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8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4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32篇
水利工程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大量的试验,从干燥温度、干燥时间等方面总结出褐煤达到空气干燥状态所需要的条件,规范了褐煤空气干燥状态试验的具体步骤,更有效地保证褐煤试验数据的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2.
预浸渍药液难以均匀渗透风干木片是目前我国阔叶木化学机械浆生产线存在的共性问题。本研究提出在完成常规预浸渍后增加一段机械揉搓和化学浸渍的方案来改善风干木片的预浸渍效果。对比研究了目前主流化机浆生产流程和强化预浸渍流程的制浆工艺和成浆特性。结果表明,强化预浸渍方案可以有效排除风干桉木片中的疏水性有机沉积物,实现预浸渍段化学品的均质渗透,有效降低磨浆能耗(制备加拿大标准游离度300 mL浆样,磨浆能耗降低260 kWh/t);可制备出相对较高松厚度、较高强度的优质化机浆(纸浆松厚度为3.50 cm3/g,抗张强度为21.1 N·m/g)。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自干氨基锤纹漆的调制、影响锤纹效果的因素及施工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4.
天然含水量的扰动土与风干土抗剪强度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然含水量的拢动土抗剪强度接近施工现场土料反映出来的抗剪强度。  相似文献   
5.
自干型水性丙烯酸改性醇酸涂料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白干型水性丙烯酸改性醇酸涂料的研究概况,并讨论了催干剂、中和剂、助溶剂等对漆膜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风干与饱水状态下花岗岩单轴流变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3,他引:15  
对软弱岩石(体)的流变特性进行了许多研究,相比较而言。对坚硬(相对)完整岩石流变特性的研究则少得多。坚硬完整岩石的流变特性对岩土工程的影响在很多情况下可以忽略。但在长期恶劣环境作用下,例如。长期浸泡于水中呈水饱和状态。其影响则会大许多。因而了解坚硬完整的岩石在恶劣环境作用下的流变特性,是很有意义的。鉴于此。开展了花岗岩在饱水状态下流变特性的试验研究。并与其风干状态作了对比,在强度和变形特性方面获得了重要的资料。  相似文献   
7.
根据规范规定,软粘土不得用作压实填土的填料。但因场地周围无合适土源,必须充分利用鱼塘内挖出的软粘土。挖出的软粘土经堆积风干,随着土中水的不断排出,软粘土的性质得到了明显改善。在论述石灰稳定土加固机理的基础上,结合现场风干堆积软粘土和石灰稳定软粘土的碾压试验结果,阐述了软粘土和石灰稳定软粘土的性状,同时,提出了石灰稳定软粘土的施工要点及施工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将智能感官技术(电子舌和电子鼻)与气相色谱-质谱仪相结合研究食盐添加量(2.50%、2.00%、1.75%和1.50%)对风干肠风味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食盐添加量的减少,水分含量、水分活度和乳酸菌总数逐渐升高,pH值逐渐下降(P<0.05).电子舌和电子鼻结果表明,食盐添加量为2.00%和1.75%的处理组滋味和气...  相似文献   
9.
研究复合香辛料提取物(肉桂、丁香和八角按质量比1∶1∶1混合)不同添加量(0.1、0.3、0.5 g/kg)对哈 尔滨风干肠发酵过程中生物胺形成的抑制作用,以及对风干肠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和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 明,复合香辛料提取物可以有效抑制生物胺(酪胺、腐胺、尸胺、组胺、2-苯乙胺和色胺)的积累(P<0.05), 减少脂肪氧化产物硫代巴比妥酸值并抑制好氧菌的生长,且抑制效果随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大(P<0.05)。但是添 加0.5 g/kg复合香辛料提取物会产生过重的香辛料气味,影响产品感官可接受性。风干肠中复合香辛料提取物添加 量为0.3 g/kg时,可有效抑制产品中生物胺积累,且可改善产品的感官品质。  相似文献   
10.
传统风吹肉加工过程中的微生物演替及优势菌群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云露  王猛  常伟  李明元  王卫  马力  饶瑜 《食品科学》2015,36(7):111-116
研究传统风吹肉在整个生产过程的不同阶段中微生物的种类、优势菌群及其数量变化情况。选用7 种培养基对不同加工阶段风吹肉样品中的不同微生物进行分离纯化,并对其进行16S或18S rDNA分子生物学鉴定,鉴定得到加工过程存在于样品肉中的优势微生物9 种,其中细菌7 种和真菌2 种。结果表明:在传统风吹肉生产过程中,料泡引起微生物大量死亡后,风吹肉样品中的各类微生物总数在风吹前10 d持续上升,在中后期达到稳定。以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为主的乳酸菌是川味风吹肉风吹过程中的主要优势菌群,其次是以巴氏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pasteuri)为主的葡萄球菌,汉逊德巴利酵母(Debaryomyces hansenii)和解脂耶氏酵母(Yarrowialipolytica)次之。此外,芽孢杆菌(Bacillus spp.)和水生拉恩菌(Rahnella aquatilis)为川味风吹肉制作过程中的主要腐败菌,但随着风吹过程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