max)分别为29.60μM和0.025μM/min,而游离酶的米氏常数K_m和反应速率V_(max)分别为20.32μM和0.045μM/min,说明固定后酶的亲和力降低,同时反应速率也降低,而稳定性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将ADS/Lac应用于双酚A模拟废水的降解时,发现在pH=5时,双酚A的降解效果最好,且降解能力优于游离酶,也可以实现重复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