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6篇
化学工业   19篇
轻工业   2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林琳 《大化科技》2004,(3):12-14
本工艺采用紫外光照法用麦角固醇生产维生素D2(简称VD2),并对其生产的条件进行了优化和比较,进行了工业化实验,得到了较好的结果。最终麦角固醇转化率为50%以上,维生素D2选择性得率为40%以上.达到了工业化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Abstract Ergosterol,(1→3)-α-D-glucan and chitosan are important biomaterials. In this research, a process has been developed to integratively extract ergosterol, (1→3)-α-D-glucan, and chitosan from Penicillium chrysongenum mycelium. First the mycelia are pretreated with 0.1mol·L^-1 of NaOH. After recovery by centrifugation the solid portion is made to undergo saponification and deacetylation reactaons by addition of 2mol·L^-1 NaOH and et anol.After reaction, extraction is carried out by addition of petroleum ether, which separates the reaction mixture into two phases. The upper layer of petroleum ether contains extracted ergosterol, and the .bottom layer of NaOH solution contains (1→3)-α-DEglucan; the chitosan is on the mycelia residuum. After isolation, the recovery yield of ergosterol is 0.52% of dry mycelium. That of (1→3)-α-D-glucan is about 8.2%; and chitosan is 5.7% with 86% deacetylation. The compositions have been characterized by 1R, HPLC analyses.  相似文献   
4.
简介维生素D2的调节钙磷代谢、抑制癌细胞增殖、调节血压和免疫系统等功能,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饲料等领域。重点论述国内维生素D2研究与产业化开发现状,详细介绍了维生素D2的光化学法生产工艺,展望了维生素D2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5.
维生素D2的生产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VD2是脂溶性维生素,由存在于植物、真菌体内的VD2前体-麦角固醇(Ergosterol)经紫外线照射转变而来.VD2在医学、食品、饲料工业上应用广泛,市场前景很好.详细介绍了VD2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包括菌种选育、发酵条件、光化学合成条件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通过多因素条件优化实验确定的酿酒酵母摇瓶培养生产麦角固醇的最佳发酵条件是:28℃,pH 6.0,装液量为45 mL(250 mL),接种量8%,发酵48 h,麦角固醇的含量达到1.36%,产量高达19.95 mg/100 mL。采用乙酸酐显色法进行麦角固醇萃取剂的选择及萃取条件的确定。实验表明,丙酮为优选萃取剂,最佳浸提固液比(菌体质量与丙酮体积比)为1∶25。  相似文献   
7.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HPLCMS/MS)联用法与HPLC法同步检测白玉菇样品中麦角固醇和VD2含量方法,经方法学评价确定两种检测方法的线性范围、灵敏度与精确性。通过对经醇碱皂化回流法提取样品中麦角固醇和VD2的分析验证,阐述两种检测方法的差异性,为白玉菇有效生物活性成分与相关产品的质量检测和对白玉菇中麦角固醇与VD2之间转化关系的研究提供技术支持。HPLC-MS/MS法中,采用色谱分离柱Agilent SB-C8 Rapid Res柱(2.1 mm×50 mm,3.5 μm)及在优化的色谱条件下,麦角固醇与VD2之间色谱峰保留时间分别为4.303 min和4.22 min。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下采用多反应选择离子监测模式,分别选择m/z 379.3/125.3与m/z 397.3/125.3离子对麦角固醇与VD2进行定量,结果表明麦角固醇在0.15~6 mg/L、VD2在0.01~1 mg/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3.51%、90.56%,日内和日间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7%。HPLC法采用COSMOSIL Column 5C18-MS-II(4.6 mm×250 mm,5 μm)柱分离体系,麦角固醇和VD2色谱峰保留时间分别为12.891 min和9.919 min,方法学评价结果显示,麦角固醇在15~750 mg/L、VD2在0.5~50 mg/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两者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51%、94.05%,日内和日间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采集的样品采用HPLC-MS/MS联用法和HPLC法分别检测实验结果有一定的差异,与HPLC法相比,HPLC-MS/MS联用法具有快速检测时间短、检出限低、更灵敏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红曲霉产麦角固醇液体发酵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对红曲霉Monascus菌株-ZZ产麦角固醇的液体发酵条件进行了单因子优化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接种量为10%,最佳pH值为自然pH,最佳转速为220r/min,最佳培养温度为30℃。  相似文献   
9.
大麦和麦芽中的麦角固醇是霉菌的感染指标。本研究测定了捷克不同种类大麦和麦芽中的麦角固醇水平。用改进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了124个大麦和麦芽样品,并用统计方法进行处理。麦角固醇的分离是通过提取和皂化,利用带有二极管阵列检测的HPLC定量测定。大麦的麦角固醇含量在最小检测限(LOD)和36.6 mg/kg之间,麦芽在LOD和131.1mg/kg之间。推测麦角固醇可能和微生物侵染大麦时产生的代谢产物有关,因此大麦经常有很高的喷涌值。然而,我们发现麦角固醇含量和啤酒喷涌程度没有关联。  相似文献   
10.
生物法生产壳聚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谭天伟  王炳武  陈鹏 《化工进展》2001,20(9):4-5,21
本文提出了一条以发酵工业菌丝体为原料生产壳聚糖的新工艺,在得到壳聚糖水处理剂,氨基葡萄糖的同时还得到了麦角固醇,此工艺成本低廉,经济效益可观,因而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