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76篇
  免费   218篇
  国内免费   446篇
电工技术   68篇
综合类   247篇
化学工业   295篇
金属工艺   1318篇
机械仪表   325篇
建筑科学   29篇
矿业工程   40篇
能源动力   56篇
轻工业   89篇
石油天然气   6篇
武器工业   55篇
无线电   82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897篇
冶金工业   156篇
原子能技术   69篇
自动化技术   67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11篇
  2022年   160篇
  2021年   173篇
  2020年   107篇
  2019年   169篇
  2018年   89篇
  2017年   138篇
  2016年   125篇
  2015年   171篇
  2014年   241篇
  2013年   231篇
  2012年   306篇
  2011年   281篇
  2010年   302篇
  2009年   337篇
  2008年   393篇
  2007年   343篇
  2006年   285篇
  2005年   228篇
  2004年   189篇
  2003年   152篇
  2002年   131篇
  2001年   125篇
  2000年   103篇
  1999年   78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81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70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37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30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钛酸锶钡(BST)薄膜作为一种高K介质材料在微电子和微机电系统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人们已对BST薄膜的制备工艺技术和介电性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BST纳米薄膜的制备工艺直接影响和决定着薄膜的介电性能(介电常数、漏电流密度、介电强度等)。对RF磁控反应溅射制备BST纳米薄膜的工艺技术进行了综述。从溅射靶的制备、溅射工艺参数的优化、热处理、薄膜组分的控制,及制备工艺对介电性能的影响等方面,对现有研究成果进行了较全面的总结。  相似文献   
5.
直流反应磁控溅射生长p型ZnO薄膜及其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6.
Au/NiCr/Ta多层金属膜通过磁控溅射沉积在Si(111)基片上。XRD分析其晶体取向,SEM观察薄膜断面形貌,AFM研究薄膜表面粗糙度。结果表明薄膜表面粗糙度与沉积温度有关,随着沉积温度100℃→250℃的改变,薄膜表面发生从粗糙→光滑→粗糙的变化过程。根据不同的沉积温度探讨了薄膜表面粗糙化机理。  相似文献   
7.
基体温度对磁控溅射沉积ZAO薄膜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利用中频交流磁控溅射方法 ,采用氧化锌铝陶瓷靶材 [w(ZnO) =98%、w(Al2 O3 ) =2 % ]制备了ZAO(ZnO∶Al)薄膜 ,观察了基体温度对ZAO薄膜的晶体结构、电学和光学性能的影响 ,采用X射线衍射仪对薄膜的结构进行了分析 ,采用光学分度计和电阻测试仪测量了薄膜的光学、电学特性 ,采用霍尔测试仪测量了薄膜的载流子浓度和霍尔迁移率。结果表明 :沉积薄膜时的基体温度对薄膜的结构、结晶状况、可见光透射率以及导电性有较大的影响。当基体温度为 2 5 0℃ ,Ar分压为 0 8Pa时 ,薄膜的最低电阻率为 4 6× 10 -4Ω·cm ,方块电阻为 35Ω时 ,可见光 (λ =5 5 0nm)透射率高达 92 0 %。  相似文献   
8.
本文用磁控射方法制备了几种Mo/SiO2多层膜。在北京同步辐射装置(BSRF)的衍射站上测量了其氏角X射线衍射(XRD)谱,并利用基于光学动力学理论的递推公式对低角X射线衍射谱进行了拟合,定量分析了膜层的周期结构和界面度以及界面度与层数、层厚的关系。同时用高分辩电子显微镜(HREM)对一样品的截面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9.
高效率平面磁控溅射器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一种新型磁控溅射装置。它采用两块极性相对的环状磁铁的设计方法,通过扩大靶表面的等离子放电区域面积,使传统磁控溅射枪使用中经常受到的两个限制──溅射速率与靶的利用率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实验中铜靶在溅射功率密度为11W/cm~2时溅射速率约为800nm/min,如果继续提高功率则可获得更高的速率。而靶的利用率可达64%左右。另外,在认为出射粒子符合cos~nθ分布的前提下,发现当n=3.3时,实验数据和理论数据符合得较好。  相似文献   
10.
同轴旋转封闭场电弧离子镀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同轴旋转封闭电弧离子镀设备兼有平面电弧离子镀和同轴磁控溅射的优点,它在同轴靶上建立电弧放电,并采用旋转封闭磁场将电弧斑约束在长腰形的磁环隙内作螺旋运动,随磁路系统旋转而在阴极靶表面上产生旋转的电弧放电。靶处在镀膜室中央,结构简单,膜层均匀、操作方便。工件架安装在阴、阳极之间,其只需自转、无需公转、工件装载量多。利用本设备在手表表壳上镀制氮化钛膜层,其工艺重复性好,膜层与基体结合牢固,且靶材利用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