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化学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除草剂对哺乳动物和植物的毒性是通过对靶标位点的作用而产生的,目前已发现了近20种不同的除草剂作用机制,它们的靶标位点有些是植物所特有的,有些是哺乳动物和植物以及微生物所共有的。就这些除草剂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系统的阐述,比较了它们对植物和哺乳动物的相对活性,以及如何确定它们的毒性。同时,除靶标位点外,除草剂的吸收、传导、代谢和降解也是影响毒性的重要因素,对这些因素的研究也有助于提高对非靶标生物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用DFT-B3LYP方法,在较高基组6-311G~(**)水平下,全优化计算36种麻醉药分子的量子化学参数,结合麻醉药对费氏弧菌的毒性数据(-1gEC_(50)),由线性回归方法建立QSAR模型。对训练集样本经逐步多元回归分析后,所建QSAR方程的复相关系数R~2及去一法交互检验复相关系数q~2分别为0.959和0.943,用预测集样本预测外部,所得外部预测样本复相关系数R_(pred)~2为0.982。结果表明:麻醉药的毒性主要由V、E_(HOMO)、E_(NHOMO)和E_T决定,V和E_(NHOMO)越大,化合物对费氏弧菌的毒性越大;E_T和E_(HOMO)越小,化合物毒性越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