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9篇
综合类   2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1篇
无线电   18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2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论述了无线公话技术的实现原理,详细介绍了利用MCS8051系列单片机控制手机模块实现无线公话的方法,并给出了该类设备硬件各模块的功能描述以及关键部分软件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来,关于图像显著性检测的研究越来越热门。基于之前提出的很多算法产生的显著图都存在背景信息杂乱、干扰噪声多、细节丢失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和Retinex算法的显著性检测算法来解决以上问题。首先,利用Retinex算法对图像进行前期处理;然后,对前期处理过的图像进行SLIC超像素分割,对超像素进行小波变换,分别生成原始图像低频部分和高频部分的特征图,并进行适当的双边滤波降噪,生成对应的显著图;最后,通过加权组合这两种显著图,得到最终的显著性图。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生成的显著图具有受背景影响小、噪声少以及细节突出等优势。  相似文献   
3.
针对磨玻璃肺结节(Ground Glass Opacity,GGO)边界对比度低、大小各异和灰度不均匀等造成分割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边缘敏感的SLIC和二次密度聚类相结合的分割算法。将图像边缘检测结果与SLIC超像素算法相结合,并将其中含有边缘的超像素块用区域质心代替其原始聚类中心,改善SLIC边界黏连性较差的问题;针对密度聚类不能完整分割GGO的问题,提出二次密度聚类的方法,对密度聚类定位到的簇及其邻域簇进行二次密度聚类。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分割GGO的平均准确率达90.17%,灵敏度达84%。  相似文献   
4.
针对水域面积较少时水体信息提取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以Sentinel-1A SAR为数据源,用简化的SLIC超像素分割算法对图像进行分割,根据相似度将分割后图像进行分层区域合并,将图像二值化得到最终水体信息的方法。将提取的信息与Otsu阈值法提取的水体信息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水体提取算法相比Otsu阈值法有效提升了水体信息提取的效率和精度,对于防汛减灾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将提出的方法应用于2019年7月份的株洲洪水监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针对传统SLIC超像素算法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上分割质量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降维的改进SLIC与区域合并的方法对建筑物进行分割.首先,对传统SLIC的五维计算进行降维简化,采用灰度特征信息替换色彩信息,减少LAB颜色空间五维特征向量表征的冗余;其次,采用区域邻接图对过分割图像进行合并;最后,对改进SLIC中的主要参数即超像素数目k、紧凑度m和迭代次数p对分割结果的影响做了分析与比较.实验表明:该方法不仅分割出了大部分的建筑物信息,还提高了算法的运行效率与空间效率.运行时间效率比传统SLIC提高了25.5%;对建筑物的提取精度能达到97.6%.  相似文献   
6.
Noise discrepancies in multiple scales are utilized as indicators for image splicing forgery detection in this paper. Specifically, the test image is initially segmented into superpixels of multiple scales. In each individual scale, noise level function, which reflects the relation between noise level and brightness of each segment, is computed. Those segments not constrained by the noise level function are regarded as suspicious regions. In the final step, pixels appears in suspicious regions of each scale, after necessary morphological processing, are marked as spliced region(s). The Optimal Parameter Combination Searching (OPCS) Algorithm is proposed to determine the optimal parameters during the process. Two datasets are created for training the optimal parameters and to evaluate the proposed scheme, respectively.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scheme is effective, especially for the multi-objects splicing. In addition, the proposed scheme is proven to be superior to the existing state-of-the-art method.  相似文献   
7.
Le77D11/Le78D11是Legerity公司生产的VoSLIC/VoSLAC芯片组.通过MPI编程接口配置寄存器,可实现不同要求的用户线接口的BORSCHT功能,用以满足不同国家的标准,具有广泛的应用性.介绍了Le77D11/Le78D11的性能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8.
SOPHO-S2500是SOPHO-S系列中容量最大的交换机。本文介绍了SOPHO-S2500系统的功能模块组成和专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并剖析了各功能模块的硬件结构。  相似文献   
9.
This paper presents a 30 V line driver for short loop subscriber line interface circuit applications. The high voltage line drivers was implemented in a low-voltage 0.8 m BiCMOS process using 30 V extended-drain MOS transistors, fully compatible with the low voltage technology. Using a Quasi-Current Mirror architecture for the output stage, the line driver is capable of delivering more than 30 mA current into the lines with an idle current as low as 1 mA, satisfying the short loop requirements. With less than 0.24 mm2 area, the circuit can be easily integrated with low-voltage circuitry on a single chip.  相似文献   
10.
岩石薄片图像的分析往往依赖于专业人员在显微镜下观察并给出鉴定结果,不但费时费力,并且受设备限制影响较大。近些年,针对于薄片图像的自动识别方法已经被提出,然而这些方法大多采用监督学习与深度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而受限于大量人工标注,为方法的推广与应用带来了巨大困难。此外模型在不同的地层、岩性等目标应用时,其泛化性也因此受到极大限制。本文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超像素算法SLIC与半监督自训练结合的方法,仅依靠6%的人工标注便能够实现岩石图像的自动化分割与组分识别,极大的增强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该方法首先使用超像素算法SLIC对岩石图像进行预分割,随后基于分割片的颜色特征进行粗合并,并根据最小外接矩形进行切割;切割下来的岩石组分分割图像作为后续处理的基础数据集,这里仅需要人工标注6%的岩石组分数据;随后这些数据通过一个改进的半监督自训练方法,以改进的VGG16模型作为主模型、ResNet18模型作为评判模型,不断生成高置信度的伪标签,利用迭代优化调整,将其扩展到整个数据集,最终获得一个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准确性以及一致性的组分识别模型。通过实际数据的测试与分析,本文所提出SLIC和半监督自训练结合的方法,对6类岩石组分的识别准确率可达到96%。该方法能够在数据差异不大的条件下,帮助用户基本实现自动化的组分识别。而当数据集产生较大差异时,仅需标注少量部分样品即可实现自动的组分识别。通过理论验证与实际数据测试,本方法具有较高的泛化性和可靠性,能够在实际应用提供足够的准确性与便利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