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37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0.3%印楝素乳油防治水稻二化螟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0.3%印楝素乳油对水稻二化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用药后14 d防效达90%左右,而且对稻株无药害,可以作为当前防治二化螟的选择药剂。  相似文献   
2.
微波诱导法萃取印楝种壳中印楝素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利用微波诱导法萃取印楝种壳中印楝素的新方法 ,以HPLC分离并测定所萃取的印楝素含量。结果表明 ,与常用的甲醇室温浸提法和丙酮 45℃萃取法相比 ,微波诱导萃取法不仅萃取率高 ,而且萃取速度快 ,效率高  相似文献   
3.
有机膨润土对印楝素的缓释和稳定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有机膨润土做载体以延缓印楝素的释放,提高其在水中和光照下的稳定性。印楝素A(Aza-A)的水解和光降解过程可以用一级反应动力学描述,其半衰期分别为67.5、5.35h。有机膨润土能够降低印楝素A在水中的释放速率,且膨润土改性时有机阳离子用量越多,印楝素A释放越慢。有机膨润土做载体可以提高印楝素A在水中的稳定性,并可将其光降解半衰期延长到6.94h。  相似文献   
4.
通过光氧化将生物活性较差的nimbin和salannin转化成活性较高的带有印楝素A结构的2种同分异构体,分别为nimbinolide、isonimbinolide和salanninolide、isosalanninolide,产物由液-质联用仪分析定性表征,并对呋喃环转变成环氧丁内酯的氧化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室内杀虫实验表明氧化产物的生物活性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叶敏  武永昆  林军  冯沙克 《农药》2006,45(11):760-761
用二氯甲烷和水萃取悬浮剂中的印楝素.液-液分配去除杂质,氮吹二氯甲烷后用甲醇反萃取,最后采用hypersil C18色谱柱,水-乙腈(体积比为56:44)作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18nm的条件下对印楝素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本方法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6,平均回收率为99.20%。  相似文献   
6.
超临界CO2萃取印楝种子中印楝素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从印楝种子中萃取印楝素,研究了萃取温度、压力和夹带剂对印楝素萃取效果的影响。当萃取温度为35℃、压力为15MPa、甲醇用量为CO2体积的3%时,可将印楝种子中90%以上的印楝素A萃取出来,所得产品印楝素A的质量分数为20.3%。  相似文献   
7.
印楝素对家白蚁趋向和取食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研究试验印楝素杀虫剂对家白蚁趋向和取食行为的影响。在10天内家白蚁工蚁忌避印楝素10,30,100,300和500ppm处理的滤纸。在室内的选择和非选择试验中,家白蚁工蚁对≥10ppm印楝素处理的滤纸取食量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8.
印楝素的萃取及其杀虫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淑英  宋湛谦  高兴祥  罗万春 《农药》2005,44(6):280-282
采用常规溶剂萃取、微波辅助萃取和CO2超临界萃取技术从印楝种仁巾萃取印楝素,以甜菜夜蛾为试虫对其室内杀虫潘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萃取方法不同,印楝素的萃取率不同,其中以微波法萃取率为最高(0.52%);不同方法得到的印楝素的杀虫活性也不同,其中以超临界萃取物的活性最高,用药后7d的LC50为151.0μg/ml;印楝素严重影响试虫的生长发育,对幼虫的生长抑制率最高为89.6%。  相似文献   
9.
0.3%印楝素乳油防治杨梅果蝇药效试验及持效期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0.3%印楝素乳油15、9、5.625ga.i./hm^2 3个浓度,分别在荸荠、东魁2个杨梅品种上进行杨梅果蝇防治药效及持效期评价试验。其结果表明:0.3%印楝素乳油9ga.i./hm^2防治荸荠杨梅果蝇,防效为63.26%-86.62%,持效期9-10d;15ga.i./hm^2防治东魁杨梅果蝇,防效为74.5%-88.36%,持效期8-9d。  相似文献   
10.
Leaf disk choice test bioassays demonstrated that formulated neem seed oil (NSO) was equally deterrent to first- and third-instar nymphs and adult strawberry aphids,Chaetosiphon fragaefolii (Cockerell). Concentrations of NSO resulting in 50% feeding deterrence were approximately 1.1% for this species. The rapid disruption of aphid feeding (<1 hr) was not related to the presence of the limonoid azadirachtin, and deterrence likely results from the combined activity of several compounds. Activity toC. fragaefolii disappeared within 12–24 hr following application to strawberry in the greenhouse. NSO was deterrent to only half of the six aphid species tested. The antifeedant properties of neem do not appear to contribute significantly to the control of aphids and the viruses they transmi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