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6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70篇
电工技术   99篇
综合类   64篇
化学工业   456篇
金属工艺   95篇
机械仪表   10篇
建筑科学   7篇
矿业工程   22篇
能源动力   45篇
轻工业   8篇
石油天然气   30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6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97篇
冶金工业   112篇
原子能技术   18篇
自动化技术   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59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70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52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Magnesium aluminate-based materials were prepared by applying different methods: (i) mechanochemical milling of the initial mixture of magnesium and aluminium nitrate powders (in appropriate stoichiometric amounts) followed by heat treatment at temperatures of 650 °C and 850 °C and (ii) melting of the mixture of nitrate precursors at 240 °C followed by thermal treatment at 650 °C, 750 °C and 850 °C. The effect of synthesis method on the structure and morphology of the obtained solids was studied by using various techniques such as: nitrogen adsorption-desorption isotherms, powder XRD, IR spectroscopy and SEM. It was shown that the mechanochemical milling performed before calcination procedure leads to obtaining of nanocrystalline magnesium aluminate spinel phase at lower temperature of 650 °C in comparison with the method using thermal treatment only (at 750 °C). The obtained nanomaterials exhibit mesoporous structure.  相似文献   
2.
制备了天然气空气绝热转化催化剂,采用固定床反应器进行稳定性评价试验,对反应前后的催化剂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说明,天然气和空气绝热转化反应放热形成的高温对催化剂有烧结作用,使催化剂晶体结构发生了变化,起活性作用的金属镍和氧化铝载体转化为镍铝尖晶石结构的物质。进一步的试验表明,在1050~1300℃的温度可以把催化剂的晶体结构改变。  相似文献   
3.
Six synthesized magnesium aluminate spinel-based refractory compositions used in steel and cement applications, were prepared using a two stage sintering process at 1760 °C, starting with approximately 1:1 wt% ratio of pure magnesia and alumina with additions of zirconium silicate (0.5, 1.0 and 2.0 wt%) and chromite (2.0, 3.0 and 5.0 wt%). These compositions were investigated for effects on densification, chemical and mineralogical phases formed.  相似文献   
4.
添加剂对尖晶石型锰酸锂性质表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LiOH·H_20和MnO_2为原料,分别掺入H_2BO_3、Al_2O_3、SiO_2和P_2O_5等添加剂,用固相分段法制备尖晶石型锰酸锂。结果表明,SiO_2和P_2O_5可以有效地改善LiMn_2O_4的电化学性能,H_3BO_3对锰酸锂的电化学性能影响不大,而Al_2O_3破坏了LiMn_2O_4的电化学性能。面扫描结果显示,Si或P元素各自都均匀地分散于LiMn_2O_4的物相中。从元素电负性和原子半径的角度分析了B、Si、P和Al元素对尖晶石型LiMn_2O_4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提高中碳锰铁精炼电炉炉龄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精炼电炉炉体改造和出铁口材质、砖型的更新,解决了在中碳锰铁生产过程中炉眼易损问题,提高了炉龄,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6.
尖晶石型软磁铁氧体纳米材料的制备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介绍了软磁铁氧体纳米材料的特性,综述了近年来具有尖晶石结构的软磁铁氧体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中包括:化学共沉淀法,水热法,溶胶-凝胶法,喷雾热解法,微乳液法,相转化法,超临界法,冲击波合成法,微波场下湿法合成,爆炸法,高能球磨法,自蔓延高温合成法等。详细介绍了各种制备方法的特点,研究进展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添加尖晶石对氧化锌压敏电阻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添加尖晶石(Zn7Sb2O(12))改性研制出电位梯度为100V/mm左右,压敏电压在82~150V,通流容量可达1600A/cm2,漏电流<2μA系列压敏电阻器,从而满足了国内电话交换机行业对82V、100V、120V、150V压敏电阻器的电性能要求。从工艺的角度解释了尖晶石对氧化锌瓷晶粒的作用原理,并分析了尖晶石的微观结构及粒度对瓷片电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纳米晶镁铝尖晶石透明微晶玻璃的晶化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DTA、XRD和TEM研究了制备工艺对微晶玻璃晶化行为的影响,并制备出具有纳米镁铝尖晶石为晶相的微晶玻璃。  相似文献   
9.
锌空气电池空气电极催化材料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将Li2CO3,电解二氧化锰(EMD)和Co(NO3)2·6H2O混合进行高温固熔反应的合成方法,制备了1种尖晶石型金属氧化物催化材料LiMn2-xCoxO4。通过电化学测试(极化曲线、放电曲线)、X射线衍射分析(XRD)以及扫描电镜(SEM)等方法对电极的微观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以LiMn1.95Co0.05O4为催化材料的气体扩散电极具有最好的综合电化学性能。其0.9V极化电位时的最大电流密度可达210mA/cm2AA型(5号)样品电池以100mA电流恒流放电,容量可高达4439mAh。  相似文献   
10.
机械活化-湿化学合成LiMn2O4的组成、结构与表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以MnO2和LiOH·H2O为原料,采用机械活化与湿化学集成的方法,在水溶液中直接合成了结晶态的尖晶石锂锰氧化物.当锂含量介于3.78%~4.35%之间时,所得锂锰氧化物为纳米级球形粉末,以尖晶石结构为主,含极少量的Mn3O4杂相;在300~800℃温度范围内热处理后,Mn3O4杂相消失,尖晶石结构更趋完善.所合成的含锂5.80%的高锂样品则以LiMnO2层状结构为主,含少量Mn3O4杂相,其SEM形貌为片状;在300~700℃下热处理8 h后,层状LiMnO2转变成尖晶石LiMn2O4,Mn3O4杂相峰明显减弱并随热处理温度的升高而消失;当温度升高至700~800℃时,开始出现缺锂的Li1-xMn2O4相.结果表明:该法制备锂锰氧化物可实现锂、锰、氧在原子级水平的均匀混合,所得产物的热稳定性能良好,其化学计量组成与结构易于调整和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