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9篇
化学工业   19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篇
轻工业   9篇
石油天然气   5篇
冶金工业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尿囊素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合成尿囊素的新方法。以乙二醛为原料 ,采用杂多酸—磷钨酸做催化剂 ,先用过氧化氢做氧化剂氧化制得乙醛酸 ,再与尿素直接缩合生成尿囊素 ,总收率可达 5 8.6%。研究了氧化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对尿囊素产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 :( 1) 40 %乙二醛水溶液 72 .4g ,3 0 %过氧化氢水溶液 62 .3g ,磷钨酸 0 .2 5 g ,在 5± 2℃下 ,搅拌反应 5~ 6h ;( 2 )尿素 96g ,在75~ 80℃之间 ,搅拌反应 2h。  相似文献   
2.
对三阳离子交换树脂在乙醛酸与尿素缩合反应中的催化活性进行了研究。实验得到其最佳反应条件为:尿素与乙醛酸摩尔比4:1,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问8h。在此条件下,尿囊素产率达到69.6%。实验结果还表明,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优于HZSM-5分子筛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3.
将干燥玉米须水煮提取,提取液依次用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制得乙酸乙酯和正丁醇提取物,用硅胶柱层析进行分别分离两种提取物得到4个化合物,依据理化性质及波普数据分析,分别鉴定它们的结构为:香草醛(1)、硬脂酸(2)、尿囊素(3)和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4)。其中,化合物1和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5.
尿囊素合成新工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尿囊素合成新工艺是以乙二醛为原料,采用FeSO4-H2O2催化氧化法合成乙醛酸,溶液不需分离,再与尿素进行缩合两步法合成尿囊素;将缩合后的滤液回收利用,提高产品收率。通过对氧化和缩合反应条件的研究,得出较佳氧化反应温度为5℃~8℃,配料n(H2O2):n((CHO)2)为0.9:1.0,n((CHO)2):n(尿素)为l:4,催化剂为H3PWl2O40,加入量是乙醛酸质量的0.6%,缩合反应温度为75℃~80℃,反应时间3h。按此工艺条件生产尿囊素其收率由文献值40%提高到68.6%(以乙二醛计)。产品经过熔点测定、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鉴定,其纯度达99.6%,符合国家药典标准规定的含量要求。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制作一种新的大鼠腹腔粘连模型,并确定腹腔渗液中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PAA)是否具有判断粘连形成的能力。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2组,麻醉后不作任何消毒,打开腹腔,找到回盲部。距盲端约1~2cm处结扎,剪去盲端的多余部分,挤去敞口盲端内的肠内容物,不作消毒,放回腹腔。在腹腔内放置直径约4mm的引流软管。作两层缝合。皮肤层缝合前,用药组注入抗粘连组方(AMD)(尿囊素+甲硝唑+地塞米松),剂量为1.5ml·100g-1体重。对照组注射等容量5%GS。6h后抽取腹腔液1ml,拨除引流管。1w后脱臼处死大鼠,打开腹腔检查粘连的形成及其程度。用相关操作特征图(ROC)分析PAA是否具有判断粘连形成的能力。结果 对照组的20只大鼠均形成腹腔粘连,腹腔渗液量为(1.25±0.09)ml,WBC(×103)=(23.1±6.6)mm3,PAA=(0.9±0.4)IU·ml-1。用药组没有形成腹腔粘连(0/20),腹腔渗液量为(0.52±0.04)ml(P<0.01),WBC(×103)为(10.6±4.2)mm3(P<0.01),PAA为(23.1±6.6)IU·ml-1(P<0.01)。由于此3药联用的抗粘连作用与腹腔炎性渗液量减少,抗菌抗炎作用,以及提高渗液中PAA有关,从而反映了本模型的形成机理。ROC分析认为,PAA可作为判断粘连是否形成的重要指标,当PPA>1.24IU·ml-1时,粘连不易形成,反之则较易形成。结论 本动物模型是研究大鼠腹腔粘连的有效工具,腹腔渗液中PAA活性的变化对大鼠腹腔粘连的形成具有判断能力。  相似文献   
7.
Ten samples of urine from dairy cows, five from sheep and four from goats were analysed to assess the distribution of urinary nitrogen (N) among various chemical constituents in order to gain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reactions undergone by urinary N in soil. Total N in the cow urine ranged from 6.8 to 21.6 g N litre?1, of which an average of 69% was present as urea, 7.3% as allantoin, 5.8% as hippuric acid, 3.7% as creatinine, 2.5% as creatine, 1.3% as uric acid, 0.5% as xanthine plus hypoxanthine, 1.3% as free amino acid N and 2.8% as ammonia. In the sheep urine, total N ranged from 3.0 to 13.7 g litre?1 of which an average of 83 % was present as urea; creatine accounted for 5.3% of the N; hippuric acid and allantoin both accounted for 4.3%, while each of the other constituents amounted to less than 1% of the total N. The goat urine was similar to the sheep urine but with a lower ratio of creatine to creatinine and a somewhat higher proportion (2.0 %) of the total N as amino acid.  相似文献   
8.
尿囊素的合成及其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乙醛酸和尿素为原料,有机酸(如甲酸、乙二酸、有机磺酸等)、无机酸(如盐酸、硫酸、磷酸、醋酸等中的一种或两种)作催化剂合成了尿囊素产品.实验考察了催化剂品种、原料摩尔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产品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有机酸/无机酸为催化剂,原料乙醛酸与尿素摩尔比1:4,反应温度75℃,反应时间3 h合成条件下,尿囊素产品收率为68%,纯度大于99.0%,水分含量为0.05%.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尿囊素的性质及应用,研究了利用乙醛酸直接合成尿囊素的工艺条件,实验表明:尿囊素的产率68.6%,纯度为99.6%,达到以了国家药典及相关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0.
采用薄层层析鉴定淮山粉尿囊素,以硅胶G为固定相,以V(氯仿):V(乙酸乙酯):V(丙酮):V(甲酸):V(甲醇)=1:8:1:1:2为流动相,以15%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的硫酸乙醇液为显色剂,展开浸取后,于紫外分光光度计225 nm波长处测定.结果表明,尿囊素在4.0~20mg/L范围内线性良好,回归方程Y=0.027 43X-0.003 5(R=0.999 9),尿囊素含量0.29%~0.30%,回收率为95.76%~97.94%.考察了样品处理条件、溶剂选取及不同pH值缓冲液对吸收光谱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