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5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10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2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东辛油田辛一污水站回注污水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辛油田辛-污水处理站因污水处理设施老化,所加药剂与水质的配伍性较差,使回注于地层的污水水质不达标。作者较详细地介绍了辛-污水处理站通过改造污水处理流程,利用流程中沉降、过滤技术,优选污水处理剂,使处理后的污水水质有明显的改善,回注污水水质达标。  相似文献   
2.
油田采出水回注处理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万斌  叶永东  王钦平 《广东化工》2012,39(9):50-51,53
油田在生产开发过程中产生了大量采出水,依据油田生产、环境的要求,应采取适宜的技术手段将采出水深度处理和回用,是保障油田可持续发展、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文章综述了油田采出水回注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并对此类废水处理技术进行了展望。随着三采聚驱采油技术的推广,新的处理技术及产品亟待开放和推广。  相似文献   
3.
由于目前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的注水开发尚无回注水标准或推荐指标,因此以塔河油田缝洞型碳酸盐岩油 藏为基础,利用人工刻蚀岩心,分别考察了回注水中悬浮物含量、粒径中值和含油量等水质指标对裂缝型(缝宽为0.1 mm)和缝洞型(缝宽为0.1 mm,洞直径为2 mm)岩心渗透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回注水的体积为5 000倍孔隙体积,悬浮物粒径中值为30 μm时,岩心渗透率伤害程度小于40%;当悬浮物粒径中值为40 μm时,岩心渗透率伤害程度超过98%。悬浮物含量为30 mg/L时,岩心渗透率伤害程度小于5%;当悬浮物含量达到45 mg/L时,岩心渗透率伤害程度超过98%。当含油量为40 mg/L时,岩心渗透率伤害程度小于50%;当含油量为60 mg/L时,岩心渗透率伤害程度接近70%。对于缝洞型油藏,由于流通通道尺寸较大,注水压力较低,建议将岩心渗透率伤害程度不超过50%作为回注水水质控制指标,该类型油藏的回注水水质指标为:悬浮物含量小于30 mg/L,粒径中值小于30 μm,含油量小于40 mg/L。  相似文献   
4.
Abstract

This article presents an overview of development scenarios evaluation, concerning produced water management in an Iranian oilfields. This field is located in southwest Iran and has only produced some 2% of its oil in place. Ten different scenarios were designed. The scenarios considered for the simulation address basic production methods including natural depletion, the use of artificial lift, and the use of various forms of pressure maintenance. These scenarios were critically evaluated regarding produced water management. The surface facilities were evaluated and it was ascertained that much of the equipment is old and in need of attention.

The optimum cases will involve increased water handling. It will be necessary to produce and handle increasing amounts of water, and an artificial lift system will be required.

The recommendations involve using a gas lift, commissioning the PU-5 desalination plant near the field, and drilling water disposal wells for produced water re-injection.  相似文献   
5.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系统气化岛特性模拟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气化岛是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ntegrated gasification combined cycle,IGCC)系统中较为复杂的关键单元,对整个系统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利用Thermoflex软件建立200MW级IGCC系统模型,从系统角度出发,对直接激冷式、除尘系统前带有气/气热交换器和取消气/气热交换器的3种IGCC系统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取消气/气热交换器的IGCC系统同样具有较高的效率,且系统更加安全可靠。对此系统中空分单元的氮气回注系数、气化炉单元的氧煤质量比,以及对流废锅出口粗合成气温度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在空分系数为30%时,系统最佳氮气回注系数为70%;综合多种因素考虑,所研究煤种的最佳的氧煤质量比约为0.91;系统效率随着对流废锅(convective syngas cooler,CSC)合成气出口温度的增加而下降,当辐射废锅(radiant syngas cooler,RSC)粗合成气出口温度为700℃,对流废锅出口合成气温度取350℃,系统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6.
中原油田钻井和措施井作业废水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钻井和其它作业废水是油田污水处理的一个难点。文章介绍了首先将钻井废液和压裂废液分类集中,并分别采用絮凝剂和强氧化剂进行预处理,分离掉泥渣,然后将两种上清液集中后按1:20的比例与采油污水掺混进行再处理,可使处理后的水质达到回位水的指标要求。经现场应用1年多表明,与地层水的配伍性良好。  相似文献   
7.
井下气液分离及回注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气井水淹是制约天然气生产的主要问题之一,尤其是在浅层天然气气藏开采过程中,由于气藏能量不足而带来的矛盾更为突出。采用井下气液分离及回注技术,能在井下将天然气中的水分离出来,并直接回注地层。针对胜利油田地质情况,介绍了利用气井生产过程中天然气的自身能量,在井下实现气液分离,并采用螺杆泵增压,将分离液回注地层的工艺技术及工艺装备。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陕北工业用水短缺、大量污水无序排放的调查,研究了造成陕北严重缺水的原因,发现 化工废水难以净化后供人们生活使用,但通过去重金属离子后可用于油田注水开发。炼油厂废水与油 田产出水按不同比例混合处理后,根据不同油田储层物性进行回注采油。结果表明,处理后的污水适应 于不同地质特征的产层,这即解决陕北特低渗油层注水的水敏性问题,同时也使大量污水得到充分利 用,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地下水同井抽回井施工技术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地下水同井抽回井主要应用于浅层地热能开发。细颗粒地层中地下水抽回井的比例模式多数为1∶3~1∶6,不仅增加建设成本,而且造成占地面积大、管理不便和回灌困难等问题。针对该问题,通过分析和研究,利用钻探理论和水文地质条件设计了"同井抽回两用系统",实现了在同一口井内抽水和回灌之目的,并在实际工程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就钻井设备选择、成井工艺及应用效果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0.
针对驻国外某公司B油田采出水和回注水pH低,钙、镁、氯离子、溶解氧、原油、悬浮物含量较高,矿化度大,腐蚀性强,与地层水配伍性差等不足,开发了集成反应吸附絮凝技术和气液多相溶气泵气浮技术的反应吸附净水处理工艺,通过批实验,筛选出了适宜的清水剂、缓蚀阻垢剂和除氧剂及优化的操作条件:气体体积流量3 L/min,气泡孔径G6,气浮时间2 min,清水剂4#剂量20 mg/L;阻垢剂5#,加药量50 mg/L;除氧剂CYJ-2,加药20 mg/L。可有效保障B油田污水处理水质使之满足回注要求(CT PK1662-2007),并可减缓管线、注水井及设备腐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