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6篇
轻工业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采用溶剂提取法、硅胶柱层析分离,获得海南核果木果实脂溶性提取物Ⅰ和Ⅱ,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及分析。结果发现,海南核果木果实脂溶性提取物Ⅰ中主要为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64.2%)和烷烃类(23.6%);从脂溶性提取物Ⅱ中鉴定出19种成分,主要为烯烃类(1.4%)、烷烃类(22.9%)、酯类(68.0%)以及植物醇(2.8%)等,酯类为饱和脂肪酸酯(35.8%),主要为软脂酸甲酯(29.0%)和十八碳酸甲酯(6.8%),不饱和脂肪酸酯(18.6%),主要为11,14-十八碳二烯酸甲酯(10.1%)和6,11-二十碳二烯酸甲酯(8.5%),另外,还含有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13.6%)。  相似文献   
2.
山绿茶中黄酮的超声波提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超声波提取技术提取山绿茶中的主要有效戍份黄酮,采用正交实验法设计试验工艺,获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以水为介质进行超声波提取,山绿茶粗提物的提取率为7.6%,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波提取时间为30min,超声波功率为720W,浸提固液比为1:15。此工艺可用于生产中提取山绿茶黄酮。  相似文献   
3.
以4种细菌,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Rosenbach)、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和4种真菌,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番木瓜炭疽菌(Colletotrichum papayae P.Henn)、芒果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芒果蒂腐菌(Dothiorella dominicana)作为供试菌,用圆形纸片法对海南2种江蓠(海南江蓠和细基江蓠)的乙醇、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提取物进行抗菌活性比较研究。结果表明:2种江蓠提取物均具有较为广谱的抗菌能力,且不同提取物的抗菌活性物质、抗菌活性和范围不同,海南江蓠的抗菌效果优于细基江蓠。  相似文献   
4.
肖许东  韦忠孙  陈全斌 《广东化工》2014,(18):156+160-156
文章以山绿茶为试材,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采用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研究山绿茶中黄酮苷元的种类及其含量。实验结果表明山绿茶含有槲皮素和山奈酚两种黄酮苷元,含量分别为0.042%和0.013%。  相似文献   
5.
从一株海南粗榧内生真菌S27发酵液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经波谱数据分析,鉴定其结构为细胞松弛素D(1)、麦角甾醇(2)、过氧化麦角甾醇(3)、2-hexylidene-3-meth-ylsuccinic acid(4)、邻苯二甲酸二正丁基酯(5)、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6)。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菌株中得到。  相似文献   
6.
采用溶剂提取法、硅胶柱层析分离,获得海南核果木果实脂溶性提取物Ⅰ和Ⅱ,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及分析。结果发现,海南核果木果实脂溶性提取物Ⅰ中主要为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64.2%)和烷烃类(23.7%);从脂溶性提取物Ⅱ中鉴定出19种成分,主要为烯烃类(1.4%)、烷烃类(22.9%)、酯类(67.9%)以及植物醇(2.8%)等,酯类主要为饱和脂肪酸酯(35.7%),为软脂酸甲酯(29.0%)和十八碳酸甲酯(6.8%),不饱和脂肪酸酯(18.6%),为11,14-十八碳二烯酸甲酯(10.1%)和6,11-二十碳二烯酸甲酯(8.5%),另外还含有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13.6%)。  相似文献   
7.
海南核果木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陈德力  肖曼  刘平怀 《精细化工》2011,28(11):1103-1106
将海南核果木干燥枝叶用乙醇浸提,对总提物分别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并以DPPH法和FRAP法对总提物及各萃取物的抗氧化活性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在DPPH法中海南核果木总提物(DH)、石油醚萃取物(DHMSO)、乙酸乙酯萃取物(DHEtOAC)、正丁醇萃取物(DHNBA)、水相(DHH2O)的IC50分别为77.3、115.2、51.4、342.9、205.7 mg/L,其FRAP值分别为(11 712.2±931.8)、(10 820.9±690.5)、(14 386.4±568.8)、(1 157.6±63.3)、(5 584.1±182.3)μmol Fe2+/g。且抗坏血酸(Vc)和BHT的IC50分别为10.7、47.1mg/L,FRAP值分别为(18 022.8±63.3)、(14 568.7±137.0)μmol Fe2+/g,并通过多元聚类分析表明DH、DHMSO、DHEtOAC与BHT、Vc具有类似强度的抗氧化活性,可归为同一类型,且DHEtOAC抗氧化活性与BHT无显著性差异,说明其粗提物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响应面法对海南土地杆菌Pedobacter hninanensis 13-QT生产κ-卡拉胶酶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通过Plackett-Burman实验方法研究碳源含量、氮源含量、无机盐、初始pH值、温度等9个发酵因子对菌株发酵产κ-卡拉胶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产酶的显著因子是温度、蛋白胨浓度和初始pH值.根据最陡爬坡实验结果确定显著影响因子的取值范围,并采用Box-Behnken设计实验进行优化,然后应用响应面模拟预测和摇瓶发酵实验验证.结果表明,产κ-卡拉胶酶的最佳条件为κ-卡拉胶1.5g/L,蛋白胨3.9g/L,NaCl 20g/L,K2HPO4 1 g/L,MgSO4 0.40g/L,CaCl2 0.12g/L,FeSO40.008g/L,发酵培养基初始pH值为6.9,温度30.3℃.经过优化后,发酵液中κ-卡拉胶酶酶活力达到3.387IU/mL,与优化前相比提高了5.04倍.  相似文献   
9.
采用快速溶剂萃取法萃取海南江蓠(Gracilaria hainanensis)挥发油,利用气质联用仪对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并利用质谱图进行计算机检索,共鉴定出海南江蓠挥发油中26种化合物,其中2,5-二正丁基吡唑并[5,1-a]异喹啉、2-(2-苯并噻唑基)-5-甲氧基苯酚、1-(六氢吡咯烷嗪-3-亚基)-3,3-二甲基丁烷-2-酮、苯并吗啉、5-氟-4-咪唑羧酸等5种化合物的相对含量较高,分别占24.5%、10.7%、10.5%、10.3%、9.5%。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