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05篇
  免费   413篇
  国内免费   259篇
电工技术   126篇
技术理论   3篇
综合类   526篇
化学工业   212篇
金属工艺   761篇
机械仪表   141篇
建筑科学   1237篇
矿业工程   127篇
能源动力   90篇
轻工业   365篇
水利工程   1745篇
石油天然气   59篇
武器工业   28篇
无线电   192篇
一般工业技术   325篇
冶金工业   315篇
原子能技术   14篇
自动化技术   211篇
  2024年   81篇
  2023年   295篇
  2022年   327篇
  2021年   306篇
  2020年   258篇
  2019年   230篇
  2018年   114篇
  2017年   181篇
  2016年   170篇
  2015年   205篇
  2014年   411篇
  2013年   334篇
  2012年   315篇
  2011年   400篇
  2010年   299篇
  2009年   327篇
  2008年   351篇
  2007年   254篇
  2006年   237篇
  2005年   194篇
  2004年   146篇
  2003年   134篇
  2002年   149篇
  2001年   103篇
  2000年   115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72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42篇
  1994年   63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泥水化过程决定水泥基材料强度、耐久性等诸多性能,深入理解水泥水化机理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工程价值。本工作回顾了硅酸盐水泥水化动力学模型的最新研究进展,评述了GEMS热力学计算、HymoStruc3D和CEMHY3D等水化数值模拟方法及其局限性,总结了准弹性中子散射和核磁共振等先进测试手段在研究水泥水化过程中水态演变和孔结构发展中的具体应用,提出了该领域未来研究的趋势和挑战。  相似文献   
2.
调洪演算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总干渠设计的重要内容。根据总干渠陶岔-沙河南段的洪水特性,对交叉河流进行了单独河流的调洪演算,并对部分河流进行了一维串流调洪演算的洪水位复核。一维串流调洪演算模型结构简单,概念清晰,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比较吻合。实践证明,可以将其作为一种简单有效的串流调洪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3.
周胜  高鹏 《通信世界》2006,(33B):3-3,5
一.概述 随着人类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信息的交换和传输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与衣食住行一样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为了实现此目的,通信技术在近50年内呈现出异常繁荣的景象,这也带来了多种类型通信网络的共存,即异构瑚络(heterogeneous network)。随着如图1所示的3G/WLAN/WiMax等系统在全球的引人以及现有各种r代移动网络的继续运营,这种现象将更为普遍。同时,随着移动通信的快速发展,基站系统作为无线通信网络架构的基本网元,是与用户最靠近的接人模块,在无线通信网络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它所包含的资产成本在整个网络投资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例如有专家预测3G基站建设初期需要投入1000亿元左右,二是它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是否能为用户提供服务及其创造经济效益的多少;三是它的性能表现直接关系到网络服务的质量指标和用户满意度。因此,基站系统的建设和维护是移动运营商工作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珠江三角洲近二十年来河床演变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珠江三角洲20世纪80年代及1999年两套实测河道地形资料,从平均河底高程、河相系数及河道容积等方面分析河道的冲淤变化状况,比较了不同网河片区、网河区与口门区、主要汉口的河床演变差异,从中可知珠江三角洲网河河道在80年代后普遍下切,但下切幅度各有差别。通过对引起变化的原因进行分析,为广东省河道采砂规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珠江三角洲网河近20年河床演变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总结了20世纪80年代前珠江三角洲网河河床演变特征,并采用80年代和90年代末的河道地形图,通过对比珠江三角洲各主要河道的深泓线、平均河底高程以及河道容积、河床断面宽深比的变化,分析珠江三角洲80年代后的河床演变特征。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珠江三角洲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河床演变规律——20世纪80年代前以淤积为主,80年代至90年代末转变为以冲刷为主。  相似文献   
6.
利用1:10万TM影像,对广东东部韩江三角洲地区的海岸变迁及河道演变进行了调查研究。划分了不同时期的海岸界线和古河道遗迹,提出韩江三角洲的形成是河流动力和海洋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对研究历史海平面变化及环境演变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8.
我国江河治理与泥沙研究展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水资源和泥沙的不均匀分布,特别是北方河流的泥沙问题,使我国江河治理的工作异常复杂,江河合理工作必须结合考虑水资源、泥沙和环境等方面的因素,人类剧烈活动对河流的来水来沙过程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使河床演变规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提出江河治理工作中的科技含量,加强江河治理中的科技创新,将是21世纪我国江河治理与泥沙研究中科技发展的趋势,主要反映在以下几方面:(1)泥沙作为环境问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泥沙与区域环境演变及其治理;(2)将泥沙将作为一种资源,研究水资源综合利用与调控;(3)人类剧烈活动影响下的河床演变、河道整治及工程泥沙研究;(4)加强学科交叉和高新技术应用的泥沙基础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9.
通过岳城水库修建前后漳河的来水来沙情况的变化分析,探讨了漳河的泥沙问题和河床演变规律,得出以下结论:岳城水库修建后漳河河道由以堆积性为主的河道向以冲刷为主的河道转化;三台桥—常家屯河段在冲刷下切的同时不断展宽,河道游荡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黄河下游河道萎缩致灾机理探讨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本文基于水力学原理,结合实体模型试验及原型实测资料分析,探讨了黄河下游河道萎缩的概念、致灾效应和致灾机理。分析表明,河道萎缩是造床过程中河道排洪输沙功能衰退的一种演变现象,其致灾效应是使洪水涨率增大,同流量下洪水水位不断抬升。致灾的现象主要表现在畸型河势增加、工程险情增多、直接造成工程损失及滩区经济损失等。试验研究揭示,主河槽宽度缩窄造成洪水水位涨幅增大,河底平均高程抬升和过水断面面积减小造成洪水水位起涨的基准面抬升是河道萎缩致灾的主要原因。河道萎缩致灾效应的大小与萎缩模式有关,其中以“集中淤槽”模式所形成的致灾效应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