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9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80篇
建筑科学   4篇
矿业工程   5篇
石油天然气   6篇
一般工业技术   14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Hotmelt 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s (PSAs) usually contain styrenic block copolymers like styrene–isoprene–styrene (SIS), SBS, SEBS, tackifier, oil, and additives. These block copolymers individually reveal no tack. Therefore, a tackifier is a low molecular weight material with high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Tg), and imparts the tacky property to PSA. The SIS block copolymer with different diblocks was blended with hydrogenated dicyclopentadiene (H‐DCPD tackifier), which has three kinds of Tg. PSA performance was evaluated by probe tack, peel strength, and shear adhesion failure temperature. PSA is a viscoelastic material, so that its performance is significantly related to the viscoelastic properties of PSAs. We tested the viscoelastic properties by dynamic mechanical analysis and the thermal properties by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er to investigate the relation between viscoelastic properties and PSA performance. © 2006 Wiley Periodicals, Inc. J Appl PolymSci 102: 2839–2846, 2006  相似文献   
2.
黄倩  付美龙  赵众从 《化工进展》2019,38(6):2939-2946
针对超临界CO2压裂中CO2黏度低、携砂困难等问题,开展6种超临界CO2压裂液增黏剂的性能研究。分析增黏剂聚乙酸乙烯酯、聚苯乙烯、氟化丙烯酸酯、聚甲基倍半硅氧烷、聚甲基倍半硅氧烷-乙酸乙烯酯以及氟化丙烯酸酯-苯乙烯的分子结构,测试其增黏效果及热稳定性,评价温度、压力、增黏剂注入量对超临界CO2压裂液黏度的影响,测试不同管径中压裂液的阻力系数,并探讨超临界CO2增黏的机制。实验结果表明,在温度为50℃、压力为12MPa、注入增黏剂质量分数为3%时,氟化丙烯酸酯-苯乙烯对超临界CO2的增黏效果最好,增黏倍数为316.7倍,黏度值为15.202mPa·s;改善增黏剂在CO2中的溶解性可以有效提高超临界CO2压裂液的黏度;具备两亲特性、具有无定形、无规则结构特征以及分子上既存在路易斯酸又有路易斯碱的共聚物能有效提高其在CO2中的溶解性,并形成大分子相互缠绕的空间网络结构,达到增黏的效果。该研究对超临界CO2增黏剂的研制以及超临界CO2压裂施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J-104石油管道固定片胶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介绍以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为主体材料,适当加入增粘剂、填料和其它助剂,制成的一种新型胶粘剂。研究了它们的配比与性能的关系。并采用了辐射交联的技术方法,使这种胶粘剂对聚乙烯粘接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4.
主要介绍以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为主体材料,适当加入增粘剂、填料和其它助剂,制成的一种新型胶粘剂。研究了它们的配比与性能的关系。并采用了辐射交联的技术方法,使这种胶粘剂对聚乙烯粘接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5.
纤维预成型技术是LCM工艺的一个重要环节。对质量要求高、性能稳定、成本低、结构复杂的制品来说,这项技术尤为重要。本文总结了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关于LCM工艺中纤维预成型技术的相关报道,并对每一种纤维预成型体制备技术的原理、特点、缺陷等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概述。  相似文献   
6.
邸明伟  陈鹏  阮先锋  王菊 《粘接》2009,30(8):32-35
利用动态力学分析(DMA)方法,研究了吡啶基官能化的SBS(极性化SBS或SBSVP)热塑弹性体与数种增粘树脂共混物的动态力学性能,以此表征SBSVP与不同增粘树脂的相容性.试验结果表明,SBSVP与不同增粘树脂共混后,共混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表明不同种类的增粘树脂与SBSVP中PS及PB相的相容性各不相同.其相客性为以下几种情况不同程度的组合:树脂与SBSVP中的PB相相容;树脂与PS相相容;树脂与PB、PS相都相容;树脂与PB、PS相都不相容.同时可能会有过渡相和中间相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以丙烯酰胺(AM)、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对苯乙烯磺酸钠(SSS)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单体,采用氧化还原引发剂水溶液聚合法合成了钻井液用增黏降滤失剂。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确定了合成最优条件,并对产品的耐盐、耐温和降滤失性能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在单体质量分数为37.5%、n(SSS)∶n(AMPS)∶n(AM)∶n(DMC)=1.5∶4.5∶9∶1、反应温度为45℃、引发剂用量为0.75%和pH=9条件下合成的聚合物具有较好的增黏、耐盐、耐温和降滤失性以及与其他钻井液添加剂有较好的配伍性。  相似文献   
8.
织物预成型体厚度方向渗透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达西定律为基础,研究了不同类型织物的织物层数、定型剂质量分数以及铺层角度对织物预成型体厚度方向上渗透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定型剂质量分数下,测试流体在垂直方向上的流动基本为稳态流动,大体受Darcy定律控制.随着织物层数的增加,流体流速减小,预成型体厚度方向渗透率逐渐增加.随定型剂质量分数的增加,厚度方向渗透率表现出先增大而后又减小的趋势,而且织物的铺层角度对预成型织物厚度方向渗透率也具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Tackifier dispersions used in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 are made by phase inverting an aqueous rosin ester emulsion. The recipe also includes rosin acid and potassium hydroxide which react to form a surfactant. The amount of surfactant available plays a key role in determining dispersion properties. As the surfactant concentration increases, the point of phase inversion is delayed to larger dispersed phase concentrations. This also results in excess dispersant in the liquid phase and a narrower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even though the droplet size remains relatively unchanged.  相似文献   
10.
在性能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工业炸药的混合反应机理,分析了影响WBN增粘粒状铵油炸药性能的主要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柴油和敏化增粘剂含量是影响炸药爆轰感度的决定性因素;多孔粒状硝酸铵的含水量、吸油率、粒度、颗粒强度及炸药的混合度是影响产品性能和质量的主要因素;该种炸药适用于中小直径炮孔的爆破,其最佳装药密度为1.0—1.05g/cm^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