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2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7篇
电工技术   28篇
综合类   40篇
化学工业   16篇
金属工艺   6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86篇
矿业工程   151篇
能源动力   296篇
轻工业   5篇
水利工程   38篇
石油天然气   60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20篇
冶金工业   11篇
原子能技术   3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基于GIS的黑龙江省地热资源信息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热资源作为一种宝贵的可再生清洁能源,在能源紧缺的今天,有着极其广阔的发展前景.文章就如何借助GIS技术的强大空间数据组织管理能力和空间分析能力,通过建立黑龙江省地热资源信息系统,为地热资源合理有序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提供有效的科学保障,达到地热资源永续利用的目的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地热资源是我国蕴涵比较丰富的一种无污染的清洁能源,随着石油、煤炭等传统能源逐渐枯竭,地热资源将成为未来能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际上有100多个国家在开发利用地热资源,并以12%的速度递增,能源专家普遍预计未来地热利用将在世界能源总值中占30%~80%。  相似文献   
4.
《地热能》2007,(3):11-11
威海三面环海一面傍山,很少有连阴天,有极其丰富的地热资源。而这些资源目前利用得都不是很理想。  相似文献   
5.
CSAMT在厦门杏林湾寻找深部地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杏林湾地区地热资源丰富、构造复杂,采用CSAMT法对该区进行工作,采用一维反演结果,通过对不同深度卡尼亚电阻率平面图的分析,基本查明测区内各构造的空间分布及特征,经钻孔验证,证实了CSAMT法在寻找深部构造中的可靠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利用瞬变电磁、电测深、地温测量等方法,在湖北省洪湖市地热资源勘查中划分地层、构造,探测含水裂隙带.对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初步确定了地热田的分布情况,探明了导热断裂、储热断裂及热储层,并分析了地热流体的化学成分,为综合利用开发该地地热资源提供了规划依据.  相似文献   
7.
利用已有的地热地质成果,以驻马店—淮滨凹陷带(驻马店—遂平段)地热田为研究区,采用物探和地球化学调查等方法,研究区域地热资源赋存规律,为地热资源保护与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依据.通过测定同位素氘、氚、14C、18O可知,地热田地热流体年龄为2.6万~3.0万a,地热田及区域地热流体补给来源于驻马店市西部山前地带;依据地热田地质条件,采用热储法和回收率法进行了地热资源储量和地热流体可采资源储量的计算与评价.结果可知:驻马店—遂平一带地热区热储量为2.14×1019J;地热流体可开采量为1.14×107m3/a;地热田地热流体属理疗热矿水,可用于理疗、洗浴.  相似文献   
8.
根据河西走廊的地热储构造条件、地热场特点、大地热流值的分布特征以及水热活动的情况,从宏观上论证该区地下热水资源分布趋势,并对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前景进行了分析,为河西走廊地热资源的勘探和开发提供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9.
10.
针对衡水市第三系地热水供热系统提出了一个有效的梯级综合应用技术方案,对运行模式进行了优化分析,并获得了最佳回灌模式.结果表明,经过优化设计,整个供热系统运转安全可靠,地热资源利用率提高了15%,回灌水温度可降至33℃,回灌率达到50.32%,可有效解决当前第三系地热资源普遍存在的综合利用程度低、尾水温度过高且直接排放等现象,带来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