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8篇
综合类   12篇
化学工业   32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5篇
轻工业   108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冶金工业   1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外源调节物质对人参毛状根生长及皂苷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向人参毛状根培养基中添加植物激素类物质2,4-二氯苯氧乙酸(2,4-D)、萘乙酸(NAA)、3-吲哚丁酸(IBA)、诱导子茉莉酸甲酯(MJA)和水杨酸(SA),研究了这5种外源物质对人参毛状根的生长量、总皂苷及单体皂苷Rb1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外源激素在适宜浓度下均能在不同程度上促进总皂苷和单体皂苷Rb1的积累。其中0.5mg/L的IBA能显著促进人参毛状根的生长(月增长量为50.73g/L)和总皂苷(质量分数为3.31%)的积累,单体皂苷Rb1(质量分数为2.293%)的含量也明显增大,使其在总皂苷中所占的比例增大。另外,2种诱导子对人参毛状根的生长无明显促进作用,在适当的浓度下能够促进人参毛状根人参皂苷的积累,并且这两种诱导子对人参皂苷含量的增加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当MJA与SA浓度均为0.001mmol/L时,其对总皂苷和单体皂苷的积累比二者单独作用要大。  相似文献   
2.
为了得到纯净的、具有较高生理和药理活性的单体人参皂苷Rh1,从三七中提取总皂苷,并对三七总皂苷进行分离纯化获得人参皂苷Rh1单体.分别经过乙醇浸提、石油醚脱脂、水饱和正丁醇萃取、大孔吸附树脂脱糖脱色及硅胶层析,从三七总皂苷中分离得到人参皂苷Rh1.结果表明,1 000 g三七干燥根经醇提、脱脂、萃取和脱糖脱色可制得三七...  相似文献   
3.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人参不同部位浸膏及人参茎叶总皂苷中人参皂苷Rb3的质量分数。色谱柱,Nava-Pak-C18(3.9mm×150mm,4μm);流动相,V(甲醇)∶V(水)∶V(磷酸)=65∶35∶1;检测波长,203nm;体积流量,1.0mL/min;采用外标法测定人参皂苷Rb3质量分数。结果表明,人参皂苷Rb3在0.8~20.0μg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3%。  相似文献   
4.
人参和西洋参是我国两种重要的中药材。两者虽然形态相似,但药性差异较大。为了建立一种简单高效的中国人参和西洋参的分子鉴别方法,作者利用从核DNA的外转录间隔(ETS)发掘的人参和西洋参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分别设计了人参和西洋参的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并利用多重PCR对人参和西洋参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作者建立的多重PCR体系可以有效地对人参、西洋参及两者的混合品进行鉴定。  相似文献   
5.
6.
本项目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中药三七蒸汽溶液进行分析研究,建立了相应的测定方法及获得相应的气相色谱图谱。通过检索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局(NIST)的质谱图库,测得了19种可能化合物,其中2-甲氧基-4-(1-丙烯基)-苯酚、十四烷酸、十八碳二烯酸、二十五烷的可信度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7.
该研究以氢化松香(β-丙烯酰氧乙基)酯、甲基丙烯酸为单体,二乙烯基苯为交联剂合成了新型松香基吸附树脂(Rosin-Based AdsorptionResin,RBAR),采用FT-IR、TGA、粒径分析、SEM和氮气吸附-脱附等温线对RBAR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RBAR对三七总皂苷(Panna notoginseng Saponins,PNS)的吸附。结果表明RBAR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均一的颗粒粒径、规整的球形、较高的比表面积(563.37m2/g)和丰富的微/介孔结构。在PNS初始质量浓度6mg/m L,温度328K,固液比0.046g/m L,吸附时间180min下,平衡吸附量127.97mg/g,树脂用φ=70%乙醇再生,重复使用10次后吸附率为97%以上。最佳条件下用RBAR对PNS初提物纯化,三七总皂苷质量分数从46%提升到80%,与商业树脂D101相比有更好的解吸和纯化效果。通过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热力学模型拟合和孔结构分析探讨了吸附机理。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一级动力学,主要由液膜扩散控制传质过程;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模型;吸附机理为非均质多层物理吸附,主要...  相似文献   
8.
9.
西洋参片对小鼠抗疲劳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王庭欣  赵文  刘峥颢 《食品科学》2005,26(9):474-476
目的:研究西洋参片的抗疲劳作用。方法:将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组。低、中、高三个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予67、133、200mg/kg的西洋参片30d,对照组给蒸馏水。测定小鼠游泳时间及血乳酸、尿素氮、肝糖原等指标。结果:西洋参片的三个剂量组均能显著提高小鼠肝糖原的储备量;降低小鼠游泳后血乳酸曲线下面积;降低运动后血清尿素氮含量,加速体内尿素氮的清除速率,提高小鼠的游泳时间。结论:西洋参片具有抗疲劳作用。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丹参、三七及其以不同质量比例配伍对缺氧复氧(H/R)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的保护作用。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了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实验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H/R模型组的LDH漏出率分别为0.212与0.309,说明H/R引起HUVECs的LDH漏出率增加。而丹参、三七按质量比10∶0、10∶1、5∶1、5∶3、1∶1、3∶5、1∶5、1∶10、0∶10配伍后,使H/R损伤HUVECs的LDH漏出率分别降低为0.218、0.240、0.247、0.239、0.230、0.241、0.247、0.242、0.227,其中只有丹参三七质量比为10∶0、5∶3、1∶1及0∶10与模型组比有显著性差异,因此,丹参、三七及丹参三七质量比为5∶3、1∶1配伍,均可保护H/R诱导血管内皮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