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34篇
轻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该文利用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和聚(2-乙酰基-5-溴噻吩)复合纳米材料修饰电极,用于同时检测对苯二酚(HQ)、邻苯二酚(CC)和对甲苯酚(PC)。通过循环伏安法(CV),示差脉冲伏安法(DPV)和透射电镜(TEM)表征了该复合纳米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和表面形貌。结果表明该电极对HQ、CC和PC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DPV峰电流与HQ、CC和PC的浓度在1.0×10-5~8.0×10-4mol/L,5.0×10-6~5.5×10-4mol/L和5.0×10-6~7.5×10-4mol/L范围内分别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且检测限分别为3.0×10-6 mol/L,1.7×10-6 mol/L和2.0×10-6mol/L。  相似文献   
2.
为克服现有对叔丁氧基甲苯合成方法的缺点,以对甲苯酚和异丁烯为原料,在相转移剂和硫酸水溶液催化剂存在下,研究了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等合成工艺条件对对叔丁氧基甲苯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m(对甲苯酚)/m(硫酸)/m(四丁基溴化铵)为100.0∶3.0∶0.9,n(异丁烯)/n(对甲苯酚)为1.6,反应温度为20℃,反应时间为5 h的优选合成工艺条件下,对叔丁氧基甲苯收率大于78%。  相似文献   
3.
多相催化氧化合成对羟基苯甲醛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活性炭负载过渡金属混合物为催化剂,采用液相多相催化氧化合成对羟基苯甲醛,筛选出了优良的催化剂,研究了合成对羟基苯甲醛的最佳反应条件,在最佳反应条件下,对羟基苯甲醛的收率稳定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4.
郭宁宁  黄伟 《天然气化工》2013,(3):84-89,61
主要介绍了间甲酚和对甲酚的分离方法及其研究进展,通过对各种传统分离方法进行比较,评述了其优缺点,对近年来比较新的分离甲酚异构体的方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5.
烃化法分离间/对甲酚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春蓉 《应用化工》2009,38(8):1196-1198
甲酚是邻、间、对甲酚同分异构体的混合物,其中间甲酚是很重要的化工原料,但间甲酚由于直接合成困难,因此只能采取分离的方法获取。由于间/对甲酚的沸点相差很小,通过精馏很难分离,但通过烃化法可使两者沸点差增大,再经精馏得到间/对甲酚烃化物。研究了对甲酚的烃化产物(间/对甲酚烃化物)进行分离,首先通过精馏得到纯度为98.25%的4,6-二叔丁基间甲酚,因烃化反应可逆,4,6-二叔丁基间甲酚可在浓硫酸和较高温度下发生脱烃反应,最终得到纯度为99%的间甲酚,实现间/对甲酚的分离。  相似文献   
6.
在含赖氨酸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用循环伏安法在制备好的纳米二氧化钛-壳聚糖玻碳电极上聚合聚赖氨酸薄膜,采用循环伏安法和示差脉冲法研究对甲基苯酚在聚赖氨酸/二氧化钛-壳聚糖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聚赖氨酸/二氧化钛-壳聚糖修饰电极对对甲基苯酚的氧化具有良好的电催化作用,对甲基苯酚的浓度在6.0×10^-6~1.0×10^-4mol/L范围内与峰电流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可达5.0×10^-7mol/L.该复合修饰电极可作为电化学传感器用于对甲基苯酚的含量测定及环境水体中实际样品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微波辐射合成对甲苯基苄基醚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以95%的乙醇为溶剂,以氯化苄和对甲苯酚为原料利用微波辐射加热合成对甲苯基苄基醚。通过实验研究了原料配比、微波加热时间和溶剂用量等因素对合成该物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该法制备对甲苯基苄基醚的优化反应条件为:对甲苯酚与氯化苄的摩尔比为1∶1.15,对甲苯酚与NaOH的摩尔比为1∶1.2(均以0.1 mol对甲苯酚为基准),95%的乙醇用量为80 mL,95℃下微波辐射反应60 min。在此反应条件下,对甲苯基苄基醚的平均产率为92.4%。利用红外光谱分析、熔点测定和元素分析对产品进行了物性、组成和结构表征,表明合成物质确为目标产物。  相似文献   
8.
Resole phenolic resins containing various p-cresol (PC) to phenol (P) mol ratios were prepared and characterized. These phenolic resins were blended with nitrile rubber (NBR) and the measurements of adhesive joint strength, stress–strain properties, DSC, TGA, DMA, TEM, and SEM were performed using a 50 : 50 NBR/phenolic resin blend. It was observed that the adhesive joint strength and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blend enhanced significantly on incorporation of p-cresol into the phenolic resin, and the optimum p-cresol/phenol mol ratio was in the vicinity of 2 : 1. Observation of a more continuous phase and the increase in Tg of the rubber region in the blend indicated increased reactivity and compatibilization of NBR with phenolic resin as p-cresol was incorporated. The effect of silica filler on the properties of the nitrile rubber/phenolic resin blend was also studied without and with p-cresol modification and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silica filler take not only the role of a reinforcing filler in the nitrile–phenolic–silica composite, but also a role as surface compatibilizer of the blend components. © 1998 John Wiley & Sons, Inc. J Appl Polym Sci 69: 1187–1201, 1998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对羟基苯甲醛的特性与主要用途,叙述了均相和非均相催化剂催化氧化对甲酚合成对羟基苯甲醛的方法及其优缺点.相对其他方法,催化氧化法合成对羟基苯甲醛工艺简单,产品收率高、纯度高、三废量少,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方法.认为要高效、高选择性地实现氧气(或空气)氧化合成羟基苯甲醛的催化反应,关键是高效催化剂的选择和制备,尤其新型...  相似文献   
10.
林富荣  颉林  周永生 《化学试剂》2012,34(8):763-765
以Lewis酸为催化剂,对甲苯酚与异丁烯经O-烷基化反应合成对叔丁氧基甲苯。考察了催化剂种类、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物料比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实验表明适宜的工艺条件是对甲酚与结晶氯化铁的质量比为11.8∶1,异丁烯与对甲酚的物质的量为1.6∶1,异丁烯通过耐压恒压滴液漏斗滴加,反应温度为30℃,反应时间为9 h,收率达76%,纯度为99.6%。探讨了Lewis酸催化O-烷基化反应的机理。该方法具有原子经济性好,O-烷基化反应选择性高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