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14篇
机械仪表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莹琪  李冰 《染料与染色》2006,43(3):37-38,28
在常压下向苯胺/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正丁醇/水微乳体系中滴加溴乙烷合成N,N-二乙基苯胺。研究了各种因素对目的产物产率的影响,其优化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5小时,溴乙烷与苯胺的摩尔比为1.75∶1,氢氧化钠加入量为4.0g。N,N-二乙基苯胺产率可达70.1%。  相似文献   
2.
田庆伟 《应用化工》2003,32(2):29-31
用苄基三乙基氯化铵作相转移催化剂,在常压下由苯胺和溴乙烷合成了N,N 二乙基苯胺,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3h,反应温度45℃,催化剂用量1 00g,反应物摩尔比1∶1 75,氢氧化钠质量分数为0 35,氢氧化钠溶液用量35ml,产品产率70 4%。  相似文献   
3.
四丁基氯化铵相转移催化合成N,N-二乙基苯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庆伟 《当代化工》2002,31(4):201-203
以四丁基氯化铵作相转移催化剂 ,可在常压下由苯胺和溴乙烷合成N ,N -二乙基苯胺。研究了多种反应因素对目的产物收率的影响 ,提出了常压下催化合成目的产物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4.
田庆伟 《工业催化》2010,18(5):53-58
用聚乙二醇1540作相转移催化剂,常压下由苯胺和溴乙烷合成N,N-二乙基苯胺,研究多种反应因素对目的产物收率的影响,提出了常压催化合成目的产物的最佳工艺条件:苯胺和溴乙烷物质的量比为1:1.50,催化剂用量0.60g,在25mL质量分数5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温度45℃,常压反应5h,产品收率85.1%。  相似文献   
5.
相转移催化合成N,N-二乙基苯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四乙基氯化胺作相转移催化剂可在常压下由苯胺和溴乙烷合成N,N-二乙基苯胺。研究了多种反应因素对目的产物产率的影响,提出了常压下催化合成目的产物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6.
用四甲基氢氧化铵作相转移催化剂,可在常压下由苯胺和溴乙烷合成N,N-二乙基苯胺。研究了多种反应因素对目的产物产率的影响,各影响因素对产率提高的重要性次序依次是:反应物摩尔比>氢氧化钠溶液用量>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分数>反应温度。提出了常压下催化合成目的产物的最佳工艺条件是:n(苯胺)∶n(溴乙烷)=1∶2.50,催化剂用量0.40 mL,在45 mL 质量分数为0.5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温度65℃,常压反应7 h,产品产率90.6%。  相似文献   
7.
掌握串联质谱中的裂解反应是深刻理解质谱裂解规律,从而对复杂基体中相关化合物进行快速、精准结构解析的关键。本文以电喷雾萃取电离-串联质谱(EESI-MS/MS)为手段,研究N,N-二乙基苯胺类化合物的串联质谱行为,考察不同的取代基模式对裂解反应的影响,揭示裂解反应机理,总结该类化合物发生裂解反应的特征和基本规律。研究结果不仅丰富了气相离子化学的研究内容,还从根本上降低了检测的假阳性率,为实际样品中相关化合物的结构分析鉴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4-(N,N-二乙基胺基)苯乙酮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制备4 (N,N 二乙基胺基)苯乙酮的方法,该方法以N,N 二乙基苯胺为原料经Vilsmeier反应制得4 (N,N 二乙基胺基)苯甲醛,再与盐酸羟胺成肟脱水得到4 (N,N 二乙基胺基)苯甲腈,最后与氯甲烷格氏试剂反应水解后而得。经过工艺改进,反应各步收率分别达到80%、90%、85%,合成总收率达到了60%。  相似文献   
9.
采用气相色谱对间羟基-N,N-二乙基苯胺及其有机杂质进行分离,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进行定量分析。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间羟基-N,N-二乙基苯胺及其有机杂质进行分离并定性,给出了各化合物的结构式。使用精密度数据对分析方法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0.
An improved ethylene blue method for determination of sulfide is developed. It has been adapted to a direct determination of sulfide by both common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and total differential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In common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the calibration curve is A=1.69ρ+0.006 and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is 0.9994.The apparent molar absorptivity is 5.42×104 L*mol-1*cm-1 and calibration curve is liner when ρ is in the range of 0-0.9 mg*L-1. In total differential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the calibration curve is A=9.25ρ+0.004 and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is 0.9996. The apparent molar absorptivity is 2.96×105 L*mol-1*cm-1and calibration curve is liner when ρ is in the range of 0-0.10 mg*L-1. The sensitivity of this method i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compared with the former ethylene blue method. The speed of reaction is also faster than the former one. The limit of detection is found to be 1.0 ng*mL-1 by both common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and total differential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 Ten replicate analyses of a sample solution containing 100 ng*mL-1sulfide give a 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 of 1.8%. The effects of various cations and anions on the determination of sulfide are studied and procedures for removal of interference is described. The method is use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sulfide in environment samples with satisfactory resul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